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因素下河北貧困縣醫療衛生和農民就醫特點調查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省貧困縣醫療衛生和農民就醫狀況調查及建議”(HB10ISH023)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趙冬云(1973-),女,漢,河北石家莊人,河北醫科大學社科部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馬少榮(1973-),女,漢,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心理學研究.

[摘要]通過對河北省貧困縣的調查顯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農民預防意識淡薄、就醫地點選擇中間小兩頭大是當前醫療衛生和農民就醫最為顯著的特征,針對這些特征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政府在衛生資源配置模式、提高宣傳的實效性、加大對鄉鎮衛生院的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醫療衛生;農民就醫;特點;政府因素

[中圖分類號]D63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314(2012)01-0076-05

一、調查的對象、方法及抽樣過程

靈壽縣是我省典型的貧困縣,農業人口243412人,占總人口的78%。本次調查主要以靈壽縣為系統調查對象,進行重點分析,同時把河北省其它縣作為隨機調查對象,進行比較分析,根據調查對象和調查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調查方法,包括訪談、查閱檔案、現場觀察、入戶調查、采樣分析等。調查人員將問卷現場發給每個被調查對象,指導其填寫,并當場收回調查表。本次調查在靈壽縣共發放了620份問卷,收回62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600份,有效率為968%。在河北省其它縣發放了2000份問卷,收回問卷1962份,回收率為981%,有效問卷1909份,有效率為973%。統計人員采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數據錄入后進行數據清理、邏輯檢錯,錄入完畢輸出為Excel表格,進行定量統計,并進行描述性分析。

在靈壽縣的調查中,按照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抽樣中考慮了以下方面:1.充分考慮地域和經濟狀況,在靈壽縣15個鄉鎮中,每個鄉鎮選擇4個村作為項目村,包括1個鎮,1個與城鎮相鄰的村,2個與城鎮不相鄰的村。2.每個行政村從不同的方位抽取10戶作為調查戶。3.樣本量為:15×4×10=600人。4.抽樣考慮了性別和年齡分層。

二、河北省貧困縣醫療衛生和農民就醫狀況的調查統計結果及分析

此次靈壽縣600名被調查對象中男性302人,占503%,女性298人,占497%,數據在性別比方面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從年齡結構來看,30歲及30歲以下198人,占33%,31-50歲239人,占398%,50歲以上163人占272%,31-50歲年齡段人數最多。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文盲半文盲73人,占122%,小學85人,占142%,初中227人,占378%,高中和中專137人,占228%,大專及大專以上78人,占13%。從基本信息來看,調查對象具有一般農民的特征,調查結果具有較強代表性。

(一)農民就醫意愿選擇

在靈壽縣的600名被調查對象中,被問及日常不適、患大病、慢性病的就醫愿時,絕大部分被調查對象選擇看醫生并買藥或住院(日常不適246人,占41%;患大病391人,占652%;患慢性病(129人,占215%)。這說明人們的健康意識有了很大提高,農民就醫的可及性也提高了。但是日常不適和慢性病時,選擇拖著的人數還是占比較大的比例(日常不適146人,占243%;慢性病129人,占243%)。當被問及選擇不治療的最主要原因時,日常不適和慢性病時,選擇比例最大的是不嚴重沒必要(分別是:337人,562%;202人,337%),其次是經濟困難,患大病時選擇經濟困難的占首位(226人,377%),說明經濟收入因素和農民的健康意識是影響農民就醫意向的兩大因素。農民收入低,加上醫療消費的不理性,使得農民往往把小病拖成大病,大大增加了醫療成本。

(二)農民就醫地點選擇

日常不適時農民在就醫地點上首選村個體醫生(239人,占398%),第二是自己買藥(148人,占247%),第三是村衛生室(115人,占192%),人們很少選擇鄉鎮衛生院(66人,占11%)和縣醫院(16人,占27%)。農民選擇就醫地點的首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距離近(278人,占463%),第二位的是費用低(154人,占257%),第三位的是技術好(49人,占82%)。可見,農民首選個體醫生是因為距離近、費用低、醫生熟悉等。相對來講,不選擇村衛生室的原因:一些地方沒有衛生室,村衛生室的費用高於村個體醫生,農民收入低。

