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擁有光明的未來

隨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類證券和期權類產品的豐富和交易量的大增,華爾街已別無選擇,不用這些模型,不使用電腦運算這些公式,他們便會陷於困境,自招風險。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市場暴跌,量化投資的算法交易也起到了同樣的壞作用。此外,始於2007年的金融危機中,量化投資也未能幸免。時過境遷,2011年,量化基金再次表現優異。

稍微接觸到資本市場的人,大都聽說過基本面投資和價值投資,而對於這方面的天才人物“股神”巴菲特,更是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以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見長,擅長挖掘企業的內在價值,一旦買入便長期持有,持續獲得穩定高額收益,為股東創造了豐厚利潤,無人能及。

相比之下,與價值投資同等重要的量化投資——即借助數學、物理學、幾何學、心理學甚至仿生學的知識,通過建立模型,進行估值、擇時及選股,則沒有那么幸運——在大多數人眼里,量化投資是一個神秘的領域,深不可測,玄奧無比,令人望而卻步。世人皆知巴菲特,而對於號稱最能賺錢的基金經理人、在20年的時間里創造了年均凈回報率高達35%驚人傳奇的量化投資大師西蒙斯,卻只能成為少數人的專屬。

量化投資看似神秘,但并不古老。它從70年代開始逐漸興起,90年代才大行其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量化投資有其誕生的特定土壤,需要一系列的條件方能破土而出,這些條件其實相當苛刻。

很難想象,量化投資技術并非發端於華爾街,而是肇始於學術象牙塔里的少數“怪才”,他們長期不被正統的經濟學所接受,甚至遭到排斥,因此處境艱難。1952年3月發表“投資組合選擇”論文、提出現代財務和投資理論最著名洞見的馬克維茨,以該理論參加博士答辯,竟然戰戰兢兢差點未獲通過。1990年10月,這些人中有三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當時局外人很少有人清楚為什么他們能夠得此殊榮;而三人中的其中一位則將他們的獲獎比作“芝加哥業余球隊贏得了世界杯”。

但是,沒有來自象牙塔的現代金融理論,便沒有量化投資的興起。馬克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提出了風險報酬和效率邊界概念,并據此建立了模型,成為奠基之作。托賓隨后提出了分離理論,但仍需要利用馬克維茨的系統執行高難度的運算。夏普1963年1月提出了“投資組合的簡化模型”,一般稱為“單一指數模型”。馬克維茨模型費時33分鐘的計算,簡化模型只用30秒,并因節省了電腦內存,可以處理相對前者8倍以上的標的證券。1964年,夏普又發展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這是他最重要的突破,不僅可以作為預測風險和預期回報的工具,還可以衡量投資組合的績效,以及衍生出在指數型基金、企業財務和企業投資、市場行為和資產評價等多領域的應用和理論創新。1976年,羅斯在CAPM的基礎上,提出“套利定價理論”(APT),提供一個方法評估影響股價變化的多種經濟因素。布萊克和斯克爾斯提出了“期權定價理論”。莫頓則發明了“跨期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以上僅舉鼎鼎大名的幾例,現在業內人士都耳熟能詳了。其實還有很多人在此領域也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有趣的是,不少人最初并非經濟學家,如巴契里耶和布萊克原先是數學家,夏普則從事醫學,奧斯伯恩為天文學家,沃金與坎德爾是統計學家,而特雷諾則是數學家兼物理學家。他們轉行都是被金融市場研究所深深吸引,沉迷於其中的無窮魅力。

然而,僅有現代投資理論的建立,及各類模型的完善與推陳出新,并不會直接催生出量化投資,它還需要其他幾個重要前提條件,比如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占據主導,電腦技術足夠發達,以及傳統華爾街投資家的傲慢被市場擊潰轉而被迫接受新的投資理念。

