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和教授都這樣

   侯吉諒的大作,寫出了在谷歌找資料、貼文章、交報告的這一代大學生 有一天發現他們要找的東西(如對一篇文張的賞析或作者的寫作動機)時,依據這個世代所學到的方法,他們就是進網路的源頭找,或拼命想找作者的伊媚兒,以為一切都應該在網路上獲得解決。

  不僅大學生如此,在我讀博士班的那個系上,有個教批判心理學的老師就說過,他已很久沒有去過圖書館,他要教的材料,不管天南地北,都可在網路上找到。所以,對這群大學生來說,侯吉諒可能只不過是網路上的一個名字,從網路上來,合該在網路上解決。

  我倒還好,這個月有兩所高中找我去講我的作品,他們事先買了我的書,還向我提出許多我這個作者想也沒想到的問題,這個,就絕不是在網路上的互動可以得到的。我相信當網路找資料的功能這麼方便後,去圖書館翻書,找資料大概被當成是落伍了,我有時不禁想對那些大學生發生異見的大作家問一聲,如果你有了跟這些大學生一樣的問題時,你怎麼辦,會先找電腦還是去圖書館找一天的書,還不保證有答案?

   想起我在大學教書時,面對全班的沉默,有一次我不得不祭出送分數的老梗:「有誰要上台講一下話的,學期末加五分?」結果還是沒有人講話‧我說五分喔,終於台前有個聲音說,老師,我只要及格就好,不要那麼多分數。現在,我反而喜歡去高中演講,他們還比較願意問問題,如我剛去的新竹高中語文資優班二年級,奇怪的是,為什麼進了大學後,反而就整的都變了,難道他們的問題和好奇心在高中考聯考時就全用完了嗎

  使用網路做學問的方法論,最後就肯定會出現這樣的態度,就像隨麥當勞的兒童餐送的玩具。但是,我不禁好奇,還有誰上圖書館的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