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我們將迎來第17個世界讀書日。 1616年的這一天,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和秘魯文學家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相繼辭世。為紀念歷史上對人類社會與文化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鼓勵更多人閱讀和寫作,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
本版摘錄部分文化名家的讀書心得,品味書香,予人啟思。
蔡元培:我讀書的兩大短處
我自十余歲起,就開始讀書,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中間除大病或其他特別原因外,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然而我也沒有什麼成就,這是讀書不得法的緣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寫出來,可以為前車之鑒。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專心。我初讀書的時候,讀的都是舊書,不外乎考據辭章兩類。我的嗜好,在考據方面,是偏于訓詁及哲理的,對于典章名物,是不大耐煩的;在辭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對于駢文及詩詞,是不大熱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為恥,種種都讀,並且算學書也讀,醫學書也讀,都沒有讀通。所以我曾經想編一部說文聲係義證,又想編一本公羊春秋大義,都沒有成書。所為文辭,不但駢文詩詞,沒有一首可存的,就是散文也太平凡了。
到了四十歲以後我始學德文,後來又學法文,我都沒有好好兒做那記生字練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剝看書,所以至今不能寫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說。在德國進大學聽講以後,哲學史、文學史、文明史、心理學、美學、美術史、民族學統統去聽,那時候這幾類的參考書,也就亂讀起來了。後來雖勉自收縮,以美學與美術史為主,輔以民族學,然而他類的書終不能割愛,所以想譯一本美學,想編一部比較的民族學,也都沒有成書。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動筆。我讀書,本來抱一種利己主義,就是書裏面的短處,我不大去搜尋它,我正注意于我所認為有用的或可愛的材料。這本來不算壞,但是我的壞處,就是我雖讀的時候注意于這幾點,但往往為速讀起見,無暇把這幾點摘抄出來,或在書上做一點特別的記號,若是有時候想起來,除了德文書檢目特詳,尚易檢尋外,其他的書,幾乎不容易尋到了。
我國現雖有人編“索引”、“引得”等等,專門的辭典也逐漸增加,尋檢自然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點,普通的檢目,斷不能如自己記別的方便。我嘗見胡適之先生有一個時期,出門時常常攜一兩本線裝書,在舟車上或其他忙裏偷閒時翻閱,見到有用的材料,就折角或以鉛筆作記號。我想他回家後或者尚有摘抄的手續。我記得有一部筆記,說王漁洋讀書時,遇有新雋的典故或詞句,就用紙條抄出,貼在書齋壁上,時時覽讀,熟了就揭去,換上新得的,所以他記得很多。這雖是文學上的把戲,但科學上何嘗不可以倣作呢?我因從來懶得動筆,所以沒有成就。
我的讀書的短處,我已經經驗了許多的不方便,特地寫出來,望讀者鑒于我的短處,第一能專心,第二能動筆,這一定有許多成效。
顧頡剛:讀書要隨處會疑
一個普通人走進了圖書館,看見滿屋滿架的書,覺得眼睛都花了。這是由于他對世界上的知識沒有一方面是有特殊興趣的。研究學問的事固然不必每人都參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興趣確為任何人所不可少。譬如看報,有人喜歡看專題新聞,有人喜歡看小說文藝,也有人喜歡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夠有一件喜歡的,自然拿到了一份報紙就有辦法。我們讀書的第一件事,是要養成特殊方面的興趣。
有人讀書,只要隨便翻翻就拋開了。有人讀書,卻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末一個字才罷。其實兩種方法都有道理,但永久只用一種方法是不對的。因為我們可以看的書籍太多了,倘使無論哪一部書都要從第一個字看到末一個字,那麼,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夠讀得多少部書呢?但有幾部書是研究某種學問的時候,必須細讀的,若只隨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種學問的意義。讀書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別書籍緩急輕重,知道哪幾部書是必須細讀的,哪幾部書是只要翻翻的,哪幾部書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動,等到我們用得著它的時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這個法子,只有多看書目,研究一點目錄學。
