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會更好––談人的樂觀偏見

 

        現代心理學研究一再指出:人的注意力、記憶、知識、自信心與因果認定等都有許多缺失,並不像多數人自認的那麼可靠。歸根究柢,人腦乃是生物為求生存,經過億萬年來的演化拼湊,才有如今模樣,與人為設計、聽指令行事的電腦完全不同。

        生物有許多不經大腦的反射行為,可因應環境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過程中難免犧牲一些準確度,好處卻顯而易見,到底能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然而上述諸多認知缺失,卻另有成因,也不容易消除;像人的記憶原本就不是為了記錄視聽輸入之需,才發展出來的。記憶是經驗的累積,目的在於預測未來,為再度碰上類似情事而預作準備。

        我們在回想或重述往事時,除了原本就因忽視而沒進入腦海的細節遭到遺漏外,還會出現許多主觀的取捨與事後的修飾,包括淡化一些當時不該說的話或不該做的事,以及添加一些事後覺得該說的話或該做的事。因此就算無心造假,回憶也常作不得準,更別提有人故意隱瞞,也就經常出現羅生門情節。

        支持「記憶功能主要是為了未來需要」的證據,來自某些病人腦中掌管記憶成型的海馬區受損,同時也喪失了預期及想像未來的能力。然而心理學家進一步發現,人在根據記憶經驗設想未來時,常出現過分樂觀的傾向,好比自認下回會做得更好、不會犯同樣錯誤、天災人禍不會落在自己頭上、手上的彩卷會中獎、不會罹患不治之症、並可享高壽等;這種現象,心理學家夏洛特Tali Sharot稱之為樂觀偏見」(the optimum bias,也是夏洛特新書書名

        有人或許不同意此點,認為自己是現實主義者,不會過於樂觀;但凡事往好處想,以及從失敗或惡運中尋找光明面,看來是人的通性,否則離婚者不會再婚可能會再離,人也不會積極生活反正遲早要死。對現實及未來的評估更接近事實的人,大概很難樂觀;但如果每個人都是現實主義者,那麼抑鬱症患者將滿街都是,自殺人數也將激增。

        夏洛特做過好些有趣的試驗,她發現人在面對兩個同樣吸引人的工作機會或旅遊地點做抉擇時,內心會有掙扎;但只要做了決定,就會對選中的越看越滿意,對沒選的則會覺得沒那麼好。再來,她發現人在修正自己錯誤時,會欣然接受有利於己的資訊,而忽視對己不利的;譬如某人原本認為自己罹患胃潰瘍的機率是 25%,但得知一般人的機率只有 13% 後,就會從善如流,以後都說是 13%。反之,原本認為自己只有 5% 罹患機率的人,就算得知實際數值,下回問及仍不會做什麼改變(注)

        人類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樂觀,自然有它的適應優點譬如讓人積極進取,也才得以流傳下來。夏洛特以不同族群及年齡的人做過實驗,發現美國人、英國人或以色列人、年輕或年長者,對未來一樣都有不實的想望。

        樂觀偏見的好處自然多於壞處,但難免讓人做出不理性的舉動(好比冒不必要的風險、抱不切實際的想望等);曉得這種偏見的存在,加上知識做後盾,當可取其利而避其害。

注:夏洛特的著作,可參見其網站:http://www.fil.ion.ucl.ac.uk/~tsharot/

原載 2011/11/23 中時觀念平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