花錢買體驗讓人更快樂

  人們常說“金錢買不來幸福”。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花錢買人生體驗比花錢買實物更容易帶給人快樂,性格外向、樂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更願意為購買新鮮體驗“出血”。

  在線調查

  為研究消費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美國州立舊金山大學心理學係助理教授瑞安‧豪厄爾和同事開辦“消費之外”網站。網民可以免費做在線測試,看自己屬于哪類消費者、自己的消費決定如何影響生活等。

  豪厄爾和其他社會心理學者通過網站收集數據,開展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消費動機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理財觀念如何影響消費決定等。

  最新一項研究中,豪厄爾等人在線調查近1萬人,問卷內容涉及消費習慣、性格特徵、價值觀、生活滿意度等。

  滿意度高

  研究人員給調查對象按五種性格特質打分,看他們更偏向于哪一種性格。這五種性格分別是外向、神經質、開放、責任心強和隨和。

  分析結果顯示,研究人員定義為性格“外向”和“樂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更傾向于為體驗花錢,比如購買音樂會入場券、安排周末假期等,而不是到商場購物。調查結果顯示,這類人的生活滿意度更高。

  研究人員將樂于購買體驗的消費者稱為“體驗型消費者”。豪厄爾在由最新一期《積極心理學雜志》發表的報告中寫道:“我們已知體驗型消費者能獲得更高生活滿意度,但還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樂于花錢買體驗。”

  他認為,體驗型消費之所以帶來幸福感,一方面因為這往往是和親友共同參與,從而讓人們心理聯結更加緊密,另一方面在于它會讓人感覺自己充滿活力。物質型消費則不會帶來這樣的感受。

  此外,體驗型消費多會因持續的收獲帶給人長久的快樂。

  金錢因素

  美國蓋洛普市場及民意調查公司先前一項以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36萬人為樣本的調查顯示,人的滿意度隨收入增加而提高,但愉悅感、幸福感等積極情緒與其他一些因素密切關聯,如受人尊敬、獨立、有朋友、對工作滿意等,也就是說,金錢難買幸福。

  受雇于蓋洛普公司的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迪納在分析數據後說:“收入與滿足感之間有頗為緊密的關聯……你也會為收入與積極情緒和快樂體驗之間關聯之小感到震驚。”

  豪厄爾說,想獲得更多幸福感,改變消費習慣比改變性格容易得多。“即使是對那些購物狂而言,我們的研究結果依然顯示,掌握好傳統型消費和體驗型消費之間的平衡,會帶給人更多滿足感和幸福感”。(喬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