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雙語教育


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湯普森(GEROGE THOMPSON)認為雙語教育會妨害母語長進的速度。但是研究雙語教育的伊利沙白•皮爾(ELIZABETH PEAL)等卻是意氣揚揚地說雙語教育能增進思想觀念的發展。

新移民來到美國的兒童、青年以及成人,都面對著語言上的困難。根據一九八○年美國戶口調查的統計,英語好的人,年薪一萬零八十三元。英語普通的年薪九千五百九十二元。只會簡單英語的年薪七千八百七十三元,完全不懂英語年薪只有六千零八十三元。

在美國的憲法上,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以英語為國語,但是,實際上是以英語為主。雙語教育也就成為政府推行的政策之一。新移民來的人,學習英語也成為生活中的挑戰。尤其青年人,他們英語程度的好壞,無形中對他們職業地位的高低有密切的關系。從上面的統計,可以看見這是一個明顯的事實。

最近,讀到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哈柯達(KENJI HAKUTA)所寫的一本有關雙語教育的專書。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布朗(ROGER BROWN)等稱此書謂:「……有最高的學術水準。……這在人類雙語教育研究中,有光榮地位的一本書。」

哈柯達教授在他所寫的MIRROR OF LANGUAGE《語言的反射》那書中,提到新移民人格、才能、動機、社會地位……種種變化。然後他以歸納法綜合成三個階段,今將這一模式簡略分述於下:

第一個階段:學習英語。為了求職,為了希望得到更多的薪金。在這一階段中,大多數新移民都熱心學習英語。因為語言的障礙,大部份人處在不利的狀態中,在智力、才能……諸方面,自我降低了標準。失去了原來的社會地位。尤其是第一代的移民最容易構成這種心態。

第二個階段:向上發展,為了競爭,為了爭取社會的地位來肯定自己,在這一階段中,有強烈的動機學習英語,冀望未來增進他們社會上的地位。下意識的避免說本國的語言。而且,本國語言成為他們向上發展的一種負擔。內心渴求個人的社會地位能逐漸提高。社交生活中都以英語為主。

第三個階段:良心醒覺,在這時期認識自己是少數民族,要向上發展社會地位要想更上一層樓,無形中有一道牆難以越過,內心就戲劇化的改變,知道自己在社會受歧視。良心醒覺,由個人的追求趨向民族主義。兩種語言、英語與本國語不再發生競爭。甚至寧願以本國語為主。

這三個階段,如果繪製出一個圖表,猶如一「拋物線」。人居住的地點可以變遷,但是文化並不容易那麼變遷。因為每一種語言,實際上與歷史、文化、哲學以及整個的意識形態都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美國的彼得•馬勒(PETER MARLER)研究鳥類的行為。他發現麻雀的頭腦有兩部份:左邊的範圍是主持歌唱,右邊的範圍只是指揮一般動作。所以,有的雙語教育家認為一個新移民來到美國,除了學習英語以外,不要放棄學習本國的語言,這不但無害;而且有益。

除了湯普森與彼皮爾兩種相對的理論以外,德國的利奧波德(WENNER LEOPOLD),他主張雙語教育應作個案研究。日本的芳明(YOSHIAKA)認為雙語教育,兒童的頭腦達到某種程度的成熟再開始才會成功。這四位專家站在四個不同的角度上所提出的理論,都有他們的根據。並不是憑一己的臆測杜撰的。也都有參考的價值。

美國四百五十萬在學兒童中,有百分之十五點三的家庭成員不會說英語。華人新移民中不會說英語的父母大概也不少。這是值得思考、研究的一個問題。希望華人的心理學家將來也能寫出一本有光榮地位的專著,在雙語教育方面作深入的研究用來造福華裔。


******
本專欄逢二、四更新,刊載俞敬群牧師作品《和諧之歌》。

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於紐約曼哈頓牧會50多年;曾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他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其中《和諧之歌》為最滿意作品,該書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