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為了自己「希望在路上」

癌症患者必須要做哪些事保持心理健康?綜合許多心理學研究,我認為當人們經歷癌症時,有五項有助於因應癌症的原則,分別是希望的要素、望向不同的觀點、在兩極中擺盪、尋求路途上的夥伴及回憶上一次的成功經驗,簡稱為「希、望、在、路、上」,剛好是癌症希望基金會拍攝的紀錄片名。

》希望的要素:

希望並不是盲目地說「放心,一定會好起來的!」、「不要想那麼多,你要正向樂觀,抱持希望啊!」。提出「希望理論」的心理學家Charles R. Synder提到希望包含三大要素:良好目標、路徑和動機。

此處的良好目標並不是正確,而是指目標要合理且具體可達成,良好的目標才可以產生邁向目標的途徑,也讓人有動機想要去完成目標,進而產生希望感。

例如:如果病友的目標放在「我不要得癌症」,那這個目標就不是良好目標,因為無法達成(已經生病了),所以也不會有完成目標的途徑,更不會有動機想要完成。

但是如果目標是放在「我還想要維持某些生病前的生活樂趣」,就是一個可達成的目標,就可以開始思考完成目標的途徑,有哪些自己有興趣的活動沒有受到生病限制;或雖然受到生病的限制,可以調整從事這個興趣的強度或方式?可以培養新的興趣嗎?而目標及路徑的困難度,也多少著影響達成目標的動機;反過來說,若能夠加強自己的動機,相信自己可以達成目標,也就能增進希望感。

》望向不同的觀點:

遇到困難時,可以嘗試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待目前的處境,往往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心境,這也是心理學家常常講的「重新架構」。

新的觀點不代表一定要「正向」,有的時候中性(不負向但是也不算正向)的新觀點反而有鬆動負向信念、減輕心理痛苦的效果。因為面對癌症帶來的苦難時,感到擔心、害怕、憂慮、生氣等情緒感受都是正常的,這時要馬上扭轉病友趕快樂觀振作起來,反而可能會有點壓力。

舉例來說,當病友抱怨「怎麼辦?這個病會不會好?我還能不能看到孩子長大?」,正向的觀點大概是一般人常會給的建議或勸告「就是這樣,你才要更珍惜和孩子的相處啊!沒生病的時候可能還不會想到這些呢!」、「你不要想這麼多,擔心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為何不快樂過一天呢?」

如果病友願意聽進去當然很好,但如果聽不進去,或許可以先看到比較中性的觀點「不管有沒有生病,本來就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看到孩子長大啊?」。

》在兩極中擺盪:

人的情緒本來就會有高低起伏,病友或家屬們面對癌症的狀態可能也會來來回回。過去研究發現,人們在面對生命困境時,會處於一種「二擇一的架構」:失落導向因應、恢復導向因應,並且在這兩端之間擺盪,心理學家稱之為雙軌模式(如下圖),採取壓力源、壓力因應的觀點來看面對癌症的疾病適應過程,認為在罹癌的過程中有兩大類壓力源:失落導向意指個人專注在處理或經歷癌症經驗本身,尤其是與心理情緒有關的部分,像是悲傷失落的感覺、不能接受「我不敢相信是我,好沒真實感!」、擔心害怕憂慮或反覆想到預後「這個病會不會好?我會不會復發?」這些內在經驗都讓人感到壓力且需要花力氣因應。

而恢復導向則是要面對次級的失落和壓力源,關注在需要處理什麼以及如何處理,像是如何適應生病或治療副作用的情境(如:調養身體、工作或學業、生活瑣事),這些也都要需要個人努力因應。而擺盪則是要強調動態的歷程(dynamic process),病人或家屬是在上述兩種導向中來回反覆,面對失落端的壓力可能會對抗或逃避,面對恢復端的壓力亦然。

所以癌症病人要提醒自己,在這兩端之間擺盪是正常的(雖然社會上常常期待病人要快點走到復原導向),有的時候我們能夠把心力放在盡量維持過去的正常生活,但有的時候我們就是需要讓自己好好難過一下。

》路途上的夥伴:

每個病友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夥伴,可能是自己原本的人際網絡,如:親戚、家人、同學或朋友;也可能是生病之後拓展的社會支持,像是照護自己的醫護團隊人員、癌症相關組織(如: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甚至生病之後認識的其他病友(如:08愛俱樂部、大腸經俱樂部…等病友會)。

一路上有不同的夥伴陪著,或許有人可以提供實質幫助,有人可以陪著我們一起玩樂,也有人可以靜靜聽著我們分享淚水和悲傷,這些都能夠讓我們在抗癌路上走得更遠和更順利。

》上次的成功經驗:

綜上所述,不管是掌握提升希望感的要素、望向不同的新觀點以調整心境、允許自己在兩極中擺盪、與路途上的夥伴維持著良好聯繫,這些原則不一定每次都能做到。但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不妨記住最後一個原則:上次的成功經驗,我們過去一定曾經達成或曾經接近過,我們是怎麼辦到的?回想自己有哪些內外在資源可以幫助自己:怎麼讓自己重燃希望?面對同樣的處境如何發掘新的觀點?上次是怎麼接納自己在悲傷中停留或怎麼開始振作自己?如何尋找夥伴並與之維繫?很多時候,問題的解決之道就在自己身上,而上一次的成功經驗往往是最好的老師。

最後,讓我們一起再複習一次,當人們經歷癌症時,五項有助於因應癌症的原則:「希、望、在、路、上」

作者:葉北辰,基隆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諮商心理師、北區淋巴愛俱樂部創會會長

本文刊登於癌症希望基金會,授權康健雜誌使用。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