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心理師學歷門檻下修試委質疑

Posted in CH
【大紀元11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6日電)考試委員陳皎眉認為,碩士學歷是目前國際對心理師專業最基本的要求,立委建議心理師應考資格下修到大學,她呼籲審慎思考。 心理師法2001年通過後,明訂心理師應考資格為主修臨床或諮商心理學、全職實習1年,並有碩士以上學位者。不過,有多位立委憂心衛生福利部公告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醫院員工設置超過300人,就要配置1位以上的心理師,未來醫院心理師將有146名缺額,心理師人力可能出現嚴重不足的現象,因此,打算修法將心理師報考門檻從「碩士畢業」下調至「大學畢業」;也有立委建議新增「以大學學歷報考者,需具有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的5年以上臨床實務經驗」。心理學背景出身的陳皎眉日前向考試院會提出臨時報告,她說,其實近5年來,平均每年通過國家考試的臨床心理師約有90人,諮商心理師有290人,也就是,平均1年取得心理師資格者有將近400人。她說,根據臨床心理師公會統計,至去年5月,台灣的心理師執業人數已有3149人,因此,立委所說的146名缺額只需透過適當的招募便可以解決。陳皎眉說,大學心理系不是旨在培養心理師,而是培養具有廣泛心理學背景的人才,各系所要求的50個修課學分中,僅10%是與臨床或諮商有關的課程;研究所才是培養臨床及諮商心理師的主要階段,研究生需修習特定專業學科,再進行1整年督導下的全職實習,才可取得應考資格。陳皎眉認為,開放讓有5年工作經驗的大學生考證照,就像要求醫學生先在開刀房開5年刀,才能應考醫師執照,但「沒有證照的醫學生,有足夠能力開刀嗎?」。陳皎眉指出,目前,美國、加拿大、英國、歐盟、中國及起草中的日本、韓國心理師相關法案,心理師皆需具博士或至少碩士以上學歷,才能考照或執業,顯示「碩士學歷是目前國際對心理師專業最基本的要求」。她建議,心理師應考資格的下修,必須審慎思考,這個議題也需各界提供意見,深入討論。陳皎眉的建議,考試院會最後決議請考選部參考。 >>>

賭博研究中心落戶卑詩大學分析賭癮減低傷害

Posted in CH
本報記者報道 卑詩大學(UBC)賭博研究中心(Centre for Gambling Research)周三揭幕,這是全球屈指可數的賭博心理學研究設施之一。UBC心理學家克拉克(Luke Clark)表示,該中心將嘗試減低賭博上癮所帶來的傷害,並會為政府提供更多可用以協助制訂賭博政策的科學參考數據。他說:「截至目前,本省有關賭博行為的科研基礎相對缺乏。問題賭徒佔本省人口比率並不低,而賭癮對個人及家庭造成極大傷害。」 設角子老虎機蒐集研究數據UBC賭博研究中心計有4台角子老虎機,讓研究小組通過儀器和觀察,研究賭徒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和感應,包括心跳率及腦電波等。據卑詩省府估計,75%卑詩民眾參與賭博活動,包括購買彩票或去賭場消遣,而省府每年從博彩獲得11.8億元收入。此外,省府及卑詩彩票公司(BCLC),每年分別撥款約600萬元及350萬元,用於問題賭博輔導和教育服務。 >>>

愈運動愈抑鬱心理壓力釀疾病

Posted in CH
圖片:運動 不當運動竟然會造成心理疾病!德國心理學家分析,適度運動有助自我肯定及身心發展,但如果是有目的從事運動項目,如職業運動員對賽績的壓力常對身心造成影響,或一般民眾運動目的是為減肥、穩定身形,都有可能因心理壓力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大部分民眾都是為了更健康,活得更久的目的而從事體育活動,卻容易忽略心理的感受。如辛苦運動減重10公斤,但心情卻依然抑鬱,即便身體健康了,仍可能有心理問題。 曾效力於德甲漢諾瓦96隊的足球員羅伯特恩克,在2009年11月10日因為重度憂鬱症而卧軌自殺。羅伯特的妻子表示,他在效力巴塞隆納隊的時候就患上了憂鬱症,害怕自己無法有傑出表現,此情況在2007年他的女兒夭折後更為嚴重。羅伯特因為害怕自己表現不佳,擔心斷送體育生涯的壓力,使他走上絕路。 德國體育心理學家堅斯克萊納表示,當運動員感到力不從心時,從事體育活動將弊大於利,且當失去信心時,內心就會產生恐懼感,強烈的恐懼感長時間持續的話,將會引發心理問題。 透過運動讓自己的體形更滿意的民眾,可能會產生害怕身材走樣的「體形障礙症」。而患有「暴食症」的人們,傾向參加極限耐力運動消耗大量熱量,平衡飲食習慣,但長久下來容易患有「運動成癮症」。在心理壓力的長期作用下,運動者的心情將會抑鬱,並造成心理問題。 克萊納補充說,如果是外在因素促使自己去運動的,那就該換個運動項目,或乾脆看場電影、讀本書來放鬆身心。要想透過運動獲得健康的身心,就必須聽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用發自內心的熱情促進自己積極鍛煉。從事運動項目時應感受它所帶來的樂趣,用享受的態度去從事,身心才會感到滿足。   編輯:李智   文章來源:台灣醒報 圖片來源:加西周末 >>>

