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 Frost》預告片出爐宋昌義變銀髮天才

Posted in CH
有線電視OCN新周日劇(周日播出的劇集)《Doctor Frost》劇組首次公開了40秒預告片。預告片中,宋昌義以銀髮出場,完美變身毫無感情的天才心理學家Frost。 《Doctor Frost》講述了天才心理學家Frost(宋昌義 飾),通過結合公開和非公開的搜查方式解決犯罪案件的心理調查劇。該劇聚集了宋昌義、鄭恩彩、成志路、李允智、崔政宇等實力派演員。 宋昌義在預告片中「心理學不是讀心術,是腦科學」的發言引人矚目。鄭恩彩扮演的助教尹星雅則展示了和宋昌義相反的魅力。 扮演教授宋善一角的李允智對宋昌義所說的「這麼快就忘記了,絕對不可以和那個人商談」,暗示了過去發生的某事。除此之外,由崔政宇扮演的宋昌義導師兼心理支柱千勝勳的登場和黑暗中的搏鬥,使觀眾更加期待該劇的播出。 《Doctor >>>

老來當志工健康又快樂

Posted in CH
2014-11-01 文/柯俊銘日前發表在國外期刊《心理學公報》線上版的報告指出,當志工不僅能讓人快樂,且對身心健康裨益良多,值得上了年紀的朋友們參考。這項研究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家妮可.安德森(Nicole Anderson)博士主持,他和美國的學者合作,針對近45年來曾刊登在國際學術雜誌,且以探討50歲以上民眾擔任志工對健康促進有何幫助的文獻進行整理。在搜尋相關資料庫後,共有73篇論文符合要求。透過整合分析,結果顯示,固定當志工對年長者而言確實是有用的自我保健方式,已獲共識的發現如下:●相對於未當志工者,當志工的人較少有憂鬱症狀與肢體功能障礙(例如出現髖關節骨折),生理狀況傾向良好,更重要的是似乎比較長壽。●想要從當志工獲得健康上的好處,需要持續且適量才行。若只是偶爾去或過於投入都不恰當,最理想的時間安排是每年約100小時或每週2-3小時。●當志工對於健康的維護或改善有正面影響,從中獲益最多者是本身帶有慢性病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擔任志工的過程中,當事人普遍會覺得被重視與需要,而間接也會強化內心的幸福感受,對生活的滿意度提高。另外,部分專家認為,做志工可減緩腦力退化,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不過,還需要更多的實證研究來檢驗關聯性。該報告的作者表示,年長者擔任志工除可增加身體的活動量,也能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往來,正所謂「用進廢退」,此舉無形中對個人健康產生保護的作用。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大力提倡「活躍老化」的概念,強調年長者應積極參與社會,保持活力,以免提早「失能」。想要老來享「壽」健康人生,不妨加入志願服務的行列。(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心理揭秘:為什麼有人天生就「路痴」

Posted in CH
圖片:“路痴”(網路圖片) 【希望之聲2014年10月31日訊】(來源:39網)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研究是發現了組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這一發現解決了困擾科學家幾個世紀的難題:為何有人就像在大腦中裝了活體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樣,無論走到哪裡都找得到回家的路,而有人卻是完全不認識路的“路痴”。 心 >>>

從心理學實驗學管理:對人的了解愈多,愈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Posted in CH
採訪‧撰文 / 馬安奇    攝影 / 賀大新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陸洛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陸洛指出,無論這個人的身分是主管、員工、銷售員還是消費者,都可以透過心理學知識來解讀想法和行為,「當我們對人的了解愈多,愈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掌握人性通則,解釋、預測人的行為 提到管理,許多人可能會想起作業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策略管理等等知識,幾乎沒人會想到心理學,但是陸洛舉例,初階主管分配任務需要了解「人」;中階主管管事又管錢,必須懂「人」;高階主管必須決定哪些人適合在第一線服務,哪些人適合打理財務,還是必須洞察「人」。可以說,掌握人性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大的挑戰。 許多人對心理學的初步印象可能是,抓老鼠做實驗、治療心理疾病甚至算命,但是心理學研究最根本的3個關鍵問題是:「你的感覺如何?」「你為什麼這樣做?」「你到底怎麼想?」心理學家再根據大量研究累積的知識,來解釋、預測人的行為。 在研究華人社會組織行為的過程中,陸洛發現,台灣有許多白手起家的領導者,管理員工的時候多半仰賴過去經驗,認為只要「閱人無數」,自然而然就能懂人。 直到公司規模愈來愈大、員工愈來愈多,甚至做起跨國生意,才驚覺個人經驗有限,無法處理很多問題。「心理學就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的科學,按照經驗法則,也許能管理100人,但是如果要管理1萬人、甚至不同國家的人,就必須透過科學的力量。」 陸洛指出,心理學知識可以教導管理者「讀人、用人、帶人」,是管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但可以培養關懷人的素養、對人的尊重,還能夠為管理科學的硬道理注入軟技巧,讓管理者不必再從零碎、主觀的觀察與認知中,拼湊不見得正確的領導方式。 尊重差異與尊嚴,激發人的無限潛能 許多組織都會按照員工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訓練、升遷的機會,這就是根據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

