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專業有耐心 – 星島日報

四川雅安傷亡慘重的地震後,新華社報道,中國著名心理學專家、原四川教育學院院長楊宗義教授認為,心理危機干預需要時間和過程,尤其是對未成年的學生輔導最為急迫、重要。

楊宗義認為,在地震發生後的3-4周內,中小學生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反應,這些反映包括:恐懼、麻木、否認、悲傷和抑鬱。這些反應如果持續時間過長,不僅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影響,而且還會對學生的性格以及人生觀等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因此,學校、教師、家長以及社會都應形成合力,通過有形(主要是學校、教師、家長)和無形(主要是社會的各個方面)的干預,來使學生渡過心理危機。其中,學校和教師應在地震發生後的3-4周內製定出系統而完善的心理輔導計劃,盡快讓學生們走出陰影,正確地面對未來。

楊宗義表示,災後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從社會層面來說,媒體報導和社會宣傳時,一定要謹慎,不要過於放大。並不是所有的人經歷過大災難之後,都一定會留下心理陰影。事實上大部分人都具有這種自我調節的能力,能夠恢復自己內心的平靜和平衡。對於一些受心理創傷比較嚴重,自我沒有辦法完全恢復的人,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盡量不要讓災難的情景再刺激他們,讓時間洗刷一切悲傷,並在這種平靜中幫助他們走出心靈困境。

其次,參與救助者應該是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有些人滿腔熱情,沒有專業的心理輔導技術和足夠的心理準備,匆匆忙忙地就到第一線去。

結果卻因為無法承受巨大災害帶來的壓力,成了「二次創傷」的受害者,不僅救助不了別人,反而成為需要救助者。因此,做心理干預的人,應該至少具備以下條件:接受過專業的心理危機干預、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夠面對真實的災難場景、血腥環境)、自我心理健康穩定(沒有類似的心理創傷經驗)。

最後,心理危機干預需要時間和過程。根據災難發生之後的時間推移,心理危機干預分為3天、7天、一個月等不同的階段,各個階段有不同的工作和輔導內容。心理治癒絕對不是一蹴可及,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受災者具體的指導和關心,給他們鼓勵,接納並處理他們出現的一些煩躁和反社會的行為,這些都是需要救援者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更多新聞,請閱 《星島日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