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鐵路公安局運用“心理干預法”創新監所管理

  “特殊園丁”的人性呼喚

  云南網訊 昆明鐵路公安局昆明鐵路公安處看守所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形成關押量大、毒品犯多、死刑犯多、重刑犯多、女犯多等突出特點。面對巨大的關押量、成分復雜的羈押人員,該看守所在堅持打擊違法犯罪不動搖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監所管理的新途徑、新方法,運用“心理干預法”教育、疏導、轉化,轉變對在押人員的管理教育觀念,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在押人員的厭世仇世心態以及高度緊張的抗拒情緒得到緩解,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有效促進了監所的和諧、安全、穩定。

  心理干預,被拘押人員思想不再迷茫

  看守所月均關押量近450餘人,關押對象70%以上為涉毒犯罪嫌疑人,年關押量近2000人,最高日關押量800餘人,月均關押量為全路最高﹔重刑、死刑犯占關押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最高年執行死刑多達101人。

  看守所黨總支面對鐵路公安看守工作實際,把壓力變動力,于2006年組建“心理干預組”,通過管教民警對在押人員進行心理測試:30%的涉毒犯罪嫌疑人有絕望、輕生念頭﹔60%的有厭世、仇世心理。針對此情況,“心理干預組”在日常管理中,科學運用全程跟蹤動態風險評估手段,及時掌握在押人員的心理動態,發現隱患問題及時介入,運用心理咨詢、心理干預、風險評估,對在押人員存在的自傷、自殘等隱性安全問題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治,成功制止多起在押人員自殺死亡事件,確保監所安全。

  2009年8月,32歲岩某某因涉嫌運輸毒品被昆明鐵路公安處刑事拘留,羈押在看守所。入所後經對其開展心理測試、風險評估,及時了解、掌握其情緒變動情況,經綜合分析、科學評估後,看守所將其列為自殺預警人員,對其進行加強監管。通過心理干預,了解到其與妻子感情深厚,多次打探自己是否會被判處極刑。9月27日上午9時,巡視監控民警發現岩某某在監室內哭泣,並立即將情況向管教民警反映,管教民警隨後進入監室查看,發現岩某某把頭蒙在被子里午睡,經進行仔細檢查,當場從岩某某被子內查獲利用被套製作的繩索一條、在妻子照片背後寫遺書一份。事後岩某某交待:因為思念妻子,想到以後可能無法相見而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利用午休時間躲在被子內撕下被套搓成繩索,伺機用來自縊。面對岩某某的自殺動機,“心理干預組”對其開展心理咨詢和干預,經過“特殊園丁”特殊診治,使岩某某放棄輕生,正確面對後期地法律訴訟,使其思想不再迷茫。

  心理干預,訴訟期人員靈魂得到升華

  看守所內的在押人員雖然特殊,但他們同樣需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受到尊重和理解,而在高牆內在押人員的一切行為形成統一規範,個人情緒被模糊化,長期的心理壓抑必定會成為引發監所安全、穩定的隱患。新形勢下,利用開展心理教育和疏導幫教、轉化在押人員成為創新社會管理的嶄新課題。看守所基於這樣的理念,結合工作實際,組建了一支由12名看守民警組成的具有專業知識的心理健康工作專門隊伍(其中:女警8、男警2通過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並獲得資格證、2名女警通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考試並獲得資格證)。專業隊伍先後建立了在押人員《動態信息機制》、《心理評估及心理預警干預機制》、《全程根蹤動態風險評估機制》,負責對在押人員心理健康工作的組織、實施、干預。民警利用所學心理學知識主動研究在押人員心理特點,扎實做好心理矯治工作,積極開展風險評估,著力提高駕馭和掌控獄情動態水平,不斷增強處置監所險情能力,有效保證監所安全穩定,全力營造平安、和諧、文明監所。

  近年來,針對這個特殊的群體,看守所堅持每周開展一次犯罪心理咨詢課、每月開展一次重罪心理干預課,累計共為在押人員上課560余課時。針對涉毒人員較多的特點,在每年“6.26”國際禁毒日前,利用“寬和嚴的重大案例”說教對重罪犯罪嫌疑人進行心理干預,有效促進了在押人員心理轉化,自我心理調适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同時,做好軟環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監室四壁白牆開展人性化宣傳:不定期的更替、刷新監區宣傳口號,把生硬、嚴厲的口號替換成能触及在押人員內心的名言警句(如:不要垂頭喪氣,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在妳的手裡﹔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把配有溫馨提示的小標語與《在押人一日生活制度》一同張貼在每個監室內﹔為在押人員專門開辟了學習園地,並把他們的讀書感想、改造心得粘貼出來,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利用廣播系統定時播放輕音樂,舒緩他們的緊張心情,穩定他們的情緒,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訴訟期在押人員心靈得到升華。