【編輯台時間】認識未知的自己

Posted in CH
有必要先對本期封面設計略做解釋。 如果修過「普心」課程的人,應該都聽過「巴夫洛夫犬」的典故:整個故事的重要成員與物件,就是狗、鈴鐺、食物,還有研究者帕夫洛夫(Ivan Pavlov)。 帕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拿過諾貝爾獎。他對心理學的重大貢獻,就是透過實驗,發現了學習的最基本歷程: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狗看到肉塊流口水,是本能反應,帕夫洛夫反覆地讓食物隨著鈴聲出現,使得狗往後一聽到鈴聲,就想到食物,即使食物根本沒有端出來,狗還是流了口水。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一書指出,「時至今日,我們或許不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但是這項發現當年廣受各界矚目、討論之程度,不遜於原子融合等重大科學突破。」 說得白話一點,巴夫洛夫的狗流口水,讓後人領悟到,如果動物一些本能反應(或反射動作)也可以被改變或訓練的話,那麼不是本能反射的、有意識的自主行為,是否也可以透過同樣的方式加以制約? 在這方面深入研究的後繼者,以史金納(B.F. >>>

相由心生好心情容貌更出眾

Posted in CH
【希望之聲2014年10月31日訊】美國的心理學家表示,一個人是否有吸引力、表現出眾並不是單純來自於容貌,而是來自於一種正面的好心情。保持好心情是最有效的美容方法。美國心理學家最近作了一項研究,在研究中,他們拍攝了幾組錄像:一些人進入一個房間,分別做自我介紹。然後請素不相識的人,根據錄像給他們打分,包括外在形象、情感表現、和社交技能,最後評價自己是否喜歡他們。結果顯示,外在形象的影響因素最小,而那些有積極情緒的人受到的評價最高。 >>>

《斐濟愛情》姚星彤療愈恐婚鑽研心理學

Posted in CH
  新浪娛樂訊 由「龍女郎」姚星彤[微博]領銜主演的浪漫愛情輕喜劇《斐濟99℃愛情》近期即將全國公映。該片圍繞「恐婚」與「逼婚」兩大時下熱點問題,著力描述幾位年輕人的婚戀問題來引導都市青年男女掃除「恐婚」障礙。女主角姚星彤則搖身一變,在片中扮演起了療愈恐婚的「反恐專家」,為觀眾傳遞正能量婚戀觀。  《斐濟愛情》成「反恐寶典」  《斐濟99℃愛情》中,以姚星彤和張佑赫[微博]為首的三對情侶均有不同的恐婚難題,但在前往斐濟的婚前旅行中,他們以用不同的方式跨越了各自的困難,或溫情或浪漫或詼諧,種種形式都體現了勇敢追愛的一面。  戲裡,「龍女郎」姚星彤扮演起了「反恐專家」,不僅為病患解決恐婚心理問題,還運用自己的專業精神幫助好友們收穫愛情。「我覺得兩個人能夠走到婚姻這一步已經實屬不易了,說明兩人心中都有愛,而愛情又是婚姻的基礎,既然基礎打好了,就應該勇敢的邁出下一步。」她形容是該片亦是一部「反恐寶典」,「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於愛情和婚姻都沒有安全感,很多時候,大家不是不愛,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點的勇氣和承擔。但就像戲裡的一句台詞,『即使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們也要做勇敢的盜墓人』,所以當愛情來臨的時候,一定不要因為你的恐懼而錯過它。」  為角色鑽研婚姻心理學  從《十二生肖》里的考古女博士,到《斐濟99℃愛情》里的恐婚療愈專家,姚星彤在戲裡總會挑戰一些有趣的專業。此次,她在片中為案主們解決各種情感雜症,各種心理分析和推斷都能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而在戲外,她也為研究「恐婚症」做了不少功課,不僅閱讀了大量關於婚姻心理學的書籍,連身邊好友也成為她研究的取材對象。  姚星彤說,「恐婚症其實是現在特別普遍的一個現象,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是不太嚮往婚姻的,所以我特別問了一些她們對於愛情和婚姻的想法,也去研究了一些婚姻心理學的知識。有的人是因為經濟問題,有的人因為受過情感的傷害,有的人不願意承擔婚姻的責任等等。但我們的電影想給大家傳遞一些正能量的婚戀觀,就是應該對戀人和自己都更要有信心,多懂得為別人著想一些,包容一些,無論是結婚還是戀愛都需要這樣的養分才能維持。」 >>>