愈運動、愈抑鬱心理壓力釀疾病

Posted in CH
不當運動竟然會造成心理疾病!德國心理學家分析,適度運動有助自我肯定及身心發展,但如果是有目的從事運動項目,如職業運動員對賽績的壓力常對身心造成影響,或一般民眾運動目的是為減肥、穩定身形,都有可能因心理壓力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大部分民眾都是為了更健康,活得更久的目的而從事體育活動,卻容易忽略心理的感受。如辛苦運動減重10公斤,但心情卻依然抑鬱,即便身體健康了,仍可能有心理問題。 曾效力於德甲漢諾瓦96隊的足球員羅伯特恩克,在2009年11月10日因為重度憂鬱症而臥軌自殺。羅伯特的妻子表示,他在效力巴塞隆納隊的時候就患上了憂鬱症,害怕自己無法有傑出表現,此情況在2007年他的女兒夭折後更為嚴重。羅伯特因為害怕自己表現不佳,擔心斷送體育生涯的壓力,使他走上絕路。 德國體育心理學家堅斯克萊納表示,當運動員感到力不從心時,從事體育活動將弊大於利,且當失去信心時,內心就會產生恐懼感,強烈的恐懼感長時間持續的話,將會引發心理問題。 透過運動讓自己的體形更滿意的民眾,可能會產生害怕身材走樣的「體形障礙症」。而患有「暴食症」的人們,傾向參加極限耐力運動消耗大量熱量,平衡飲食習慣,但長久下來容易患有「運動成癮症」。在心理壓力的長期作用下,運動者的心情將會抑鬱,並造成心理問題。 克萊納補充說,如果是外在因素促使自己去運動的,那就該換個運動項目,或乾脆看場電影、讀本書來放鬆身心。要想透過運動獲得健康的身心,就必須聽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用發自內心的熱情促進自己積極鍛煉。從事運動項目時應感受它所帶來的樂趣,用享受的態度去從事,身心才會感到滿足。【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全民心理學/壞習慣別忙著戒

Posted in CH
順便告訴你一個不算秘密的秘密:戒癮成功的要素,其實是因為忙著沉進另一個癮。 圖/趙大鼻 小時候讀過一個故事,內容講的是英國首相邱吉爾於某夜要趕赴議會,一上馬車就嚷著要馬夫「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馬夫二話不說便將馬鞭揮下,馬車即刻飛馳。過了好一陣子,邱吉爾發現馬車並非駛往議會方向…… 依稀記得故事的主旨是要提醒大家:弄清方向遠比衝得飛快更加要緊。若是跑錯了方向,那麼衝得愈快,反倒讓回頭更遠更難! 對那些因為抵擋不了某個壞習慣就沮喪萬分的個案來說,這故事特別值得借鏡。悶頭往前就只想成功戒掉壞習慣的他們,往往搞錯了努力的方向。其中更有不少當事人,往往因為愈戒愈無力,而讓自己離生活常軌愈來愈遠。 〡壞習慣也有好處〡 每個人或多或少有些不好的習慣(或怪癖),而孩子最常被矯正的壞習慣有:咬指甲,沉迷動漫、電玩、手機,還有些是因為減重導致厭食;大人被勸來戒的癮則是抽菸、貪杯,再不就是動輒情緒大失控的家庭暴力。下頭所列出的,是我不時會收到的來信: 「心理師,最近覺得自己太墮落了!想戒電動,因為明年這時就要考研究所了,該拿起書來好好K一下才對。只是我昨天才一天沒玩,今天心裡就癢癢的。所以想拜託心理師救我一下。心理師,你一定要救我呀!」 通常在進行所謂壞習慣的同時,由於大腦管理情緒的部分會呈現興奮狀態,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生活中的痛苦,甚至獲得片刻的滿足。所以即便這些行為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仍難以抗拒其一再發生。有些個案甚至為此被送進醫院或是得跑法院,代價不小。 只是忙著戒除壞習慣的同時,倘若沒「照顧」那些因壞習慣所滿足到的需求,那麼過不了多久,腦袋就會陷入渴望與克制的天人交戰。沒意外的話,再度淪陷只是時間早晚。 〡成癮和戒癮之間〡 壞習慣難戒,莫非成癮了嗎? 不妨檢核一下自己的行為習慣,是否已達「成癮」的兩項指標: 一、因重複藉由某行為習慣,產生必須依賴此習慣的狀態,進而影響到上學或上班,造成個人無法勝任其所扮演的角色。 二、因為經常藉由這些行為習慣來獲得滿足,使個體在心理上對此習慣產生渴求和需要,且在生理上對此習慣產生耐受性(得逐漸延長該習慣的時間才可得到滿足)而造成身心狀況惡化。 換言之,只要你還能在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多少做點什麼,懂得留時間保養自己的身體,即便該習慣算不上稱頭,也不至於陷入惡性循環中。 其實,你玩電玩只是因為想來點輕鬆刺激的啊!你知道嗎?世人最常投入的一組活動,就是「犯癮」跟「戒癮」。而荒謬的是,讓生命耗費最多時間的,卻是在「想要戒癮」的掙扎中。 順便告訴你一個不算秘密的秘密:戒癮成功的要素,其實是因為忙著沉進另一個癮。學術一點的講法,行為改變的發生,在於以新的習慣模式取代舊的習慣模式。 心理師再把自己花了許多年所鍛鍊出的秘技跟你小聲分享喔(這樣有沒有比較像玩電玩的口吻呢?): 偶爾play一下電玩,真的沒關係啦!倒是你在讀書時有沒有體驗過茅塞頓開的感覺呢?除了電玩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可讓你紓壓的興趣或嗜好呢? 如果對某項活動有著充沛熱情的話,那麼,成為達人就離你不遠。你有沒有發現,所謂成癮跟成為達人,其實很雷同呢? 雖然心理師救不了你,但會一直默默為你祝福。 〡以戒癮門診為例〡 「我想戒菸跟酒。」「你怎麼能過河拆橋?」「我聽不懂。」「在你最痛苦的時刻,難道忘了只有這兩個朋友一直陪在你身邊啊!」(遲疑了半晌)「也對啦!可是這樣感覺很頹廢耶,身體也變差了。」「所以他們充其量只能算朋友,稱不上益友!」「那,戒得成嗎?」「如果你戒成了,然後呢?」「那我就可以振作了啊!」「萬一又遇上不順的磨難呢?」(沉吟片刻)「難道不用戒嗎?」「你難道還要重複這『光明振作』跟『挫折自貶』的循環嗎?」「什麼意思?」「你別跟我說你從來沒戒過菸酒。」(一臉不好意思)「嗯嗯。」我建議:「『老朋友』不用急著硬戒,但多交交『新朋友』,倒是更重要!」「不知道能交到什麼新朋友?」我笑著說:「這就是我們要一起努力的方向呀!」 >>>

