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選民多因不滿而投票

(吉隆坡3日訊)5月5日是第13屆全國大選投票日,人民將利用手中的一票來決定國運。史丹福大學政治科學、傳播及心理學教授Jon Alexander Krosnick針對選舉做了24年研究所得的結論是,選民藉投票否決不喜歡的政策或政治人物的動力,大於把所喜歡的政策或政治人物留住。

上述研究也反映了我國選民的心態,驅使選民投票的動力,往往是不滿某一方,而不是認同某一方的政策。

《星洲日報》專訪心理學家黃國輝,談談投票是情緒動作還是理性的行為、選民的投票動力及左右選民投票的關鍵因素。

黃國輝指出,以色列有一個與選舉相關的研究,即測量選民去投票站前後的血液壓力荷爾蒙。研究結果顯示,臨投票前的壓力荷爾蒙會提高,造成記憶力的合併及恢復都會降低。

“記憶力合併及恢復降低是指在壓力荷爾蒙下,最近一次或是第一次發生的事情,在我們腦里不斷放大,而中間所發生的事情都淡化了,以致不能全面看到整個趨勢。"

他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投票,冒險行為會提高。這也就反映了選民在投票時是不完全理性的,相反它是非常情緒的。

5因素影響投票情緒

黃國輝認為,越來越多人關心國家政治,這是好現象,也是朝向民主過程的第一步,不過,目前選民關心政治依然處於情緒化的。

他指出,影響投票情緒的因素有5種,即驚訝、憤怒、恐懼、焦慮及尊嚴。只要利用這5點來炒作課題,就能夠把情緒炒起來。

他舉例說,蘇祿軍的事件炒作,影響人民的情緒比上述因素多兩倍。它讓人民感受到這個國家不穩定,而政府又無法保護人民和領土。

他指出,游離選票最容易受影響,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游離選票對資訊的認知很膚淺。因此情緒被炒作之後,選民不會花太長的時間去瞭解政黨的競選宣言或是候選人,這些對他們來說已變得不再重要。

候選人“美即是好"效應

黃國輝指出,從心理學來看,遴選候選人可塑造“美即是好"的心理效應,上屆大選行動黨就派出面貌姣好的年輕人出來競選,如張念群、楊巧雙、潘儉偉;而此屆大選,馬華也派出王曉亭、周虹伶等,以冀討得選民歡心。

“然而,也有一些政治人物的形象掉落谷底,如黃燕燕、拖車姐、洗衣姐、蔡cd,這些取名是有一群人故意對政治人物妖魔化,在煽動學里是一種人格謀殺。"

他認為,在政治界里,倘若只是偽造故事來抹黑對手,或是詆毀政治人物的私生活,如流傳性愛短片,長遠之計,對國家來說是一種損失,因為人才可能擔心參與政治要付出很大代價而卻步。

認知偏差影響判斷

黃國輝也提到選民的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其一是選民普遍認為媒體肯定是有偏差的,不管是任何陣營的支持者都認為報紙不中立,意即國陣支持者說媒體幫民聯;民聯支持者又說媒體幫國陣。心理學里稱為敵對媒体效應(Hostile media effect)。

“讀者普遍會有這種認知偏差是因為收訊息時,會自動過濾自己不要看的新聞。當認知出現負面的偏差,讀者的注意力就會放在負面的新聞多過正面的新聞。"

心理學里稱為負性認知偏差(Negativity bias)。

黃國輝指出,另一個是幽默的認知偏差,當政治人物在台上講一個笑話給公眾聽,笑話里影射一些人,公眾笑了之後就相信這些故事是真的。因為當注意力放在情緒上,而不是理智上,不管故事孰真孰假,只要一直重覆,就會以為是真的。

他補充,當思想進入認同偏差,選民認定某個陣營不好,其吸取資訊時會偏向對有關陣營不利的,來符合自己心裡所想的,並把抵觸自己想法的訊息忽略。心理學里稱為确認認知偏差(Confirmation bias)

“此外,他們把所有東西鎖定在一件事情,比如投票就是為了投給萊納斯倒閉,選民在投票只看一個點,而不去瞭解事實的真相。”

心理學里稱為錨定認知偏差(AnchoringBias)。

黃國輝說,當一個政黨扮演受害者的形象出現,被媒體打壓,被政黨霸凌,就會營造水滸傳或羅賓漢的心理效應。

“看《水滸傳》的華人都有這種情意結,儘管108條好漢有些是強盜,但是他們依然被視為英雄。只要鋤強扶弱,之前做過的壞事都不需要計較。就好像現在的情況,反當局就是英雄,包括可以罔顧法律,超越社會道德。"

【專頁:大選線上】

(星洲日報/獨家報導:吳嘉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