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17位委員聯名呼吁設“心理危機救助熱線”

    “我市市民的心理咨詢熱線只是一部24小時開機的小靈通,只有一位心理醫生兼職做電話咨詢師,既沒有經費也沒有編制,很難滿足整個社會的心理咨詢需求。”市政協社科界、醫療衛生界閻月君、曲鵬等17位委員聯名以提案的形式建議在完善大連市心理危機幹預中心職能的基礎上,盡快開通大連市心理危機救助熱線。建議市財政一次性給予200萬元作為“大連市心理救助熱線”專項經費,以後每年給予100萬的財政撥款,保證其正常有序運轉。

    調查顯示,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各種類型的災難性事件如地震、洪水、交通事故、人身傷害、食物違規添加藥劑等公共危機出現的時候,往往是老百姓生理及心理遭受巨大壓力的心理危機高發期。

    據流行病學調查,目前我市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的人群佔總人口的10%以上,青少年心理和精神問題的發病率為30%,公務員為19.8%,教師為36.5%,其中貧困患者2.1萬人,推測老年、殘疾人、下崗失業人員的心理問題可能超過上述比例。除此之外,在目前健康的人群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需求。近年來我市在民生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但在事關老百姓幸福指數的心理健康救助上的投入不應為零。

    心理咨詢熱線是一部小靈通

    2004年,大連市衛生局批準在市第七人民醫院設立“大連市心理危機幹預中心”。但是,目前除了一塊“中心”的牌子和一名兼職醫生外,沒有專職人員從事該項工作。心理咨詢熱線只是一部24小時開機的小靈通,只有一位心理醫生兼職做電話咨詢師,沒有專門設備,沒有運行經費,難以開展工作,更難以滿足整個社會急迫的心理危機救助需求。

    我市能勝任心理咨詢師的人還不到1000

    據介紹,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心理服務水平,平均每1000人就應該配備1名職業心理咨詢和治療師,在我國,這個比例還遠遠達不到。以大連為例,600萬人口至少需要6000名職業心理咨詢師,但目前能夠擔當和從事職業心理咨詢師工作的還不到1000人,其中大多數在大學、企事業單位以及中學擔任專職人員和教師,能面向社會提供義務和公共心理救助服務的很少。

    我市心理門診的專家號要提前一周預約

    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副院長謝守付告訴記者,這幾年來,他們曾多次面向市民舉辦免費的心理輔導講座,從報紙上看到消息的人紛至沓來,活動禮堂座無虛席,就連過道也站滿了人。過去5年裏,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的心理科病房從1個發展到6個,床位從20張增加到350張。但這仍滿足不了需求,心理門診的專家號要提前一周預約,咨詢1次需要40~50分鐘,一位醫生半天最多能看6位咨詢者。據統計,該院的心理咨詢門診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住院治療人次以8%的速度增長。

    5個月的培訓就能拿心理咨詢師證書有證就能開心理咨詢所

    公立心理門診排不上隊,私人心理咨詢機構能否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大連市的心理學專家學者、職業心理咨詢師培訓學校校方,乃至心理咨詢所的執業人員不約而同地對此表示擔憂,“按照目前國家相關部門的行業準入規定,職業心理咨詢師經過5個月的培訓就可以參加資格考試。拿到資格證書,就可以開展咨詢業務,之後再沒有任何監督考核和監管機制,一勞永逸,導致行業亂象叢生。”

    已經創辦22年的大連聯合心理咨詢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市場很混亂,只要有心理咨詢師證書就能開心理咨詢所,注冊毫無門檻。一些不負責任的誤診、誤導行為破壞了心理咨詢行業的形象,失去了咨詢者的信任。”據了解,大連市私立心理咨詢機構多達100多家,但目前只有不到5家咨詢機構可以維持生存,其余90多家都是負債經營,甚至1年也沒有幾個就診者。

    “執業水平低的心理咨詢師,不但不能解決來訪者的問題,還可能打擊他們解決心理問題的信心”,大連市政協醫療衛生界委員馬全英表示,應該提高心理咨詢所的注冊門檻,對心理咨詢師從業資格進行嚴格鑒定,對業務能力差、誤診誤導投訴多的咨詢師取消執業資格。目前的瓶頸是,心理咨詢師從業資格證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開設心理咨詢所在工商局注冊,衛生部門插不了手。

    依據國家衛生部《心理援助熱線電話管理辦法》規定,並借鑒杭州、深圳等地的做法,大連市心理心理危機救助熱線設立後需24小時向社會開放,要保證其正常運轉至少應配備7名專職工作人員,其中管理人員1名,6人輪崗接聽熱線。接聽熱線人員由經過培訓的精神科醫師或有資質的心理咨詢師組成,工資由財政撥款發放。參加接聽熱線的工作人員,將不定期由督導組專家進行心理幹預、督導,再培訓;每年安排一到兩名工作人員外出專項學習進修;建立督導制,定期外請國內著名危機、創傷專家進行培訓與督導。

    外地做法:

    杭州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創辦于2004年5月25日。主管部門為杭州市衛生局,辦公地點設在杭州市第七醫院。杭州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有15個編制,創辦當年市政府撥款40萬元,2005年撥款60萬元。

    中心開通一部心理咨詢熱線電話:0571—8509595,24小時向社會開放。配備4個工作人員,其中一個管理,三個接聽熱線。接聽熱線人員是經過心理咨詢師培訓的護士,主要工作職責是幫助來訪者穩定情緒開始理性思考,通過改變認知等方法,讓來訪者學習自己解決問題。來訪者打進熱線免費,上門面詢收費,咨詢師出門進行心理危機幹預免費。中心由浙大和杭州市第七醫院的心理學博士、專家組成督導與科研組。督導熱線接聽人員的咨詢質量,同時針對各種心理問題成立科研組,進行相應的課題研究。已有的危機幹預課題報告有:雲娜臺風危機幹預報告,春運期間滯留車站旅客心理危機幹預與預防等。中心由心理學博士、專家和心理咨詢師組成,應付突發事件,進行現場危機幹預。已進行的危機幹預有:雲娜臺風受災群眾,樂清泥石流,印尼海嘯杭州遊客。派出心理危機幹預隊伍針對受災個人或團體進行心理危機幹預。幹預後形成課題研究成果。

    杭州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從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接受咨詢6700多人次,有效電話5000多人次。最短通話時間10分鐘,最長通話時間156分鐘,成功挽救了6個實施自殺者的生命。(記者金東淑 毛雪梅 冉環 李佳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