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為何不敢做好事:擔心被嘲笑或被懷疑動機不純

    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給身懷六甲的孕婦讓座……這些看似平常的好人好事,現在似乎越來越少見。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6.1%的人坦言現在社會做好人好事的環境差;68.3%的人表示做好事被嘲笑或質疑的現象較多,直接導致了人們在做好事的時候會“考慮再三”。除了客觀因素,專家表示,人們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逐漸淡薄,是好人好事越來越少的真正原因。

    “沒有一個人去幫忙,我幹嘛要管?”

    5月27日,北京的氣溫攀升到了34℃。中午時分,364路公交車上擠滿了乘客。車剛到達管莊路口北,等車的乘客便一哄而上。“都往裏走。”售票員的聲音在人群中顯得很遙遠。排在隊伍最後一位抱著嬰兒的婦女試圖單手將嬰兒車提上公交,但因顧及懷中的嬰兒,舉了兩下便放棄了。售票員開始幫她張羅,站在門邊的幾位小夥子馬上將頭扭向一邊。此時,有乘客大喊:“走不走啊,耽誤大家時間。”記者正準備從後門擠到前門幫忙時,前方一位五十歲出頭的男乘客擠出人群,幫著婦女將嬰兒車抬上了公交車。“搭把手的事,怎麼大家都不願意幫忙呢?”這位男乘客站定後,憤憤地說。下車後,記者詢問剛剛在門邊站著的小夥子為什麼不幫忙,他說:“沒有一個人去幫忙,我幹嘛要管?”

    在大望路附近做保安工作的小李最近也為做好事犯愁。小李說,他幾天前看到一個小偷在偷一個女孩的包,小李見狀大喝一聲,和小偷扭打到一起。小李和同事將其制服後,準備和被偷的女孩一起將小偷送去派出所,但女孩卻早已沒了身影。小李說,他並不期待挺身而出能換回一聲感謝,但自己挨打,被偷包的人還悄無聲息地離開,這讓他感覺到“寒心”。“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我可能會考慮一下。”

    年逾古稀的吳爺爺說,以前人和人之間防備沒這麼多,遇到事情,大家都一起幫忙解決。“十幾年前家裏的煤氣罐,都是好心人幫我扛上樓的。”吳爺爺說,現在再想找人去扛煤氣罐,幾乎沒人會幫他。

    記者隨機採訪了近20位路人。其中15人表示,如果在路上看見有人遇到困難,不會主動上前詢問並提供幫助;如果遇到路人主動求助,12人表示會考慮一下再看;如果自己出現困難,有16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

    這個結果與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不謀而合。後者對7804人的調查顯示,76.1%的人坦言“現在社會做好人好事的環境差”,其中39.1%的人認為“非常差”;68.3%的人表示“做好事被嘲笑或遭質疑的現象較多”,其中20.2%的人表示“非常多”;對于為何不願做好事,71.0%的人表示“會被懷疑動機不單純”。

    信任危機背後是道德教育缺失

    上述調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震驚一時的廣東佛山小悅悅事件。當小悅悅奄奄一息躺在血泊中長達七分鐘時,目睹此事的18名路人卻不約而同選擇了冷漠以對。這場令人心酸的悲劇背後,是對社會良知和人性道德的拷問。

    信任缺乏是核心。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夏學鑾和西南大學心理學係副教授楊東均認為,好人好事越來越少,社會誠信的缺失是最關鍵最核心的原因。社會上有不少利用人們善心而設定的騙局,“騙人的”往往給人們的善心籠罩了一層陰影。脆弱的愛心經不起假意的欺騙,誠信的缺失讓很多人不願伸出援手。楊東表示,在經濟轉型期,價值觀多元化,在衝突中穩固的價值體係還沒有形成,很多人在透支信任。而一旦對這個社會對他人缺乏信任,一方面,做好事前會顧慮對方會不會給自己添麻煩;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對自己的價值觀產生懷疑,難以長久地堅持下去。

    道德教育越來越差。曾有小學生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時,“我不會讓梨”的回答引發不小爭議。其實,在古代,不管是家庭還是私塾,道德教育都佔據至關重要的位置。而如今,素質教育提了很多年,道德教育卻一直沒受到足夠重視。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提醒的是別跟陌生人說話,和老師一樣,關注最多的也是成績的好壞,對于孩子是否有善良、真誠的品質卻並不那麼在意。從小學到大學,不少所謂的道德教育課都形同虛設。

    典型負面個案影響大。“從總體上看,這個社會並沒有糟糕到這種地步。”楊東認為,一些典型個案如小悅悅事件、南京彭宇案等,讓人們的認識產生了偏差,覺得做好事越來越難。這實際上是一種社會認知的偏差,就如同一出空難,很多人就認為飛機特別不安全一樣,事實上,因飛機失事造成的死亡比例比因火車或汽車造成的死亡比例小得多。負面的個案事件不能代表國人的心理一片黑暗。

    現代人交往目的性強。夏學鑾表示,從社會層面上講,人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會考慮這件事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如果回報大于付出,可能選擇做,如果回報小于付出,可能選擇不做。這是社會學中著名的“社會交換理論”。因此,在做好事之前,人們會特別關注別人的評價,如果是負面的,如“很傻、動機不純”等,就會導致人們不太願意幫助別人。在一味向錢看的經濟轉型期,這種表現更為明顯。此外,事件發生後責任認定時,我國採用的“有罪推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家做好事的積極性,讓人覺得做好人好事卻得不到保障。

    不過,國內某民間公益組織負責人張先生認為,說做好事成本高,不過是一些人為自己不願幫助他人找的借口罷了。在他看來,幫助別人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善。

    做好事都應發自內心

    “感情與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人性中的善,稍微一激發就會出來。”楊東說,我們的社會其實並不缺乏愛。信任機制遭到破壞後,還是需要通過揚善來修復。對于不誠信的欺騙行為,需要政府的監管和懲罰。

    把做好事簡單化。美國心理學專家索尼婭博士的研究顯示,一天做5件好事能使人變得幸福和安寧。一些舉手之勞和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讓你有意外的回報。

    鼓勵榜樣和經典的力量。夏學鑾表示,無論經濟如何發展,傳統的歷史教育作用不能忽略,孔融讓梨、二十四孝這樣的經典文化應該代代傳承下去。在道德教育方面,應該更加“樸實化”,比如教育孩子“主動給同學借橡皮”,而不是“長大了要當個英雄”等。媒體也要揚善,多報道真實正面的內容。

    給做好事者多些獎勵。在現今的教育體制下,唯分數論依然盛行,不妨學學國外一些好做法,從機制上鼓勵人們幫助他人,多做善事。比如新加坡從小學就開始教育孩子要熱心幫助他人,直到中學畢業,每周都會有1個小時的美德課。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對社會的責任感,每個中學生每年至少要參加5小時的社區服務。如果表現特別突出的,還將獲得名校的破資格錄取。

    此外,從社會層面上講,著名公益律師、北京瑞風律師事務所李方平則呼吁,社會制度應有所突破,讓法律真正能夠發揮“懲惡揚善”的功能;讓見義勇為的人不用自己去申請“英雄稱號”;提升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程度,讓弱勢群體也能“幼有所養、老有所依”。他說:“社會信任的重建也許很艱難,但值得我們為此付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