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炒橙天嘉禾

數周前,筆者談及橙天嘉禾(1132),其是戲院經營者,另亦有經營影片發行和小量電視和電影的投資和製作。戲院經營模式簡單,而且投資者較容易追蹤,只要看一看票房,理論上已可約略地想到它的財務表現。然而投資者不易預計的是影片發行和製作業務的盈虧,而其對公司的整體盈虧有重大的影響(上次的文章可在新報網頁和筆者個人網誌中找到)。
文章見報後, 筆者偶然地亦看了其他評論員對橙天嘉禾的評論文章,大多直接將票房收入和其業績掛,隻字不提那舉足輕重的影片發行和製作業務;而且更舉例說,橙天嘉禾2011年因大陸地區戲院業務收入3.28億元,較上年急升75%,而令到全年盈利急升35%至9,594萬元(港元.下同)。
這雖然明顯是以偏概全的結論,但是筆者覺得很多投資者都有這種「想當然」的想法:橙天嘉禾是經營戲院的,只要票房越升,整體盈利應該越高。(實情是票房越升,戲院業務盈利越升,但有機會被不明朗的影片發行和製作業務左右整體盈利)這種錯誤的聯系,在證券心理學中稱為Anchoring Bias,將想法依據在一個錯誤的參考點上。
故此, 筆者相信每當大陸公布電影票房大升時,自然會吸引資金買入橙天嘉禾,令到股價亦會跟升,其他本來猶豫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上升時,再加上身邊朋友買入和賺了點錢後的驅使下,猶豫的投資者亦會跟隨入貨(這亦是Herd Behavior-群眾思考代替了個人思考的體現), 橙天嘉禾的股價將會再被推高。 (那時,有看筆者先前評論的而沒有買貨的投資者相信已在咒罵筆者杞人憂天,早就不應信筆者的三流評論)! 慢慢形成一個「票房越升, 盈利越高,股價越升,越證明自己看得對」的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循環。
  在這樣背景下,筆者相信若升勢出現,勢頭會維持一段時間,因為大部份投資者都抱同一(錯誤)假設。到了臨近業績公布時,保守的讀者可先行獲利,進取的讀者可待業績公布後才定去留,但請緊記橙天嘉禾的盈利會充滿驚和喜,因若影片發行和製作業務成功減少虧損,橙天嘉禾業績會急升;但若虧損擴大,會壓抑電影票房的盈利。加上,橙天嘉禾不單在大陸經營戲院,在香港、台灣和新加坡都有業務,2011年盈利急升35%至9,594萬元,主要是由台灣和新加坡盈利支撐。
近日, 橙天嘉禾的管理層對媒體說,今年上半年內地票房總收入有望翻番,筆者所想的有機會出現呢。為何心理學能應用在股市上?因為在股市背後操作的全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人是不可能如機器一樣的絕對理性的。www.fattattung.blogspot.com
發達通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