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孤獨:網絡情緒經濟學

  扁鵝

  如果寫一本《孤獨的歷史》,我想,孤獨的起源一定要從原始人寫起。想想看,當妳經常獨處原始雨林或者寒冷的山洞,陪伴妳的衹有野獸的嚎叫,能不孤獨嗎?

  其實,我們真正對孤獨感進行研究,衹有三十年的歷史。1973年,學者Weiss發表了《孤獨:一種情緒和社會性孤立體驗》,開啟了心理學家們研究孤獨感的先河。而三十年中,相關研究爭論不斷,甚至對於孤獨感的概念都無法統一。

  雖然不能從學術上進行精准定義,也並不妨礙大部分人類想方設法地緩解自己的孤獨感。這幾乎是一種本能。尋求同伴、喝酒聊天、信仰宗教、賦詩寫信、青樓尋歡等等,自古以來人類應對孤獨感的方式可謂五花八

  時至今日,面對孤獨的時候,地球人的應對策略似乎變得更為統一:上網。不過事情遠非看上去那么簡單。

  最近的十年中,心理學家們圍繞網絡成癮和孤獨感之間的關係做了大量的研究。很多學者認為,孤獨感導致人們使用網絡的頻率增加,孤獨的個體在網上社交行為更多,更喜歡結交網友和使用網絡來調節負性情緒,所以網絡成癮是孤獨感造成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有另外的觀點:一些研究顯示,過度地使用網絡會造成用戶社會活動下降,與家人交流減少及社交圈子縮小,增加了個體的孤獨感,所以對網絡依賴性強的人,比非網絡成癮者更容易形成孤獨感。

  究竟是網絡成癮形成在先,還是孤獨感形成在先?這是一個雞與蛋的困惑。

  很多情況下,當爭論出現時,繼續爭論,必然產生憤青﹔而折中卻往往能帶來商機。在這一爭論上,折中的觀點就是,我們既同意我們因為孤獨而上網,也承認不成熟的網絡活動形式能夠導致我們產生孤獨感。

  這樣的折中理解起來並不難,關鍵的問題是,商機在哪裡?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再談談孤獨感的概念問題。雖然現在對孤獨感的概念沒有統一定義,但大部分學者都同意從行為主義、人類需要、認知加工等三個方面來理解孤獨感的概念。

  從行為主義來理解,社交關係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強化,當這種社會強化缺乏或者不充分時,孤獨感就產生了。兩年前,有學者對使用QQ和使用人人網的大學生進行了一項對照研究,結果發現上人人網的大學生其狀態孤獨感下降的幅度要顯著大於上QQ聊天的大學生,研究者覺得這顯然是因為:傳統的即時聊天工具QQ在強化大學生的社會關係方面,比不上人人網這樣的社交網站

  從人類需求來理解,孤獨感與人們的各種社會交往或交流的需求未得到滿足有關,孤獨感不是獨自一人引起的,而是因為缺乏某種明確的、需要的人際關係的結果,或者是對缺乏提供具體關係的反映。可以用微博和微信作為例子。微博看上去很不錯,如果妳有上萬個粉絲,那么妳就經常會被轉發或者評論,但在熱鬧背後,妳可能依然會感覺孤獨,因為那些粉絲和妳沒有明確的關係。而微信就不同了,妳與他人的關係更為密切,至少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從認知加工的理解,個體所希望的社會交往模式與現實社會的交往模式存在差距時,就會產生孤獨。回想2012年光棍節,數以千萬計的單身男女如何面對一年中最易孤獨的時刻?他們沒有去微博上纏綿,而是義無反顧地涌入天貓。看來,奔放的網購比虛無縹緲的微戀愛更能緩解單身男女的孤獨感。不過,真正的特價不可能天天都有,怎樣長期吸引單身男女呢?把微戀愛與網購撮合在一起是個不錯的主意。

  說到這裡,關於孤獨感概念的理解,已經讓我們明白為啥騰訊要發展微信、為啥微信能威脅微博、為啥阿里巴巴與新浪微博黏黏糊糊。孤獨感帶來的商機已非常明確:我們承認因為孤獨而上網,這是網絡大鱷口中念道的“用戶與流量”的根本﹔而我們也承認不成熟的網絡活動能夠導致產生孤獨感,消除“次生孤獨感”是網絡商業不斷成熟的動力。

  所以,很可能有一天,在互聯網高端論壇上,妳不談心理和情緒,都不好意思上台發言﹔再土鱉的網絡公司CEO,張口也得扯一句:哥研究的是寂寞。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1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