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不確定與辭職 – k

一項受測者身處高度與其利他行為關聯性的心理學研究,由於數據過於完美,引發疑竇而展開調查,結果進行該研究的心理學家撤回論文並且辭職。

科學家西蒙遜(Uri Simonsohn)曾經舉發社會心理學家史密特斯(Dirk Smeesters)研究中的可疑數據,這回他再度公開點名一位數據過於完美的社會心理學家。

受指控的研究員桑納(Lawrence Sanna)先前任教於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今年五月底他辭去教授一職。桑納辭職的原因不明,但時間正好是西蒙遜對他的研究窮追猛打之際,桑納以前所在的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也對他的研究進行複審。據《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編輯所述,桑納要求撤回在期刊上的三篇論文。

史密特斯和桑納研究共通的奇怪數據格式,都讓賓州大學的西蒙遜心生疑竇。但這兩起類似的事件卻以不同方式收場。史密特斯任職的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六月二十五日宣佈他的辭呈,複查並撤銷他的兩篇論文;相對於此,桑納辭職的事件始終疑雲密佈:北卡羅萊納大學沒有公開複查的結果,密西根大學也不準備公開說明桑納辭職的理由。

「過於巧合」的數據

桑納的研究涵蓋判斷、決策及道德等心理學範疇。去年他發表研究顯示,人若往高處移動,例如乘坐上升的手扶梯,則會表現的更大方。桑納的「高度」研究吸引媒體的高度報導,至今已被引用四次。桑納的研究顯示身處高度與品格德行有關連性,這種理論屬於心理學發展的「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領域,研究生理及環境如何影響心智。

西蒙遜在去年七月瀏覽「體現認知」學文獻,注意到桑納關於高度的研究。「與其他論文相比,他的研究數據非常有說服力,這使我感到困惑」他說,「每一個結果都非常顯著,並有很巨大的效應。」

其中一項研究,桑納檢驗受試者是否願意強迫別人忍受痛苦吃下辣醬。受試者在三個不同位置接受測驗:在樓梯上往上或往下各走一階,或者保持不動。西蒙遜注意到,儘管三個測驗位置結果的平均值不同,但標準差卻一樣大,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我進行實際模擬顯示,這樣的相似性極不可能發生在一般隨機樣本中。」

西蒙遜找到桑納的另外三篇論文,以及其他研究者採用這種研究方法的的幾篇論文;一個合作釣魚的遊戲。「別的作者操作這個模型,他們得到正常的標準偏差。但若是桑納做的,結果則非常相同。」西蒙遜說。

九月時,西蒙遜寄給桑納及他兩個資深共同研究者一封長達八頁的報告,信中詳述了他的疑慮。桑納回信提供原始數據,其中包括不同狀態下間距幾近相同的最大最小資料值。西蒙遜說,「這實在極為罕見。」

十月,西蒙遜與桑納及他的共同研究者以電郵魚雁往返,繼續討論他的疑慮,最後不再得到回音。當西蒙遜主動聯繫三個研究生(他們至少都在四篇論文之一上列名),所有人都表示不曾參與收集或分析數據。西蒙遜補充說明,他無意暗示共同研究者曾竄改任何數據,也沒有證據。

大學著手調查

這些論文是桑納還在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時發表的。大學在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聯繫西蒙遜,他們已得知西蒙遜的疑慮並開始調查此事,而西蒙遜提供了他收集到的資訊。

調查結果並沒有公開。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於七月六日發了一封聲明書給《自然》,聲稱「因為複查牽涉到人事機密資料」,他們不能做更多評論。卡羅萊納州立大學主管研究的副校長婁曼(Robert Lowman)告訴《自然》,北卡羅萊納州的法律禁止大學洩漏雇員個資。

密西根大學主管研究的副校長諾瓦克(Judith Nowack),六月二十八日寄給西蒙遜一封電子郵件,表示桑納已經辭職。但是收到信件副本的發言人康寧涵(Kelly Cunningham)不會向《自然》證實或反駁這項陳述。她寫到,「一般而言,除了特定的公開資訊,大學不會討論人事或聘任記錄。」

《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的編輯,普林斯頓大學的庫柏(Joel Cooper)說,桑納寫信要求將他二○○九至一一年間發表的三篇文章自期刊中撤下。庫柏表示,儘管不曾自密西根大學或北卡羅萊納大學聽聞任何消息,亦不知道要求原因為何,他仍將同意照辦。

桑納沒有回應《自然》提出的訪問邀請;他論文的共同研究者中,除了華盛頓州立大學普爾曼校區的社會心理學家帕克(Craig Parks),也沒有回應。帕克說,他僅幫忙設計與他有關的研究程序,與數據毫無關係。他不知道任何研究結果。「我非常驚訝,」他說,「為了這件事我絞盡了腦汁。」

隔週,西蒙遜打算把他用來檢驗史密特斯及桑納的完整統計分析技術以及代碼與數據,寄給《心理科學》作為證明文件。西蒙遜不是不知道,去年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史塔波(Diederik Stapel)發現有大規模研究造假事件還尚未平復,此時他的舉發對心理學領域是一記重擊。

「有些人擔心這樣做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使得大眾將心理學與造假畫上等號。」西蒙遜說,「我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他提到在許多領域,撤回論文都不足為奇,並舉例說其他領域也會發生論文造假的情況,比如麻醉師藤井吉高(Yoshitaka Fujii)最近被發現至少在一百七十二篇論文造假。

「我們這些心理學界中人實際是在努力導正問題,」他說,「如果這反而使別人對這個領域觀感變差,認為心理學是不可信的,就太諷刺了。我希望從今而後的五年,其他學科能把心理學視為正確呈現數據的科學典範。」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一八期】2012.08.01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