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報導】
一個人的收納習慣好不好,是天生性格使然,還是後天教育影響呢?魏淑君說,站在教育心理的觀點,以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理論,兩歲前應適當的訓練括約肌,讓孩子自行舒舒服服的「解放」,否則未來大有後遺症。
心理面/訓練大小便 影響人格發展
魏淑君表示,有人是父母強迫早早訓練大小便,結果成長過程就養成嚴重的潔癖,強迫自己得保持井井有條,辦公桌所有的物品都得對齊,時時努力保持乾淨。但是相對會變得比較沒有安全感、個性敏感,什麼都想要,都想留在自己的身邊。
但也有孩子沒訓練,放任孩子「水到渠成」,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易有被疏忽的感覺,結果到手的東西全往櫃子亂塞,這種人隨和但不守時,具有粗枝大葉的特質。
現實面/工作忙翻了 哪裡有空整理
不過魏淑君說,從現象面來探討,工作的情況其實也會反映在收納的習慣。她舉例,在醫學系擔任教職的張老師每天忙翻,根本沒時間整理家事,她在家中的臥室、書房、客廳全掛個黑色大塑膠袋,分類全往裡頭丟,想找東西的人自己「探索」,全家人已慢慢習慣這種收納方式,不覺得奇怪了。
她認識很多忙碌的上班族,真的是買一堆的收納箱、收納櫃往家裡搬,已成為上班族解決家事的方法。
魏淑君也提到,根據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心理需求」的理論,很多人滿足生理需求後,才可能要求愛與安全的需求,接著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一個人工作不穩定、忙著糊口,要兼顧收納與生活藝術化,的確是個考驗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