  心理干預,法律呼喚使死囚不再絕望

  該看守所女子看守隊成立于2000年1月,至今共羈押並安全看守各類刑事犯罪女性嫌疑人4092名,其中一審判決的重刑犯罪人員占30%,死刑、死緩又占重刑犯罪的30%。女子看守隊關押人員中成分復雜,有已判決的罪犯和未判決的犯罪嫌疑人,女在押人員大多思想狹隘,多愁善感,發生意外的機率很高。由於“心理干預法”的成功運用,從未發生女在押人員脫逃、自殺、自殘等監所安全事故。

  提起陸翠鳳,看守所女子看守隊可謂無人不曉,這名時年21歲的女孩是看守隊乃至看守所年齡最小的一名死刑犯。2005年3月,陸翠鳳因涉嫌運輸毒品1015克被昆明鐵路公安處刑事拘留,同年6月被昆明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一審判處死刑。剛入所時,由於年紀小,承受能力差,所帶的毒品克數多,擔心被判處極刑,思想不穩定,情緒極低落。通過對其進行心理測試、綜合評估後,女子看守隊將其列為重點在押人員,從陸翠鳳擔心被判死刑入手,對其開展心理干預,最終使陸翠鳳放下了思想包袱,重燃了對生命的希望,提高了在監所內的生存質量,能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現實,積極向管教民警檢舉迫使她販毒的老板“小倩”的情況。2005年6月的一天,正配合管教民警安全檢查的陸翠鳳,從窗口看見另一個待檢查監室的特熟悉的身影!經仔細觀察後確認就是老板“小倩”,立即舉報給管教民警,相關部門立即投入查證。2005年12月8日,就在陸翠鳳已被法警驗明正身,準備押赴刑場的緊要關頭,女子看守隊領導和中院的審判長沖到警界線邊高喊:“舉報立功,槍下留人,請留下陸翠鳳!”。在公、檢、法機關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4月,經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依法撤銷原對陸翠鳳死刑判決,重新改判為死刑,緩期二年執行。(2009年看守民警回訪,陸由於改造成績突出,已被云南省第二監獄減刑為無期徒刑)

  心理干預,讓投改人員認罪伏法

  看守所對在押人員在羈押期間,除了每周一次的常態評估外,在每一個訴訟階段、律師會見、家屬會見(已決犯)、開庭、家屬送物及調整監室等在押人員環境發生變化的,第一時間與在押人員談話,進行心理動態風險評估。監所管理工作中,立足監控管理系統同時,于2008年建立了留所服刑人員重大節日與家屬進行親情通聯的視頻(電話)系統﹔2009年將歷年來在押人員立功受獎,受到寬、嚴改判的案例製作成專題視頻,每月25日定時為在押人員播放﹔2010年建立了在押人員家屬送物視頻系統。家屬在會見日通過連接家屬接待室顯示屏全程觀看送物過程及在押人員的精神面貌,並通過便條留言,家屬對在押人員的精神面貌做出評價,從精神上鼓勵在押人員。送物視頻拉近了在押人員與家屬心距,消除了在押人員家屬的疑慮和不安心理。科技手段的創新運用,搭建了警民互動平台,為看守所創新監所管理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

  該看守所從2006年組建“心理干預組”以來,每年對該所投入各監獄、礦區、農場勞改的服刑人員進行回訪制,一是鼓勵服刑人員積極改造,爭取立功減刑﹔二是收集服刑人員積極改造的案(事)例,編入“心理干預組”教案,用於心理干預課。據統計,四年回訪各監獄、礦區、農場的420名投改人員,認罪伏法率達100%﹔91%的投改人員受到監管場所的記功或獎勵﹔87.5%的得到減刑。投改人員反饋回一個共同呼聲:昆明鐵路公安看守所針對在押人員的法制專題教育片、法律專場講座、心理干預方法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提升,是我們認真積極改造的動力。

  1999年12月10日至今,該看守所連續12年取得安全無事故的好成績。2005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榮譽稱號,2007年女子看守隊被全國婦女總工會授予“巾幗文明示範崗”榮譽稱號,2008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被部公安局通報表揚。2006年以來,看守所運用心理干預工作機制,成功預防各類安全隱患40余起,通過深挖犯罪線索協助破案120余起,破獲預謀越獄案件1起。(通訊員 李鳴放 記者 楊之輝)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