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在偏鄉:核能成本如何計算

■張巍鐘

社會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顧名思義,透過語言描述來框架或影響人如何思考一件事情。舉近來眾人關注的反核議題來說,「已花了多少錢建造核四」跟「建核四還需要再花多少錢」就可能影響許多人對興建核四的觀感。

政府似乎把「核四」與「核能」放上等號,更進一步把「停建核四」跟「巨額賠償金」框架在一起。政府習慣性將事情放入二選一的框架,強迫人民在資訊不足下選擇,但是許多代價都在框架之外,最後人民又被迫接受後果。

擁核派的政府常以最乾淨與省錢來推銷核能。但是未知能否完工運轉的核四,興建的成本高達數千億、還不斷增加,當政府宣稱核能省錢時,不禁讓人思考成本是如何計算得出?是否有算到不斷追加的成本,核廢料的處理費用與對土地的傷害又該怎麼計算?

使用核能必定產生核廢料,有核廢料就必須找安置的處所,對環境有長期的傷害。當環境被汙染之後,對當地人或生物造成傷害又該如何以貨幣計算?如果非要算成本,偏鄉土地成本總是遠低於都會區,核廢料必然往偏鄉送。對政府而言,民眾的信任度、各族之間的和平無衝突,是否能用金錢來等價換算?

政府不該總是將人民侷限於二選一的困境,核四的未來應有更多的選項,「建或停建」、興建完畢「運轉或不運轉」、或是將核四與核能分開來談。資本不該是政府的唯一考量。

核四雖然是在人口密集的北部,但影響的是全台灣,偏鄉還是無法倖免,畢竟核廢料最有可能還是往偏鄉永久貯存,少數的人仍被迫為多數的人犧牲付出代價。偏鄉的未來同樣也需要公平正義,而非因為人少,公義就不存於官方政策中。

 (臨心理師)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7]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