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文:心理暗示的威力

【大紀元2014年09月11日訊】心理學認為,人們都有一種傾向,即自覺或不自覺地維護「自主的」地位,不願意受別人的干涉或控制。  

從這個觀點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勸說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簡單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覺!」「閉上眼睛!」往往並不見效,有時反倒使孩子更加興奮。

這時,你不妨在被窩裡給孩子講故事:「有一天,小鴨子要出去玩。媽媽對他說別的小朋友都睡覺了。小鴨子不聽,走到河邊一看,魚都睡覺了。走到樹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裡,小雞都睡覺了,睡覺了,睡覺了,他們都睡覺了,他們都把眼睛閉上了。小鴨子想,媽媽說得對,我也想睡覺了。於是,他......」
  
在講故事的時候,注意用一種單調的疲倦的聲音,同時不斷地重複「睡覺了」、「閉眼了」等,聲音逐漸逐漸減弱,最後若有若無。你在講故事的同時閉上眼睛,並不住地打呵欠。試一下吧,靈驗得很!

美國田納西州有一座工廠,許多工人都是從附近農村招募的。這些工人由於不習慣在車間裡工作,總覺得車間裡的空氣太少,因而顧慮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後來廠方在窗戶上繫了一條條輕薄的綢巾,這些綢巾不斷飄動著,暗示著空氣正從窗戶裡湧進來。工人們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隨之提高。

暗示不僅對人們的心理或行為發生影響,還會引起人們的生理變化。在實驗室裡,反覆給被實驗者喝大量的糖水,經過檢驗,可以發現其血糖增高,出現糖尿並且尿量增多等生理變化。

後來,不給糖水,實驗者用語言暗示,同樣會發生上述生理變化。這一實驗表明,語言暗示可以代替實物,給人腦以興奮的刺激,雖然被實驗者並未喝糖水,但人腦仍然參加了體內糖的代謝活動。人們常講的「望梅止渴」,也是由於暗示的積極影響。
  
許多生機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後(特別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臥床不起、不思飲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時期內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於心理暗示的緣故。

瑞典一位老婦人只是患了感冒,但由於教堂牧師在一天內探望了她三次,因而懷疑自己是患了絕症。幾天以後,她便因精神崩潰而去世。讀者,你會探望、護理病人嗎?請千萬不要在臉上扮出悲天憫人的表情!
  
暗示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當孩子參加高考時,父母總是叮嚀:「千萬不要緊張」;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斥責他:「笨得不行」;當孩子挑食時,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訴說:「他不吃白菜」;當孩子尿床時,父母總是為他辯護:「他憋不住尿」;這些都能助長某些不良的傾向。

重複暗示能引起對方形成相應的心理定向,產生與父母願望相反的效果。所以當我們對小朋友說話的時候,我們要密切留意我們的慣用語對孩子來說是積極暗示,還是消極。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