我們讀書,是要借了書本子上的記載尋出一條求知的路,並不是要請書本子來管束我們的思想。讀書的時候要隨處會疑。換句話說,要隨處會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評它。我們只要敢于批評,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話是對的,哪一句話是錯的,哪一句話是可以留待商量的。這些意思就可以寫在書端上,或者寫在筆記簿上。逢到什麼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麼問題,就自己研究一下。不怕動手,肯寫肯翻,便可以養成自己的創作力。幾年之後,對于這一門學問自然有駕馭運用的才幹了。我們讀書的第三件事,是要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只要有了判斷力,書本就是給我們使用的一種東西了。宋朝的陸象山說“‘六經’皆我注腳”,就是這個意思。
錢歌川:利用余暇去讀書
一般人為著生活關係,沒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這也是實在的情形,除了少數有閒階級的闊人以外,誰都不免要為名利,或至少為衣食而終日奔走忙碌,如果一定要等到把生活問題解決了,閒居無所事事,然後再來從容讀書,這無異待河之清,可說永遠無此機會。因為人的欲望無窮,等到生活問題,在布衣粗食之下可以解決的時候,他又想到美食暖衣、朱門繡戶,即令有了豐衣足食、華屋良田,他仍然不肯罷休。所謂水漲船高,生活的標準既然隨時有變,這問題也就永遠不能解決了。我認為要讀書決不可等待那種無盡悠閒的到來才開始,應該隨時隨地利用空余的時間來讀,把那種讀書的習慣,植入我們的生活中去,作為我們日常工作的調劑品,那麼,事也做了,書也讀了,一點光陰也沒有虛擲。
你不要以為5分鐘做不了什麼事,把100個5分鐘集起來,就差不多等于一個整天。我常聽人說,愛惜廚房裏一粒米,就可以成為一筆家產。我們利用5分鐘的余暇去讀書,也可以成為一個學者。
利用余暇去讀書是輕而易舉的,大家之所以不這樣做,僅是因為沒有這種習慣而已。英國人在電車上讀書的風氣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碼有一個鐘頭在電車上,預備一本書專門在車上讀,不過幾天也就讀完了,日積月累,一年讀四五十本書,也不算稀奇。我們對于這種廢時不去利用,實在未免可惜。
英國人利用廢時讀書,不僅在有規律的電車上,即在飯館菜館中亦莫不為然。至于在休假日,夫婦約好同出遊戲,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門,太太則不免要去戴頂帽子。可是每當那丈夫在樓下等著太太去戴帽子的時候,他照例翻開一本書來讀,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姍姍地走下樓來,他手中的書,也就起碼讀完兩章了。
陳從周:懷才無口,終等于零
記得我幼年讀的第一本書就是 《千家詩》,至今篇篇都很熟悉,那是得益于當年的背誦。當時有些篇章也一知半解,但我都背出來,等以後再理解。比如《幼學瓊林》這本書,就是我在私塾中由老姑丈親授的,書中有許多人物傳略、歷史、地理常識等。那時我雖然不完全懂得其中的內容,但總覺得音節很美,上口容易,我就天天背誦,長大後就豁然貫通了。想不到就是這本《幼學瓊林》對我後來研究建築史及園林藝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一本最概括的索引。要不是我孩提時代背熟了這本書,長大後總是需要查閱檢索類書就十分不方便了。
少年時的博聞與強記,是增加、豐富知識的最好時光。我記得那時舊式人家有門聯、廳堂聯、書房聯、字屏及匾額。寫的都是名句、格言等,朝夕相對,自然成誦。有時還了解了這些文人學者的成就及身世。至今老家的許多聯屏,我還能背得一字不差。
我早年一度做過淺薄的文學史研究工作,回想起來是得益于中學語文教師的嚴格訓練與教育。他們不但講解課文深入透徹,而且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求學生把課文背出來,所以文學史上的一些精彩篇章全在我肚中了。例如《禮記‧禮適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梁啟超的《志未酬》:“但有勤奮不有止,言志未酬便無志”等佳句就起了指導學生怎樣做人的作用。那時的老師講得透,學生背得熟,一輩子受用無窮。
今天大家學外文的勁頭是大了,應該說是好現象。然而對祖國的語文,投入的勁頭相對地差勁一些。我曾反映過,考研究生,語文應是主試內容之一。不論哪種專業,大學一年級還是要讀語文的。如果沒有祖國文字的表達能力,亦就是說,懷才無口,終等于零。
(摘自《閱讀的危險:大師的讀書經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