職場心理學: 辦公室的「避免衝突」派

Posted in CH
鄭穎珩 臨床心理學博士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在同一個事情上大家能夠表達不同的觀點,對於一個團隊的效用有很大的關係。 •在心理學的層面上,避免衝突的人通常都是比較沒經驗。 香港上班時間長,對同事的時間,隨時比陪家人的時間多,所以很多人的辦公室政治取態,都是盡量避免直接衝突。但其實,刻意避免衝突,會讓衝突愈來愈明顯,更凸顯公司關係的不平衡。 每個人都希望身邊的人喜歡自己,希望在一個正面的工作環境面。不過,即使你一直跟同事保持正面、友善的關係,亦並不代表你團隊所出現的問題跟你沒有關係。如果你以為不表態就等於在事情上沒有責任,你就錯了。可能你的同事會比較進取,但當你避免一些健康的衝突時,你跟你的同事在這事情上有同樣的責任。 在同一個事情上,大家能夠表達不同的觀點,對於一個團隊的效用,有很大的關係。有了不同的想法,才能夠讓團隊進步,並且建立新的想法。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工作上發現以及緩解可能引致的風險。 可能你會想:「我就是不喜歡衝突。」其實,避免衝突影響的,不止是個人,而是整個公司的運作。我看過有些人因為不想要在工作上面對衝突,憤而離職,更見過有人即使知道所做的事情沒有結果,都不願意跟上司講,只管埋頭苦幹的做,為的就是要逃避衝突。 在心理學的層面上,避免衝突的人,通常都是比較沒經驗,又或是覺得衝突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又或是經驗很淺不懂得怎麼處理,又或是認為有衝突就會讓其他人失望或激怒某些人。 要能夠有效地處理「避免衝突」的性格,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傾向。你本身對於衝突的認知是甚麼?你會常常避免衝突嗎?當你在一個場合,身邊的人對一件事有不同看法,你會跳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嗎? 如果你是「避免衝突」的類型,而你又想作出改變的話,可以試試從一些比較小的事情上跟別人討論。重點是你要盡量對事不對人,不要因為對方所說的一兩個點而覺得自己被攻擊,要盡量利用機會做理性的討論。如果你不想要在一些你比較緊張的議題表達意見,可以先了解基本的問題所在,譬如請對方再解釋一次,好讓你明白多一點。 要記,有衝突不一定是壞事,更何況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專業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並尊重對方,做出理性的討論。強行把衝突壓下,有可能會讓一個公司在士氣上、人事上、產量上以及經濟上產生壞的影響。 當然,我也不是請大家馬上去跟別人有衝突,不過我認為,不要一面倒認為衝突就是錯誤的。很多時我們都是要靠衝突,才能夠更明確的了解一件事。大家不妨試試看! >>>

