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認知

這次要介紹的是一篇科普的文章,作者Erif Jaffe整理了不少新的研究來探討數位時代對於人的認知有甚麼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他從心理學教父William James的觀點作為開場,讓人讚賞!

首先是數位時代的環境是否會改變人的大腦運作方式,這個議題牽扯到了大腦的可塑性,在一百多年前William James就了下面兩段文字

神經系統非常有可塑性,另外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 “outward agents” flood our sensory corridors and reach the brain, they leave “paths which do not easily disappear,”)。

我個人尤其喜歡後面這句,只要發生過的,其影響不會輕易的消失。當代的心理學家如何檢驗這件事情?Gary Small等人找了24位55-76歲的實驗參與者,其中一半是所謂的低度網路使用者(一周用一或兩次)、一半是高度網路使用者(一天至少用一次),然後紀錄他們閱讀一般書本上的文字及網頁上文字(兩者都是用模擬的方式在電腦螢幕上呈現)時的腦部活化(去看原文)。結果顯示,在閱讀一般書本上的文字時,兩組大腦的活化程度沒有差異;但是在閱讀網頁上的文字時,高度網路使用者的腦除了活化傳統的閱讀區域外,包過決策判斷及複雜推理的腦區都被活化。這個發現顯示數位時代真的會改變腦部的活動,更令人驚嘆的是他們的另外一個研究發現,只要使用網路五天,就可以改變腦部的活動型式。看到這裡不由得讚嘆James老先生的遠見,曾經一度科學家們認為大腦一旦發展成熟就喪失了可塑性,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第二個數位時代造成的影響就是資訊爆炸,人們非常容易受到干擾(常用臉書的朋友一定常被右方的動態訊息更新所影響)。關於這件事情,William James就曾經說

我們一次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除非有些事情已經相當習慣化了 (The number of “processes of conception” people can engage in at a single time is “not easily more than one, unless the processes are very habitual,”)

這點我想很多人都會持反對的意見,明明自己就可以一邊講電話一邊寫報告,等等。確實有不少研究發現同時做兩件事情並不見得會比做一件事情來的差,但是要看我們怎麼定義表現是否有變差。有研究者讓一些實驗參與者一邊讀一篇很長的文章一邊跟朋友使用即時通訊,另外一些實驗參與者則是專心的閱讀文章;在沒有時間限制的情形下,兩組對於文章的記憶表現沒有差異,但分心組比專心組花了較長的時間閱讀文章。所以如果使用對文章的記憶表現當作指標,研究者或許會認為分心對於認知表現沒有影響,但是若拿閱讀時間當作指標,則會發現分心其實是有影響的 (去看全文)。更有趣的是另外有一個研究直接比較常需要多功作業的人和不太需要多功作業的人認知型態是否有不同,結果發現常需要多功作業的人,即使在被告知只需要做一件事情的情形,還是較容易受到干擾(去看全文)。表現看來,這或許是有害的 ,但若考量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有些干擾訊息其實是對我們有利的,長多工作業的人可能因此養成了要注意很多雜訊的作業型態。

第三個數位時代最大的影響就是人越來越不需要背誦,但在William James的眼中他一直都認為,記憶的關鍵並非記得多少內容,而是能夠知道要去哪邊找到這些知識 (William James made little distinction between knowing a fact by memory and simply knowing where to find it)。這個已經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若老師們教學時依舊透過背誦的方式來檢驗學習,這個模式是非常有問題的!只是很可悲的… 台灣大部分的教學還是用這樣的方式。有研究者做了很有趣的實驗,他們想知道當實驗參與者遇到一個困難的問題時,他們是否會對於電腦/網路有較高的激發,換句話說,就是當遇到困難問題時,腦中是否已經在構思要google一下:p 他們使用了一個心理學的經典實驗(Stroop實驗),他們請實驗參與者念出不同的字是用甚麼顏色呈現的,結果發現當遇到困難問題時,若要念出電腦相關詞彙的顏色,反應時間較慢,顯示他們的注意力被電腦相關的詞彙所吸引了。

最後,看起來數位時代對認知的挑戰似乎沒甚麼特別的,所以要開發新的技術,還是應該以人類認知功能的極限為考量,才能真正開創商機!

去看這個研究的原文出處
去看這個Eric Jaffe的推特

你可能還會想知道: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6]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