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說愚人:傻子與白癡有什麼區別?

    現在網上到處是罵戰,有些人張口就罵別人:傻子,白癡,傻X,腦殘!但他們真的知道其中的區別嗎?要區分清楚傻子與白癡,其實沒那麼簡單。

    首先,你要解決這樣一個難題:你想侮辱別人的智商但是不知道該用哪個詞,這樣一來你自己的智商也有點問題了。

    所以看看我這篇小文還是很有意義的!弄懂之後,你想跟誰曬曬這個知識呢?你可以跟心理學家們顯擺一下。你一定得給心理學家們曬曬自己的智商,因為——你會看到——千萬不能被他們給當成白癡。

    最簡單的方法:雖然“傻子”和“白癡”這兩個詞,現在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在心理學的黑暗時代(差不多30年前)它們是不同的。心理學家們都會用這種辦法來分辨:隨便問個問題,什麼問題都行。如果你觀察的對象回答了,無論答案正確與否,那他最差也是個傻子。如果對方不作回答,那你手上的人可能就是一個白癡。

    背後的歷史:如果有人認為政治正確性沒有什麼意義的話,那他就該好好研究一下白癡人群的問題了。

    在1911年,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內特和西奧多‧西蒙發明了現代第一套智力測試題,測出的得數就是現在所說的智商。他們測試小孩智力的項目,有用手指指鼻子,也有數硬幣,如此等等。

    智商— IQ,即intelligence quotient的概念,馬上跟著火了起來,于是熱愛智力測試科學性的心理學家們創造了分級係統。IQ70以上的小孩就是“正常”,130以上的就屬于“有天賦”。

    為了區分智商70以下的人,心理學家又發明了遲鈍人群的命名法。IQ介于5170之間的人就被稱為moron傻子)。傻子這類人還有一定學習能力,可以完成一些簡單工作和交流。imbecile癡呆)IQ2650的人,頭腦年齡不會超過六歲。最低等的情況就是idiot白癡)IQ最低0最高25。白癡的特徵就是運動性低下、交流技能非常有限,對刺激的反應能力遲緩。

    這套傻子/癡呆/白癡分類係統,不可思議地一直使用到了1970年代早期。這時人們注意到,給這些發展受限制人群貼標簽,其實不用分得這麼仔細,他們的困難本來已經夠多了。

    不過當前的分級係統又多了一類——傻子、癡呆、白癡已經變成了輕度、中度、重度和嚴重遲鈍(mild, moderate, severe,andprofoundretardation)——而且IQ之外的因素,現在在判斷時也可以用作參考了。(張浩天 編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