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處處聞:政治陰謀說 無助良性政治議論

策劃、編譯■李威撰、謝雯伃

2011年美國《紐約時報》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曾進行民意調查,發現即使夏威夷州的官員出面證明歐巴馬出生於檀香山,且歐巴馬的出生證明也已公諸於世,但仍有45%的美國民眾認為歐巴馬不是出生於美國,相信者僅占33%。年底總統大選之日逼近,美國很可能再度出現其它類似的政治陰謀論調,《紐約時報》曾對此進行討論,解釋陰謀論在美國大行其道的背後原因。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出生證明,圖攝於2011年4月27日。(圖文/路透)

打擊政敵 製造「排他」情緒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心理學與政治學榮譽教授西爾斯(David O. Sears)以兩份結果相似的全國性調查為根據,在研究後發現,主導美國選舉勝負的關鍵因素除了政黨認同之外,種族問題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種族問題以「種族怨恨」的面貌出現,將不滿的情緒發洩至非我族類的群體,黑人的需求及工作態度都成為批評的對象。這種對特定族群的不滿,對選票的流向具有引導作用。

威都斯塔州立大學(Valdosta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拉普蘭特(James T. LaPlant)進一步解釋,歐巴馬的黑人身分、出生地點及信仰問題(被懷疑是穆斯林)之所以成為炒作話題,是意有所指地要將歐巴馬排除為「他者」。

拉普蘭特表示,自開國以來,美國政客就經常利用陰謀論來攻訐彼此,意圖將對方貶抑為「他者」、「外來的」或「不屬於我們」。譬如,革命時期的共濟會與光明會就擔憂,不懷好意的歐洲在幕後影響革命。

在20世紀,美國亦出現所謂的「紅色恐慌」,如1920年代對布爾什維克暴力革命的恐懼,以及19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指控許多政治人物、軍方人員或平民百姓是外國共產黨派來的間諜。

亂世出陰謀 證據未必真

拉普蘭特表示,充滿恐懼與焦慮的時代特別容易出現陰謀論。就像謠傳歐巴馬不是美國出生,或可能是穆斯林,反映的是民眾對經濟的憂慮,以及出生地陰謀論者(birther)對美國日益紛雜的人口組成感到擔憂。

拉普蘭特認為,當世界愈趨複雜且變得難以理解時,陰謀論提供一種舒適方便的觀點。陰謀論之所以方便,是因為他們可以拒絕相信媒體與專家,而證據出現時,他們可以說證據是變造的。如西爾斯所說,即使出生證明擺在眼前,但懷疑的民眾仍堅持偽造的可能性,而美國的確也充斥著偽造證件,像是假的學生證與非法移民的社會安全碼。

理性無用 情感決定立場

拉特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伊格勒頓公共利益民意中心主任雷拉斯克(David P. Redlawsk)解釋,民眾並非因為資訊不足而盲信陰謀;相反的,他們接受大量資訊,只是聚焦的問題點不同。就出生地爭議來說,持陰謀論觀點的民眾會以層出不窮的方式來質疑出生證明的真實性。

雷拉斯克表示,這就是政治心理學家所說的「動機性推論」(motivated reasoning),即某A原本不喜歡B,當A得知某些應該可對B產生好感的正面訊息時,反而變得更加厭惡B。

雷拉斯克藉動機性推論來解釋情感優先於證據,使證據淪為輔佐感覺的工具。他指出,當接收的新資訊與既有的認知與情感發生矛盾時,接收者會設法提出反駁,或質疑資訊的可信性,藉此消除衝突而繼續沉緬在原先的信念之中。

喜陰謀論者日益眾多

著有《陰謀論:美國文化中的秘密與權力》(Conspiracy Theories: Secrecy and Power in American Culture)一書的佛羅里達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芬斯特(Mark Fenster)認為,政治陰謀論並非良性政治爭論,一但拋出就難以應付。

許多學者都同意,證據與事實不足以推翻陰謀論,對被攻擊的一方來說,提出更多的證據未必能獲得澄清效果。此外,被攻擊的對象或許可選擇不打泥巴仗而沉默以對,但窮追猛打的對手不僅能鞏固既有選票,還能吸收期待回應的中間選民。

對陰謀論有深入研究的雪城大學政治學榮譽教授巴昆(Michael Barkun)指出,《X檔案》或《天使與魔鬼》等作品,多少都反映及加深美國文化對陰謀論的喜愛,它們不單單只是發揮娛樂性作用,甚至影響愈來愈多人的世界觀,改以陰謀論的角度來理解事務。

網路媒體 助意見趨向極化

從陰謀論的觀點出發,事件的發生不非出於偶然,而是有幕後黑手在操控。相信陰謀與秘密知識的存在,在美國已有悠久歷史,不同之處僅在於陰謀論的傳播方式。

巴昆認為陰謀論在2、30年前的美國很難發揮巨大的影響力,理由在於當時的媒體尚未如此發達。即便是1990年代中期以前,報紙、電視及廣播等媒體都有守門人負責過濾資訊內容。但網路的出現,閱聽人開始接收大量未經處理及過濾的訊息。

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心理學教授迪方佐(Nicholas DiFonzo)曾做過研究,他將共和黨的支持者與民主黨的支持者區隔開來,並各自討論對方政黨的負面流言,如「共和黨支持者教育程度較低」或「民主黨支持者不喜歡做慈善」等。結果發現,在意見相投的群眾之間,謠言會朝更加極端的方向發展;而當立場不同的兩群人聚在一起時,情況便獲得改善。

迪方佐表示,謠言不代表不講求證據,根本問題在於他們相信哪些證據來源。無論美國人在政治光譜上的立場為何,都傾向於相信與自己同陣營的媒體。

迪方佐也指出網路媒體的影響。在政治立場傾向保守派的部落格中,對外連結清一色都是保守派的部落格,自由派部落格反之亦然。因此,網路促成意見的極化發展,而極化的政治意見環境正好適合謠言的生成。(整理自《紐約時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