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極思考的力量

  假日季給人提出了一道心理學難題,這個時候最典型的心情當然是快樂──然而為得到快樂而付出的艱辛似乎讓我們很多人痛苦不堪。無論是身處人滿為患的機場候機大廳,還是客客氣氣地和那些考驗你耐心的親戚們連續相處數日,你都很難高興起來。

  於是雜誌及其它媒體都在建議我們要“積極思考”才能應付節假日──《積極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一書的

作者諾曼•文森特•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在60年前也提出過相同的建議。(皮爾曾經建議,在節假日期間,你應該“刻意用滿懷希望的態度去談論一切”。)結果卻頻繁地印證了那個出名煩人的盡量不去想白熊的室內遊戲:你越是努力不去想一件事,到頭來你卻想得越多。

  皮爾的積極思考哲學以各種形式深入到了美國文化之中,不光是我們如何應付節假日和其它社交場合的問題,在商業、政治及更多領域也都產生了影響。然而研究表明,通過反覆重複人為設計的細小肯定行為並想象未來獲得成功的方式來提升人的情緒,接過卻往往是事與願違。

  幸運的是,無論古代哲學還是當代心理學都指出了另一種選擇:一條與我們的直覺相反的、可以被稱為“通往幸福的消極路線”的途徑。這條途徑可以幫助我們解釋一些疑惑,比如,經濟不穩定國家的公民報告的幸福感經常比相對富裕國家的公民更強。還有,很多成功的商人拒絕接受為公司設定目標的想法。

  “消極路線”的一名拓路人是已於2007年去世的紐約心理治療師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他重新發現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斯多葛派(Stoic)哲學家的一個主要見解:有時應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的最佳辦法不是去設想最好的情況,而是要看到最差的局面。

  斯多葛派哲學家塞內加(Seneca)在這方面是一個激進的人。他曾經建議,如果你擔心失去財富,“留出一些日子,其間讓自己最少量地進食最廉價的食物,穿著最粗糙最劣質的衣服,同時對自己說:‘這就是我擔心的狀況嗎?’”

  埃利斯曾經告訴我,為了克服害怕難為情的心理,他建議他的治療對象去乘坐紐約地鐵,經過每處車站時大聲說出車站的名字。我是一個很容易感到難為情的人,因此,為了新聞研究工作,我采納了他的建議,搭乘倫敦地鐵中央線(Central Line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沿途大聲說出車站名。這個過程很折磨人,但是我的過度擔心消除了很多:我沒有受到別人的言語指責,也沒有受到身體侵害。只有幾個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了看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