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越大 人走路越快

  美國《大西洋月刊》知名專欄記者賈菲近日在網上發表一篇研究城市人群步行速度的報導。經過調查他發現,有證據顯示,除一些不確定因素外,步行速度居然和錢包的鼓癟有著緊密的聯繫。

  報導說,關於城市人群步行速度的大範圍研究可以追溯到1976年,當時心理學家馬克和伯恩斯坦發表論文稱:無論文化背景如何,一個地區人群的生活節奏與當地人口規模成正比。

  伯恩斯坦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城市人口的人際關係非常密集,“疾步如飛”可以大大減少社會對自己的干扰。據此,當時的心理學家也認為,繁忙的城市生活讓個人的感官超負荷了,這促使個人潛在對外在社會排斥,“低頭飛奔”是一種自然躲避的反應。

  轉眼十几年過去。在1989年,地理學家沃姆斯利和劉易斯在《環境與行為》雜誌上公開質疑上述研究結論。與之前研究不同的是,他們倆發現,城市越大,人們步行速度確實越快,但並不是那么明顯。

  沃姆斯利和劉易斯做出了他們的解釋:城市規模和步行速度的關係可能是經濟因素發生作用。他們認為,當一個城市變大,個人工資水平和生活成本成倍增加,因此居民的時間價值也被提高。因此每個人的時間都變得更加緊迫,生活開始變得匆忙又緊迫。

  轉眼又過去十年,美國加州大學弗雷斯諾分校的心理學家萊文在1999年終於將這個理論充分完善,他對“時間、金錢和行走”之間關係的研究更加具有說服性。被萊文稱為“生活節奏”的大調查涵蓋了世界各地31個國家的大型城市,他的“生活節奏”實驗被分為測量三個變量:步行速度、工作速度和守時精度。

  實際上,萊文認為,“大約三分之二以上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購買力平價與個人步行速度的因果相關性最強﹔此外它還受到該國流行的個人主義或其他因素影響。”

  2006年,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在分別調查了32個國家和地區的行人速度後得出的結果,顯示出一些不同:雖然都柏林和紐約市還留在“走路前十快”的排名之中,但從國家來看,現在的中國、巴西和新加坡都進入了“快步行走”的行列。任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