美國心理學家:紙質書比電子書更具教育功能

Posted in CH
  中國網10月29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10月28日報導,美國著名的兒童暢銷書《大紅狗》在ipad上顯示無疑會有更好的效果,當藍色的火車高速行駛時,只需要點擊一下屏幕就能夠聽到火車「哐啷哐啷」的聲音。  但是,僅憑一部ipad就可以給你的孩子講故事了嗎?還是說,讓你的孩子被一個小型屏幕吸引注意力就足夠了呢?  今年6月,美國兒童研究院建議醫生提醒所有的父母,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應該給他們讀故事聽,而不是簡單地靠一部ipad。  另外,該研究院還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不應該觀看電視節目或者其他屏幕上播放的內容。  如今,閱讀已經逐漸變成了在電子屏幕上簡單的「翻頁」,父母到底應該聽從誰的建議呢?  對此,研究員們表示還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電子書儘管已經流行了一段時間,但仍然不足以通過廣泛深入的調查來確定其對於學習的影響。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僅僅通過電子屏幕來給孩子們講故事,會損害兒童的語言發展。  兒科醫生帕梅拉·高表示,「當你給孩子們讀故事時,你和孩子之間會有很多的互動。你們會一起翻書,會指著那些插圖進行交談。但是如果用電子書的話,這些交流多少會減少一些。」  2013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3歲到5歲的兒童中,看紙質書的孩子在閱讀能力上會優於看電子書的孩子,也許這是因為電子書會使孩子們的注意力不自覺地從故事內容轉移到電子屏幕上。  一位兒科醫院的心理學家茱莉亞·莫里斯表示,「在用電子書給孩子們講故事時,父母會把手放在孩子的手上,然後告訴孩子『等等,不要拿手亂按按鍵,讓我先把故事講完』。」但是,那些用紙質書給孩子們講故事的父母就有更多的機會和孩子們討論故事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這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至關重要。  但是,越來越多的電子書已經不能夠僅僅稱之為書籍了。隨著科技的進步,編輯們往往會在書中添加一些其他的內容。  心理學家卡西·帕賽克說道,「如果書中有很多其他的內容削弱了對話,比如在原本的故事中增加一場比賽或遊戲,那麼這個故事有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電子書的編輯們認為增加故事的互動性能夠更好地訓練孩子們的能力,比如《大紅狗》的叫聲就能夠促進孩子們更好地學習語言。  但是,美國兒童教育協會的凱爾·斯諾並不這麼認為,他表示,電子書會讓父母們逐漸拋棄自己應當承擔的教育責任,「電子書會讓這一代人成為『電子產品的奴隸』,我們並不希望看到父母們說出『我不需要翻頁,也不需要告訴我的孩子這個單詞怎麼讀,因為我的ipad就可以做這些事』。」  然而,如今的父母們很難拋棄自己的電子產品。  克勞迪婭·瑞雷是3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三個孩子均不超過6歲,因此每當她帶著大女兒去學游泳的時候,她需要一樣東西來吸引2歲兒子的注意力。「想要一個2歲的孩子安靜下來太難了,所以我把ipad拿給他,當他盯著屏幕玩遊戲的時候就不會那麼調皮了。對我來說,ipad就是救命稻草。從孩子們一出生,我就給他們讀故事,他們有時候的確會盯著屏幕看,但我並不會因此而自責、」  儘管電子書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但是傳統的紙質書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一些父母表示,紙質書仍然有著電子書無法承載的情感。  艾米·瑞德是一名公關,她有一個4歲的女兒莉莉,「莉莉有一部自己的ipad,她經常會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但是對她而言,沒有什麼比在圖書館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更有意義了。」(實習編譯:黃靜宏) >>>

64警員受傷盡忠職守受敬仰

Posted in CH
  【本報港聞部報道】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許鎮德表示,在過去一個月共有五位警務人員需要向心理服務組求助,並已獲適當輔導;而警隊亦有派出心理學家到前線探訪,警隊高層亦有到前線為同事打氣。  許鎮德表示,在9月26日至今共有64位警員受傷,當中包括63男1女。當中有警員脫骹,亦有人被硬物擊中頭部,造成了長達數吋的疤痕。有部分警員即使受傷仍繼續工作,警隊對此致以敬意。他續說,「佔領」行動以來警方辛勞工作,同時面對示威者挑釁,警隊肯定同事的辛勞,公道自在人心,相信市民會明白警務人員為市民的福祉作出奉獻,不會白費。  警隊肩負重任維護法紀  許鎮德表示,過去三日,警方在旺角非法佔領地區及其他引發的公眾活動中,總共拘捕20人,包括15男5女,年齡介乎17至61歲;涉及罪行包括普通襲擊、刑事毀壞、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拒捕、襲警、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等。他指出,香港警隊作為一支專業的執法隊伍,最不想見到的就是法治基礎受到破壞。若不守法的情況持續下去,那時候,只有不法分子得益,受害的是市民大眾。他續說,警隊在這重要的時刻一直肩負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就是維護法紀,保障公共安全及公共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