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在偏鄉:微小卻強大的力量

■張巍鐘

心理學的定義在不同時代都有所不同,簡單來說是研究「心與行為」的學。有些概念抽象模糊,有些則較為清楚。如社會心理學中的「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顧名思義就在闡明某事件中旁觀者的心態與行為表現。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當旁觀者越多,出手幫助的人反而越少,有時我們也覺得鄉村的人情味比大都市更重。學者為這現象提出一些解釋,其中之一就是「責任的稀釋」,換言之就是不清楚責任歸屬,而期待別人來做,在等待中就失去立即介入的第一時間。

雖然有「旁觀者效應」,學者也發現有些人能打破限制,就算犧牲自己的益處仍挺身而出。進一步研究更發現挺身而出的人其實很平凡,不一定有過人的學歷或社會地位。若沒有被發現,這些善舉都不為人知,甚至有些英雄就默默不計個人成本的付出。像是台東的陳樹菊女士就一個很好的例子。

很多資源匱乏的地方都有這樣默默付出的英雄。雲林地區有個讀冊館的故事,其中有位72歲的農民阿明伯,雖然本身經濟也不好,但為了家鄉的孩子,把一整年農作物收入12萬都奉獻出來,給了孩子一個讀書的空間。

偏鄉一直有需要,台東也有許多人默默的付出,有些家長在台東組織「書屋」,給孩童課後讀書的機會。看起來只是單純的一個空間,但長遠看來,孩子多了個聚集的去處,少了學壞走偏的機會,卻多了學習成長空間。

聖經中有段記載,耶穌在對眾人講道後,在場約有5千名成人男子。當天色已暗,門徒想趕緊讓群眾各自去進餐,耶穌卻要門徒餵飽眾人,門徒面面相覷不之所措之際,有個小男孩拿著五餅二魚給耶穌,或許只是不想讓耶穌餓著,沒想到五餅二魚給耶穌一行十三人都不夠了,這小男孩卻單純的拿出來。後來,記載是耶穌行了神蹟,餵飽了眾人,還剩下十二籃的食物。

神蹟本身讓人無法理解,但也點出有時改變的契機不是來自於大人物,改變的開始不是由門徒開始的,當中也看不到達官貴人,而是由不起眼小男孩開始的。

最近看著新聞焦點不斷轉換,從運動、時事、政治、名人、影視,再到經濟輪替上場,而沒發聲管道弱勢或是偏鄉仍舊在困境中。就台東來講,工作人口外移是常態,在不同社區都常發現隔代教養的困境,其背後有著許多迫切的問題,像老人醫療照顧與孩童輔導,然而偏鄉又在中央的「制度」中找不到協助。

像是學園專業輔導人力受限班級數,台東能因制度而受惠的學校就少之又少,只看人數忽略這些人的脈絡與需求。

偏鄉的需要可能不會被名嘴們關注,更沒有長官的介入。你、我可能影響力很有限,更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一起協助改變偏鄉,只需要提醒自己,不受「旁觀者效應」影響,不再等待別人,盡己所能的關心週遭的環境,就可以辦到,幫助更多需要協助的人。

(臨心理師)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1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