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愚牧師:財富能否帶來快樂?


作者:陳若愚牧師

今天,如果你問一位大學生,他唸大學的目的是什麼,有超過75%的機會,他會說:找一份能賺錢的工作,帶來美滿,快樂的人生。事實上,越來越多大學生認為,賺錢是唸大學的首要目的,這是近年心理學研究,調查了數以萬計北美和歐州大學生的一些數據。

究竟財富與快樂是否有必然的關係?萬爾斯教授(David Myers),在綜合分析了一些社會心理研究結果後,將這問題分為三個問題去回答:

1. 問:在富裕國家的人,是否活得較快樂?

答:一般來說:是!富裕國家(如北歐)的人,較中等富裕(如:意大利、法國)和貧窮國家(如:阿根庭)的人,感到滿足和快樂。但也有其他因素影響,比方說,西德的人,平均收入是愛爾蘭人的兩倍,但後者較前者活得更快樂;同樣地,法國人較比利時人富裕,但後者活得更開心;為什麼?原來這與社會政治制度有關。研究顯示,長期享受穩定的民主自由的國家,較之短期、或未能發展民主制度國家的人民,會活得較快樂。

可見,一個國家的經濟富裕,可以幫助人民活得更快樂、但卻不是人民生活得快樂的唯一的、或最重要的原素。社會制度所帶給人的自由、空間、和穩定環境,也非常重要。

2. 問:在同一個國家中,富有的人是否活得較快樂?

答:一般來說,對非常窮的人,金錢確能使他們活得更快樂,因為錢可以供應基本生活所需:衣、食、住、行;這是因為活在貧困中的人,並非生活無憂, 而是常常為生計煩惱,有许多的壓力,沒有喜樂;因此,金錢能使他們得以解困,減少壓力。但是,對於一位年賺五萬美元以上,生活沒有缺乏的人,再多賺五萬,五十萬,或五十億,並不會帶來相應倍増的快樂。在生活所需得滿足之後,再多的收入,不會帶來很多額外的快樂,而且這額外的快樂回報,會逐漸减少!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真正使人滿足快樂的,並非金錢收入多少,而是他對收入是否感到滿足。此外,當人減少對物質的渴求時,他的內心也會有更多的平安和滿足。

至於有人問:髙收入的家庭,是否比低收入家庭,有更多的快樂?答䅁是否定的。一方面,不同經濟水平的人,都可以在不同環境中,享受不同的生活情趣,經歷不同程度的喜樂;此外,無論貧富,在人生中的苦與樂,往往與財富無關,而是與夫妻闋係,工作壓力、皃女問題、對前途的困擾等更有關。

3. 問 :從美國的情況來看:美國人的入息,較三十年前(從購買力看),増加了一倍,但美國人是否比以前更滿足快樂?

答:答案是否定的。美國人對自己今日的經濟狀況感到滿意的,比三十年前為低;反而,今天患憂鬰症的個案倍増,而青少年犯罪率也加倍了。可見,更多的財富並沒有為美國人帶來更多的快樂。這數據使那些希望藉經濟發展來幫助人實現美國夢的政治領袖,大失所望!

聖經的教導

1. 上帝並沒有否定財富的能:它是人管理大地的工具,而全地又是神交託給人去管理的,因此人是金錢(作為地上資源分配的工具)的管家。神要求人忠心理財、善用資源,但不要依靠「無定的錢財」(提前6:17),要單單依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

2. 人要有知足感恩的心,正如保羅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沒有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6:7)。而這知足的心,便是人生快樂重要的秘訣,也是人在不同環境中要學習和操練的課(腓4:11-13)。

3. 不要貪財:所謂貪財的人,並非單指那些為財而作奸犯科者,乃是指那些愛錢財(love of money),為追求財富而不肯捨己跟隨耶穌,以賺錢為人生目標的人(如太19:16-22 少年的官),因為錢財成了他的偶像,取代上帝。

4. 學習更多分享你的財富:奉獻金錢予福音聖工、幫助有缺乏的人,不單是積財在天,更是對耶穌十架捨身分享的回應,更是將那我們暫管的無定錢財,化作有永恆價值的天國投資,何樂而不為?(參太6:19-21;林後9:6-15;提後6:18,19)

本文轉載自陳若愚牧師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anyeukyue),獲准使用

作者簡介
資深神學教育工作者,現專事寫作,並於神學院客座講授神學及聖經課程。

其他文章:
「快樂人生」專題一: 基督徒應否追求「快樂」?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