家長必知:不僅是關於教育的10條心理規律

Posted in CH
  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動心」的藝術,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會蒼白而無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位母親都應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規律」的積極或消極影響,並趨利避害地發揮它們的作用,從而科學地引導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龍、人中之鳳!  心理規律一: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  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啟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裡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迹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為了班上的佼佼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正是「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通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那麼,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  心理規律二: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心理規律三: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  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心理規律四: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孩子自覺向上的積極心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規律五: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心理規律六:霍桑效應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後來,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  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為母親,要盡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並且在談的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盡情地說,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出自己對家長、學校、老師、同學等的不滿。  孩子在「說」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他們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此,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  心理規律七:增減效應  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比如,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貨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裡再一點點地拿出。  我們在評價孩子的時候難免將他的缺點和優點都要訴說一番,並常常採用「先褒后貶」的方法。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比如先說孩子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   心理規律八:蝴蝶效應  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与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心理規律九:貼標籤效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政府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里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為此,美國政府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  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並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彆強調犯人們每周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后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一現象稱為「貼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  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老是對著孩子吼「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為了我們所說的「笨蛋」。  所以,媽媽必須戒除嘲笑羞辱、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  心理規律十:登門檻效應  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本文選自教育閑話的博客,點擊查看原文 >>>

對人的了解愈多,愈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Posted in CH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陸洛指出,無論這個人的身分是主管、員工、銷售員還是消費者,都可以透過心理學知識來解讀想法和行為,「當我們對人的了解愈多,愈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掌握人性通則,解釋、預測人的行為 提到管理,許多人可能會想起作業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策略管理等等知識,幾乎沒人會想到心理學,但是陸洛舉例,初階主管分配任務需要了解「人」;中階主管管事又管錢,必須懂「人」;高階主管必須決定哪些人適合在第一線服務,哪些人適合打理財務,還是必須洞察「人」。可以說,掌握人性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大的挑戰。 >>>

院校課程心理科學駕馭各行業

Posted in CH
心理學的應用範疇愈來愈廣泛,不單應用於各行各業,對個人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因應社會的需要,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HKBU-SCE)與南澳洲大學,最近合作新辦兼讀制「心理科學學士課程」,結合基礎心理學、專業心理學和輔導訓練三大元素,鞏固學員的心理學知識,以應用於不同行業當中。 「愈來愈多人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無論從事市場推廣、人力資源管理或教育界等人士,都希望能夠藉此了解自己和別人更多。」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高級課程統籌主任唐紫慧表示,課程設計以應用為本,設有180小時的實習課,讓學員將學習經驗轉化為實用技巧,學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