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藏在基因裡,真的嗎?

譯/呂明峻

你可以謝謝你的雙親把你生得那麼聰明──或許至少部分是這樣沒錯。心理學家一直以來認為,智力就像其他大部分的特徵一樣,是部分透過遺傳而來。但一項由美國聯合學院(Union College)的心理科學家 Christopher Chabris 所領導的新研究發現了驚人的事實:大部分一直被認為和智力有關聯的一些特定基因,可能對一個人的智商沒有影響。而研究人員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來確認出智力特定的基因根源(genetic roots)。

Chabris 和哈佛大學的經濟學者 David Laibson 帶領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運用包含智力測驗和遺傳學資料的大型資料集(data sets)分析許多基因。

幾乎在每個測試中,研究人員都無法找到智力和特定基因的關聯。這些研究結果透過線上發表在由「心理科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PS)所發行的期刊 ──《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中。

Chabris 說:「我們在所有的測試中,只發現一種似乎與智力有關係的基因,而且它的影響力很小。但這不表示智力完全沒有遺傳因素。這代表著要找到特定影響智力差異的基因或基因變異(genetic variants)是非常難的。」

根據同卵及異卵雙胞胎的相關研究,一直以來我們都相信,智力是可遺傳的特徵。這項新的研究也證實了這個結論。但是以往找出特定基因的研究有些瑕疵, Chabris 表示,主要是受限於科技,研究人員只能探究人類基因組的部分位置。

Chabris 說:「我們想要強調的是,我們並沒有說之前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是愚蠢或不對的。他們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和資訊。在那個時候大家相信,個體的基因有不小的作用──他們當時預期能找到影響智商分數的基因。」

Chabris 表示,額外的研究亟需進行,以確定基因對於智力所扮演的角色。

他也提到:「與其它特徵(如身高)的情況一樣,可能有數千種基因和其變異與智力有關聯,而其它基因的效應也有可能超越單一基因的效應(the single gene effects)。基因之間可能會互相影響,當然基因與環境也可能會相互作用。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一直以來研究人員尋找跟智力有關的基因的方法──候選基因法(the candidate gene method)──,很有可能造成了『錯誤肯定』(false positives ,又稱『偽陽性』)的情形,所以我們應該採用其它的方法。」

(譯者注:舉例來說,研究人員本來要篩選出跟智力有關的基因,卻誤把不相關的基因也跟著挑出來,這種情形就叫做「錯誤肯定」;在統計學上稱為「第一類型錯誤」。)

資料來源: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 October 2). Intelligence Is in the Genes, but Where?

你可能還會想知道: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4]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