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認為,如果自己可以比現在更富有一點,一定可以更加幸福。近五十年來,美國的人均GDP成長了將近三倍,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國人要比他們的祖父母那一輩人富有三倍,可是他們卻並沒有比五十年前的美國人幸福三倍。事實上,現在的美國人和五十年前的美國人幸福程度是 沒有什麼差異的。看來,財富的多少和幸福的程度並不成正比。
有一個小孩在玩一堆積木,玩了一會兒以後覺得無聊,你可以有兩種方法讓他重新開心起來,第一種方法是給他更多的積木,第二種方法是教他用現有的積木堆出更多的造型。經濟學研究的主題是如何增加人們的財富,也就是如何增加積木;而幸福學研究的主題是在財富一定的情況下,如何極大化人們的幸福,也就是怎麼用現有的積木堆出更漂亮的造型。
如何在不增加財富的情況下,卻能增加自己或他人的幸福?看看這個例子:好事、壞事怎麼說更幸福?
好事晚說,不如早說
你最喜歡的異性電影明星是誰?想像一下,如果你有機會和你最喜歡的電影明星約會30分鐘,你想馬上實現還是過一個星期再實現呢?「馬上讓他在我面前出現 吧!」大部分人一定迫不及待。事實上,的確有人專門做過類似的研究。
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行為經濟學家喬治.魯文斯坦教授(George Loewenstein)曾做過這個實驗:一組大學生被告知,他們過一會兒有機會得到一個吻,而且是來自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明星;另一組被告知,在一週後得 到同樣一個令人激動的吻。後一組學生的滿足程度會高於前一組,因為他們在期待的這一個星期裡,每天都會以非常真實的心態想像自己和最喜歡的電影明星接吻的 情形,就好像已經和那個明星接吻過好多次一樣。
如果你今年的業績出色,公司獎勵你一次去巴黎旅遊的機會,那麼請你想一想,你什麼時候最開心呢?是在巴黎遊玩的時候嗎?可能不是,在巴黎你可能會因為跟不上旅遊團的行程速度而迷路,或者為了聽不懂法語而懊惱。其實,最開心的時候是你聽到這個消息以及期盼著去巴黎的那段時間,是在你為巴黎之旅進行規劃和整理行囊的時候。很多時候,快樂來源是來自於對快樂的期待,期待也是一種快樂。所以,如果要給員工獎勵的話,晚說不如早說,更能極大化他們的快樂,當然 也就更能達到激勵的效果。
如果你決定送別人一件禮物,並且肯定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東西,那麼早點告訴他吧。如果你要請一個女生到一家高級的自助餐廳用餐,你知道她一定非常想去,那麼不要在吃飯那天的下午才告訴她,而要提前一個月就告訴她。在之後的一個月中,你最好再提醒她幾次,這樣,她就有很多時間去憧憬那個高檔餐廳的情景和美食,好像享受過好幾次一樣。所以,提前告訴別人你準備請她好好地美餐一頓,你能花一頓飯的錢讓朋友感受到十頓飯的歡愉。
人們不是常說,真正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嗎?所以,應該讓接受獎勵或者禮物的人,在期待獎勵或禮物的過程中得到持久的心理滿足,當別人一遍又一 遍地想像收到獎勵或禮物時的歡愉,你在別人心中的作用也一遍又一遍地加強。讓別人去期待吧,讓你的獎勵或禮物隨著時間不斷增值。
壞事早說,不如晚說
好的事情要早點說,讓對方在等待和憧憬的過程中享受更多的幸福。那麼壞的事情呢?
正常的傻瓜的女兒正在換牙。有一次,正常的傻瓜準備帶她去牙科診所拔牙, 他提前一個月就把這件事情告訴女兒,好讓她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可是他卻沒有想到,這拔牙前的一個月可把小女兒折磨壞了。她每天都對著日曆數天數,看看還有幾天要去拔牙。眼看著拔牙的日子越來越近,好像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一般。
其實,正因為正常的傻瓜提前把拔牙的安排告訴了女兒,才給她造成了那麼大的心理壓力。在等待拔牙的日子裡,拔牙的痛苦已經被想像了幾十遍,好像忍受了幾十次一樣。所以,如果你要帶孩子去拔牙,就不要事先告訴他,等到拔牙的那天再把他從學校接出來直接帶往牙科診所,還沒等他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前,牙齒已經被拔掉了。
很多時候都是如此,對壞事情等待的過程是最折磨人的。如果我們知道有件重大的事情即將發生,並且大家都預計這件事情肯定會對股市產生影響。在事情還沒有發生時,由於人們的猜測和恐慌,這件事情對股市的影響要比事情真的發生還要大。
(本文出自於《別當正常的傻瓜:避免正常人的錯誤,成為超凡的決策者》)
作者:奚愷元
出版社:久石文化
出版日期:2009.1.7
作者簡介 /
奚愷元生長於中國,後旅美求學,1993年畢業於耶魯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2000年被聘為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2004年授予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
圖片來源 / Blair Carswell via Flickr, CC Licensed
經理人相關文章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