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患者需要的交流 而非藥物

盡管心理學研究已經發現獨居老人患抑鬱症和出現其它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更高,但是芬蘭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單住的勞動年齡的成人比和家人住一起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高出80%

研究者2000年調查了年齡在3065歲的3471名人士,涉及到他們是否獨居或和他人同住,以及社會支持,工作環境,教育,收入,就業狀況,住房條件,吸煙習慣,飲酒和體力活動水平等生活方面信息。

調查結果顯示,7年隨訪期間,獨居者購買的抗抑鬱藥比非獨居者高80%,有四分之一的參加者開過抗抑鬱藥處方,而與配偶,家人或室友一起住的人購買抗抑鬱藥僅有16%

研究人員認為獨居和抑鬱症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獨居時心理和物質方面的不利因素得到解釋。

女性獨居患抑鬱症主要是由於社會經濟方面的不利因素,而男性患抑鬱症主要原因是社會心理因素和缺乏社會支持。

作者寫道,“影響健康的行為對獨居和抑鬱症的關聯只起到邊緣作用,除了男性酗酒以外。”

該研究結果表明城市生活,住房條件差,以及住房租金加重了獨居和患抑鬱症之間的關聯。

研究主要作家暨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所Dr. Laura Pulkki-Raback 也表示獨居之人健康問題風險高。

“這種研究往往低估了風險,因為心理健康風險最高的人通常不配合完成調查隨訪。”Pulkki-Raback表示。

研究人員目前對抑鬱症和獨居哪個在先還不清楚。他們解釋說,獨居的人通常態度玩世不恭,而玩世不恭的態度又導致他們獨居,因為與別人相處困難。

專家認為與其他人一起生活能得到個人情感上的支持,社會融合感,以及其他防止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而獨居時通常有被疏離感,缺乏社會集體感和信任感。

英國心理健康慈善機構的信息部主任貝絲·墨菲告訴BBC,“孤獨和孤立導致人們有很少發泄情緒的通道,宣泄情緒確實有助調整和恢複心理健康問題。”

墨菲總結道,“獨居者的最佳良藥就是談話治療,提供安全的支持的氛圍,使問題通過交流解決,而不是借助抗抑鬱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