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餘的世界(六六)

他頓了頓,「其實人一樣可以為自己忙碌工作,享受自己提供的服務。可惜人只願意為別人給的一顆椰子工作。如果哪天兩人又想通了,覺悟到這麼忙碌實在無聊,不再交換那顆椰子,他們也可以停止所有經濟行為,回去過原始人躺在椰子樹下睡懶覺的單純生活。所以我說,經濟學就是心理學。人的經濟行為主要是因為經濟心理學提供一個動機,讓人人都努力為別人工作。但是為別人工作的同時,也就是為自己工作。所以一個人無法奮發工作,必須有個多餘的人做為對象,這是人性。同樣道理,一個世界要振興經濟,也必須有個多餘的世界!」

老麥唐諾先生繼續說:「三十年前,我還是帝國圓桌會議的首席經濟學家時,就發展出多餘的世界的理論。我提出如下的假說:一個多餘人的工作價值減去一個同等原始人的工作價值,就是他的剩餘價值;一個多餘的世界所有人的工作價值減去所有同等原始人的工作價值,就是多餘的世界的剩餘價值。這就是當年震驚經濟學家的『麥唐諾假說』。

「多餘的世界的理論和古典馬克思理論有密切關係,但是應用更加普遍。因為多餘的世界不必是真實的世界,所以多餘的世界的剩餘價值不須依賴資本家剝削,就好像椰子裡面的椰子汁,只要打開椰子就喝得到!有的經濟學家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是多餘的世界的剩餘價值,的確是人人可以白吃到的果實。」(六六)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