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本地震心理援助志願者:災後一周年謹防心理余震

專訪:災後一周年謹防“心理余震”

——訪日本地震心理援助志願者小俁和義教授

    新華網東京3月8日電(記者 李雪笛)“地震過去快一年了,災民們為了恢復自己的正常生活也努力了近一年。這個時候,許多災民很容易出現生理和心理的疲勞感,甚至有人會想到自殺。所以我在思考,怎樣才能堅定他們活下去的信念,重拾開朗和樂觀,”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心理學教授小俁和義告訴新華社記者。

    小俁是一名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心理醫生。去年3月份,當他帶領心理救助團隊第一次來到地震和海嘯重災區——宮城縣的登米市和南三陸町時,災民的心理危機超乎他的想象——許多幸存者患上“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症狀包括憂鬱、自閉、失眠,並不斷回想災難發生時的恐怖景象,在悲傷中難以自拔,甚至會導致一些極端情況的發生。

    地震導致災民生活環境和家庭結構劇烈變化,受傷最大的還是孩子。有些地震孤兒,不得不借宿在他人家中,會因難以適應新環境而感到沒有安全感。小俁說,不少孩子在地震後變得暴躁易怒,正常玩耍的時候會忽然莫名驚慌,或者在睡夢中尖叫。像地震海嘯這麼可怕的災難,成年人都難以承受,更何況孩子。如果不能及時疏導,這會影響孩子一生。

    小俁說,他和團隊在災區最大的成果是為災民建立了可以聊天談心的茶室和咖啡廳。他說,經歷了重大變故後,人們傾訴和交流的願望很強烈,但地震海嘯打破了災民的社交圈,有話憋在心裏,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茶室和咖啡廳為災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可以有效緩解心理壓力。“我第二次去災區和災民聊天的時候就能明顯感覺到他們更願意吐露心聲了,這就是改善的標志,”小俁說。

    小俁告訴記者,一年來,災難的傷痛有所緩解,災民的生活也慢慢走上正軌,但遠沒有達到震前水平,如果此時災民感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對未來的擔憂和不安便會佔上風,災區心理危機可能出現反彈。現階段,志願者要慢慢把茶室和咖啡廳這些工作移交給當地災民承擔,讓他們通過工作和幫助他人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恢復對生活的信心,並把積極的信號傳遞給所有人,在災區內部形成良性循環。

    小俁說,他準備擠出時間,4月初再去災區看看,“讓災區的朋友知道,我們從未忘記他們”。

    “人和人是聯係在一起的,沒有人可以孤身一人。我們應該考慮對方的心情,互相支持,互相幫助,能與朋友相識相知是人生的財富。”這是小俁上次從災區回來後,在自己本子上寫下的一段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