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實 善惡有報具有心理學依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萬物間的本質是能量,一切都是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大衛·R.霍金斯花了30多年時間,研究發現了有關人類所有意識的能級水準等級。他的研究成果都記載在名為《 Power vs. Force的書裏,揭示了“善惡”的背後真有其科學根據!這與中國近日《善惡有報具有心理學依據》的報導是一致的。

報導稱,張阿姨年前大掃除時慌亂之中在廚房打死了一只壁虎,年後檢查患了良性腦瘤,本來就信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張阿姨,就更加深信自己是招了報應,不管兒女們怎麼相勸,還是整天神情恍惚,心情煩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晚上還經常被噩夢驚醒。

其實大家都明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確實能夠看到它的“應驗”,也就是說,壞人最終得到了報應,而好人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於是很多人,尤其是像張阿姨一樣的老年人就更加篤信這種說法,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些不幸的事情,便跟報應之說聯繫在一起。那麼是否真的是冥冥之中超自然的力量顯靈了?果真如此,超自然的力量又在哪里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種超自然的力量存在於一個人的心裏。它是一個人的良心、是一個人人格的組成部分,“信則靈,不信則不靈”就是這個道理。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如果心懷善意,那麼必將多有善行,這類人往往家庭和睦、事業順利、人際關係和諧,他也必定很少與人發生矛盾和衝突,很少碰到不順心的事,即便碰上不順心的事,也會比較容易得到親人和朋友的支持,即心理學上所說的社會支持,因此他的心理也會經常處於一個平和、安寧的狀態。而這種心態又有利於他處理生活中的諸多不順心之事,從而進入一個良性迴圈之中。

從個體的角度來看,一個常有善行的人,由於做了善事,往往會有一種價值感、成就感,即我是有用的,社會是需要我的,他人是需要我的。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個人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被別人需要的感覺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感覺會使個體的自信心增強、進而提高一個人的自尊,通過自己的善行把自己也歸到好人這類群體中,同時也滿足了歸屬與愛的需要。這些高層次需要的滿足會使個體經常處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他們也往往是心理健康的。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心身合一,這一理論已經得到了證實,即心理和身體是相互影響的。保持心態的平和會有利於多種心身疾病的治療和防禦。我們在電影裏經常會看到某某人一氣之下命喪黃泉,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現象。高血壓、冠心病就是一類典型的心身疾病。一個人經常處在緊張焦慮的狀態,他的心血管系統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如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重等。

“試想,一個常做壞事的人,勢必經常處在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下,罹患心身疾病的可能性將遠遠大於不做壞事或常做好事之人。常做壞事,身心處在緊張的狀態中,久而久之,報應就出現了。”讀到這裏,你也許會說“既然這樣,我做了壞事不緊張焦慮,不就沒事了嗎?”“沒這麼簡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後邊還有一句叫做“不是不報,時機未到”,這也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如果一個人常做壞事,這肯定是他壞的本性決定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心理學上也稱為人格。一個人的人格是很穩定的,它指的是一種固有的穩定的認知、行為和情感模式,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一個壞人他肯定不只會做一件壞事,他想改都很難改正過來,更何況他根本就不覺得他做的壞事是不對的。打個比方說,一個人對社會充滿敵意,覺得這世界上沒什麼好人,別人對他好,他會心想“他幹嗎要對我這麼好呀?肯定是看上我什麼了,說不定看上我有錢了,不行,我得跟他保持距離。”可想而知,帶著這種心態跟別人交往的人是不可能有知心朋友的,很多人會不願意靠近這樣的人,這進一步強化了他的假設,“看吧,這個社會上就沒什麼好人”,扭曲的心反而會更加感覺到孤單。常做壞事的人,總有一天會因為自己做的壞事而嘗到惡果的。所以沒有什麼超自然的力量,是他自己主宰了他自己的命運。對於好人,也一樣。

在醫學上有一種人格障礙叫做偏執型人格障礙,這類人總是懷疑別人利用、損害或欺騙自己。實際上,如果你觀察這類人,他們也總是在利用、損害或欺騙別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投射。他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這是別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想法。並且會按照自己的這種假設去跟周圍的人交往。小A就是這樣一種人,他對周圍人充滿了敵意,總是試圖利用、損害和欺騙別人,導致他的同事都不願意和他打交道,更不要談交朋友了。如此一來使得小A更加堅定地認為他的感覺是對的,不僅沒有意識到他的問題,反而越走越偏,結果導致他在事業上處處碰釘子。通過深入的談話,醫生瞭解到,原來,小A從小就沒了母親,父親一個人把他帶大,但是由於要賺錢養家,基本上沒有時間照顧他,而且父親脾氣也不好,從他記事起,父親就經常打他。獨特的家庭經歷使小A對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戒備,但是似乎只有這樣,幼小的他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所以從表面上看,小A很可恨,實際上他也很可憐。

我們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小A例子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其實也是有心理學根據的,我們的古人很聰明地觀察到了這個現象,但是其心理學根據還是鮮為人知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