患大病時農民在就醫地點上首選縣醫院(265人,占442%),第二是村個體醫生(100人,占167%),第三是鄉鎮衛生院(63人,占105%)。農民選擇就醫地點的首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技術好(159人,占265%),第二位的是距離近(141人,占235%),第三位的是費用低(101人,占175%),農民首選縣醫院是因為相對村個體醫生、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來講技術高,相對市醫院、省醫院來講來講費用低、距離近。

患慢性病時農民在就醫地點上的首選村個體醫生(140人,占233%),第二是縣醫院(111人,占185%),第三是自己買藥(103人,占172%)。農民選擇就醫地點的首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距離近(181人,占301%),第二位的是費用低(156人,占26%),第三位的是技術好(88人,占147%)。農民首選個體醫生的原因除了距離近,費用低,和醫生熟悉之外,主要在於對病情已經有了了解,知道需要吃什么藥。

從上可以看出農民就醫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小病不出村,大病選擇縣醫院”。無論哪種情況下,距離、費用和技術是影響農民就醫行為的主要因素。可見給農村居民提供價廉、便捷、質優的醫療服務的重要性。

(三)農民健康狀況

調查結果表明,在600位被調查的農民中,當被問及每年是否都為村民進行健康檢查或健康咨詢時,123%的人選擇有,627%的人選擇沒有,25%的人選擇不知道;當被問及是否經常體檢時,585%的人選擇從來沒有, 367%的人選擇偶爾體檢,48%的人選擇一年一次;當被問及是否有居民健康檔案時,78%的人選擇有,922%的人選擇沒有;當被問及對醫療知識的了解情況時,22%的人選擇很多,137%的人選擇較多,841%的人選擇較少和很少;當被問及衛生知識的來源渠道時,523%的人選擇從別人那里,123%的人選擇政府宣傳,239%的人選擇自主學習,115%的人選擇其他。這說明靈壽縣在疾病預防、健康教育方面發展較緩慢。農民健康體檢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進一步摸清農民的患病狀況,及時發現許多農民平常未發覺的疾病,從而實現“無病早預防、小病早發現、大病早治療”的目標,為農民健康系上“安全帶”。當農民真正感受到了免費體檢的好處,農民參加體檢的積極性才越來越高。這不僅會大大改善農民的健康狀況,也會改變農民的健康觀念,推動農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不僅僅是了解我國農民的健康狀況,更重要的是要把基本醫療保險在全國普及,建立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健康教育就是為了使農民提高健康意識,尤其是樹立疾病預防的觀念。出現以上描述情況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一是疾病預防、健康教育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沒有這方面足夠的投入,對於這個貧困縣來講,很難自己投入;二是也受國家政策和河北省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對於這一點已經有了令人欣慰的消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實施規範管理;2011年河北省衛生廳出臺的《深化農村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提出為努力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省今年起每年為45歲以上農村居民免費健康體檢一次。

三、貧困縣醫療衛生和農民就醫狀況的顯著特點

(一)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不僅僅是靈壽縣獨有的現象,從全國來看,從一個省來看,都很普遍。從全國來看,城鄉衛生資源配置不平衡。據衛生部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醫院。從目前我國醫院分布格局看,大型綜合醫院集中分布在省會城市、市中心地區以及國家重點開發扶持的地區,而城市大中型醫院也集中了大量的高新醫療設備和優秀醫護人才。而農村的基層衛生資源則嚴重不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嚴重滯后,面臨著醫療資源短缺、技術人才匱乏、醫療服務水平低下等嚴峻問題。國家衛生部《2005年中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提供的數據一目了然:城市和農村的人均衛生費用差距由2000年的38倍擴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