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 5即將登場,全球果粉引頸以待,準備衝入蘋果店搶購。目前蘋果在產品上與三星鬥得難分難解,惟其客戶服務仍穩佔市場龍頭。早前流出蘋果「天才吧」(Genius Bar)員工手冊,內容涵蓋心理學及「語言藝術」,教員工與顧客玩「心理戰」。
每間Apple Store均設「天才吧」,為顧客提供使用建議與技術支援。外國科技網站Gizmodo日前披露一本蘋果「天才」訓練手冊Genius Training Student Workbook,內容教授員工掌握客人情緒,盡量令他們開心,一步步引誘客人掏出荷包。
入門課:誘客自覺需要
蘋果的銷售過程為5字訣「APPLE」:Approach(接近)、Probe(試探)、Present(介紹)、Listen(聆聽)及End(結束)。簡單而言,「天才」會先令客人講述自己的需要,然後提供建議,再引導客人說出自己需要購買蘋果產品的結論。
基本課:表現感同身受
員工們被要求以「同理心」待客,需以感同身受的口吻向客人推銷,例如客人說蘋果產品太貴,員工須回應:「我能夠理解你的想法,其實我也曾覺得有點貴,但後來發現它的內置軟件和功能,其實是值得的。」
無論客人嫌產品不好用,還是抱怨等候太久,員工都會感同身受地表示明白客人想法,但最後的結論都是「蘋果永遠是最好的」。即使客人投訴產品壞了,員工只會「表示遺憾」,因為手冊要求員工永不就產品及服務向客人道歉。
進階課:化身行為學家
美劇《Lie To Me》主角以分析他人的肢體語言和微表情,來判斷對方是否在說謊。蘋果員工仿如上演真人版,被訓練成行為心理學專家,對客人的動作見微知著,並作出相應反應。如客人揉鼻子,表示他對員工所說有所懷疑;若果客人歪着頭,表示他仍在評價中;如果客人逐漸靠近,表示「接受」,員工可以安心繼續和客人交談。(見表)
終極課:字眼正面溫和
有些說話是員工們「不能說的秘密」,「天才」須以較正面及溫和的字眼形容產品,因此永不會說蘋果產品系統崩潰(crash)或「hang機」,而會說意外退出(unexpectedly quits)或停止回應(stops responding);亦不會承認系統有漏洞(bug),那是狀況(condition)有問題;而蘋果產品永遠不會過熱,頂多是「溫暖」。
《The Apple Experience》(蘋果的經驗)作者Carmine Gallo表示,他第一次帶兩名女兒到加州一間Apple Store時,店員先向他的女兒「埋手」,鼓勵她們玩iPad的迪士尼公主填色遊戲,結果女兒們樂而忘返,每次經過都想入店。
Gallo分析,蘋果先由小孩着手,是因為較容易鼓勵他們接觸產品,從而感受到產品帶來的樂趣。
Apple Store銷售額強勁,成為美國去年銷售額最高的零售店,比第二位的飾品店Tiffany,金額高近一倍。以零售店面積計,蘋果門市每平方呎年賺5,647美元(約43,795港元),為其他電器零售店如Best Buy及Costco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