量化投資不會出現在個人投資者為主的時代。個人投資者既缺乏閑暇的時間,也普遍無此能力。隨著退休基金和共同基金資產的大幅增加,它們成為市場上的主要機構投資者,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投資操作。管理大規模資產,需要新的運作方式和金融創新技術,同時專業的投資管理人也有能力和精力專注地研究、運用這些技術。

沒有發達的電腦技術,量化投資也將成為無源之水,無米之炊。在電腦革命發生前,根本無法根據上述模型進行運算。1961年,與馬克維茨共同獲得1990年諾貝爾獎的夏普曾說,當時即使是用IBM最好的商用電腦,解出含有100只證券的問題也需要33分鐘。當今,面對數不勝數的證券產品,以及龐大的成交量,缺了先進電腦的運算速度和容量,許多復雜的證券定價甚至不可能完成。

量化投資在不經歷市場的崩盤,傲慢投資者的自信未被摧毀之前,不會盛行。比較早的時候,華爾街對學術界把投資管理的藝術,轉化成通篇晦澀難懂的數學方程式一直持有敵意。他們認為,投資管理需要天賦、直覺以及獨特的駕馭市場的能力,基金經理可以獨力打敗市場,而無需依靠那些缺乏靈魂、怪異的數學符號和縹緲虛幻的模型。在美國,70年代初期表現最佳的基金經理人從未聽過貝塔值,并認為那些擁有數學和電腦背景的學者只是一群騙子。1973~1974年美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全面崩盤,明星基金經理人煙消云散,財富縮水堪比30年代大蕭條。當時,頗有先見的投資顧問兼作家彼得·伯恩斯坦認為,必須采用更好的方法管理投資組合,并創辦了《投資組合》雜志,一出刊便獲得成功。此后,隨著80年代以來各類證券和期權類產品的豐富和交易量的大增,華爾街已別無選擇,不用這些模型,不使用電腦運算這些公式,他們便會陷於困境,自招風險。

量化投資光彩炫目,但也具有魔鬼般的力量。它時而風光無限,但也常常墜入深淵。1987年10月大股災,黑色星期一,當天股市和期貨成交量高達令人吃驚的410億美元,價值瞬間縮水6000億美元。很多股份直接通過電腦而不是經由交易所交易。一些采用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公司,在電腦模式的驅使下,不問價格機械賣出股票。很多交易員清楚這些投資組合會有大單賣出,寧愿走在前面爭相出逃,加劇了恐慌。針對整個投資組合而非單個證券,機械式的交易,電腦的自動操作,使得這種量化投資出現助跌之效,大量的空單在瞬間涌出,將市場徹底砸垮。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市場暴跌,量化投資的算法交易也起到了同樣的壞作用。也是在此次亞洲金融危機中,著名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這家來自學術象牙塔的怪才充斥、主要運用量化投資技術的對沖基金,曾經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無往不利,但偏偏遭遇俄羅斯國債違約這一小概率事件,陷入破產之境,迫使美聯儲集華爾街諸多投資銀行之力,加以救助。此外,始於2007年的金融危機中,量化投資也未能幸免。

雖然麻煩不斷,但量化投資依然必要且有效。要知道,在本次金融危機發生前,量化基金的表現連續8年超過其他投資方式。當然,挫折也會帶來量化投資技術的更新和完善,比如在模型中設定新的變量,尤其是加入以往并未包含的宏觀經濟參數。時過境遷,2011年,量化基金再次表現優異。雖然量化投資能否就此再度復興仍屬未知,但由本文先前的討論,漫漫歷史長河,此一趨勢已不可逆轉,量化投資依然擁有光明的未來。

德意志銀行的董事總經理、全球量化投資主管羅崟先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奪得全球最權威的《機構投資者》期刊2011年美國和歐洲量化分析第一名的佳績。在華爾街40余年排名史上,罕有華人獲此殊榮。《金融時報》慧眼識金,就此專門做了訪談,并囑我就量化投資寫篇評論。我欣然命筆,并借此祝愿量化投資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能夠早日生根。

(本文作者為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