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神經層面重要證據
怕數學的人學數學真的會頭疼
有些人特別害怕數學,一想到數學題就覺得頭疼。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這不是錯覺,這些人有數學焦慮,而數學焦慮能引起生理性頭疼。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沙恩﹒貝洛克和同事征募14名成年志願者。測試結果顯示,這些志願者一般情況下沒有過度焦慮,衹在遇到數學相關情況時焦慮程度加劇。研究人員提出一系列要求評估志願者的數學焦慮程度,包括讓他們接收數學課本、走向數學課教室、了解畢業的數學成績要求等。
隨後,研究人員讓志願者驗證一些數學等式是否成立,譬如12乘以4再減去19等於29。再讓他們做一些簡短的填字遊戲,得到多個字母,譬如yrestym,判斷重新排列這些字母順序能否得到拼寫正確的單詞。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志願者大腦活動。結果顯示,對數學的預期即想到要做數學題,令志願者大腦作出的反應類似於生理性疼痛﹔數學焦慮程度越高,這種預期對大腦後側島葉刺激越大。島葉是大腦半球的五大腦葉之一,位於外側裂深部,主要負責記錄對身體的直接威脅、疼痛經歷等。
研究人員在由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10月31日發表的論文中稱,有趣的是,當志願者解答數學題時,數學焦慮程度與島葉或大腦其他神經區域活躍度不存在關聯,“這顯示,令人頭疼的並非數學本身,而是對數學的預期”。
研究人員認為,對那些有數學焦慮的人而言,可能在坐下參加數學考試前較長一段時間就開始覺得頭疼。
先前研究結果顯示,數學焦慮程度較高的人容易回避與數學相關的情況,不願意從事與數學相關的職業。芝加哥大學的研究顯示,這些回避源於疼痛焦慮。
研究人員說:“這是首次獲得神經層面的證據,顯示數學焦慮這種主觀經驗的本質。”
研究人員認為,數學焦慮不僅代表數學能力較差,還說明有數學焦慮者一想到做數學題確實會產生消極的心理乃至生理反應。這種反應需要像其他恐懼癥一樣引起重視。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援引貝洛克的話報導,對於有數學焦慮的孩子,教師和家長不能簡單地對他們搞題海戰術,而應靈活地采取多種辦法,幫助孩子緩解焦慮情緒。他說,考試前在紙上寫下這種數學焦慮有助緩解擔憂、恐懼,取得好成績。
據新華社
(原標題:怕數學的人學數學真的會頭疼)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