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關注點有差異研究:智商越高越關注小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8月7日報導,心理學家發現智商不同對事物的關注點有所不同。智商越高的人越關注小事,智商低的人主要關注重大的、大容量的、規模化的資訊。例如,聰明人關注到大象鼻子上的蒼蠅,但是對大象本身只是一掃而過。

據網易報導,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在一系列實驗之後得出這一不可思議的結論。智商80--140的志願者被要求觀看錄影帶,錄影帶中黑白物體走來走去,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而且最大的物體閃現在視野的中央,記住他們的位置是最簡單的,而小物體聚集在角落,甚至只在影片背景中。學者透過電腦上專門的儀器檢測志願者眼睛隨物體運動轉動的情況。

實驗發現,越聰明的試驗對象越擅長追蹤小物件,而低智商的人更快地發現大物體。研究負責人杜傑·塔迪尼教授解釋,高智商幫助大腦更好地過濾資訊,因此聰明人通常更關注小物體,在某些情況下,這種『點』式觀察世界的特性大有裨益。比如,當在擁擠的地方,辦公室或者網吧,需要專注於電腦前的工作,或者有助於尋找宇宙的微觀粒子──大型強子對撞機下的希格斯玻色子。因此,高智商的人是對小事兒『斤斤計較』的魔鬼。

當然,聚精會神的腦力發達者也有缺陷。不善於觀察『大象』導致這些人經常變得不適應日常生活習慣。難怪許多電影裡經常出現瘋狂教授的形象──不修邊幅的打扮、蓬亂的頭髮、住在亂糟糟的房子裡。從歷史檔案中,我們看到許多天才們非常著名的令人嘆為觀止的對小事的『漫不經心』。比如,法國哲學家狄德羅忘記了日月年和親人的名字。而著名的物理學家安培某日離開家門時,在門上寫了一個便條『安培晚上才會在家』,但是他那天白天就回來了,看了自己門上的便條,離開了,因為他忘了自己就是安培!

著名的例子是牛頓,他想要煮雞蛋,於是取下了錶,看了下時間,但是兩分鐘之後發現手裡還拿著蛋,而手錶已經在鍋裡煮著了。當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書寫自己的著作,他完全專注於思考,甚至忘記了穿衣吃飯。愛因斯坦和朋友見面時,心不在焉地說道:『晚上再來吧,我和史汀森教授有約』。他的朋友困惑地反駁道:『但我就是史汀森啊!』愛因斯坦回答:『說什麼都沒有用,反正晚上再來就是了!』

俄羅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某天在自家的客廳與友人聊了整晚,突然站起來拿起自己的帽子,急急忙忙地與友人道別,喃喃說道:『我在您這兒坐了一晚上,該回家了!』因此,天才需要忠實的助手,能夠及時注意到『大象』,不使天才的才能毀於小事。

想知道你的交談者是否專心聽你說話嗎?那就問他這樣的問題:『摩西上方舟時每種動物各帶了多少?』如果你的交談者回答你一雙,說明他聽你說話時心不在焉。因為錯誤並不在於被拯救的動物數量,而在於方舟的建造者,是諾亞建造了方舟。動物登上方舟給人們營造了《聖經》的文化背景,而摩西也出現在這個背景中,心不在焉的交談者理所當然地沒有發現這個錯誤。發覺這個問題有問題的人太少了,因而有人將此稱為『摩西錯覺』。

科學家聲稱,如今越來越多的受訪者對這個問題立即做出不正確的回答。其實只要認真思考一下,就能想到這和聖經中的名字是不匹配的。心不在焉並不是高智商的人的特質。科學家為那些被指責在談話中經常不適當地胡說八道的人辯解,那不是蠢,只是不經心。格拉斯哥大學的哈特穆特教授認為,『一隻耳朵』聽的習慣其實是保護性的反應,許多人看起來不專心在聽,事實上是在保護自己的大腦,免於過度負荷。

科學家解釋,在這個全球化的資訊時代,大腦不可能處理所有資訊,這些資訊從四面八方向我們湧來──全球網、電視、廣播、短消息、海報等等。如果我們對每一個接收到的資訊都認真整理,那我們很快就會瘋掉。因此,今天,心理學家注意到,為了使自己遠離不必要的資訊,大腦開始節省資源。我們甚至開始心不在焉地聽親近的人講話,從他們的談話中提煉出關鍵資訊,因此經常回答地驢頭不對馬嘴,尤其是那些伏在電腦面前工作的人尤其心不在焉,這些人不僅要一邊讀取電腦上的資訊,一邊還得豎著耳朵聽著辦公室四面八方的談話。

關鍵字:
科學
新知
關注
差異
研究
智商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