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壁/自我的原型

本土心理學當前最迫切需要的突破,就是建構一種普世性的自我理論。當導遊介紹婆羅佛塔時,我心中不禁悚然一驚:婆羅佛塔的結構不就是西藏佛教中的曼陀羅嗎?……

本文作者認為,婆羅佛塔的結構正是西藏佛教中的曼陀羅。
(圖/本報資料照片)

11月15日,漢寶德教授在《聯合副刊》上發表了一篇〈群塔之美〉,文中敘述他參觀婆羅浮圖時,心中產生一大堆疑問,最後他悲愴地問道:「人間世界就是一群墳墓嗎?」

對於漢教授的提問,我無法給予回答。然而,跟婆羅浮圖的一段特殊因緣,卻讓我對這座群塔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去年7月24至27日,我到印尼日惹的Gadja Mada University參加第一屆亞洲國際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議,並被推選為學會會長。會議結束後,在主辦單位的安排之下,我也去參觀了這座「婆羅浮圖」。

婆羅浮圖

婆羅浮圖以大量石刻壁畫敘述佛陀與佛經的故事。
(圖/本報資料照片) 「婆羅浮圖」位於日惹西北40公里處,公元第九世紀,據說是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所興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築物。後來火山爆發,使這佛塔下沉,並隱蓋於熱帶叢林中將近千年之久,直到十九世紀初才被重新發現,與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和柬埔寨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蹟。

婆羅浮圖的主要建築分為塔基、塔身和塔頂三部分。這座塔共九層,下面的六層是正方形,上面三層是圓形。塔基為邊長123米的正方形,高4米。塔身由五層逐漸縮小的正方形構成。第一層距塔基的邊緣7米,然後每層以2米的差距縮小,留下狹長的走廊。塔頂由三層圓形構成,每一層上建有一圈多孔的舍利塔,三層的舍利塔形成三個同心圓。頂層的中心是一座圓形佛塔,總共被七十二座鐘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

我第一次看到婆羅浮圖是在1993年。當時我應印尼僑社之邀,前去演講。2002年,國際文化比較心理學會在日惹開會議,我又舊地重遊。兩次參觀雖然都讓我對這座佛塔留下深刻印象,但內心並沒有產生太多聯想。這次來印尼開會之前,我剛好出版《反求諸己:現代社會中的修養》,正在思考:本土心理學當前最迫切需要的突破,就是建構一種普世性的自我理論。當導遊介紹婆羅佛塔時,我心中不禁悚然一驚:婆羅佛塔的結構不就是西藏佛教中的曼陀羅嗎?

導遊說:佛塔的三個部分代表著佛教的三個修鍊境界,塔基代表「慾界」,五層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層圓形的塔頂和主圓塔代表「無色界」。1885年人們在塔基下面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部分。這部分隱藏的塔基上刻有浮雕,其中的一百六十幅描繪了真實的慾界。「色界」中細緻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的圓形,象徵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我忽然恍然大悟:原來婆羅浮圖和壇城一樣,都是自我之生命境界的原型!

壇城

西藏佛教中的壇城,稱作曼陀羅(Mandala),通常是以彩色繪成,象徵佛菩薩的莊嚴世界,其基本結構為內圓外方,意即慈悲與智慧。在藏傳佛教的大法會中,通常會請幾位僧人用一、兩個星期的時間,以五彩細沙製作壇城。沙壇城的製作,有一定的規矩,製作過程便是一種禪定與智慧的訓練。製作完成的沙壇城,圖案對稱,色彩鮮豔,壯麗莊嚴,加持法會會場和平吉祥,參加法會的大眾所願皆遂,法喜充滿。

法會結束後,僧人立刻以手指將沙壇城劃破,再將彩色細沙分由信眾帶回家供養,剩下的沙子則灑在河中或大地。壇城由製作到毀壞的過程,象徵佛教修持對自身生命境界的成、住、壞、空的轉化;製作和對待壇城的態度,則蘊含了佛教的生命智慧:「凡事認真,卻不當真。」佛教相信業力因果,「生滅隨緣至」,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事情的成敗苦樂都要由自己承擔,所以要凡事認真。另一方面,佛教又相信緣起性空,世間萬事萬物皆變化無常,所以不必當真。

西藏僧侶製作壇城所蘊含的智慧,已經包含了東方文化自我修養的主要概念。曼陀羅內圓外方的結構,則是「自我」的象徵,它表現了心靈的整體性,涵融了人類和外在世界的關係。

生命的終極目的

在榮格所編的《人及其象徵》一書中,收錄了Jaffe的一篇論文,題為〈視覺藝術中的象徵主義〉。文中指出:西元1000年左右出現的各種教派中,煉金術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追求人類心靈與肉體的圓滿整體,並為此創造了許多象徵,其中一個核心象徵稱作「正方的圓形」(quadratura circle)。這名稱聽來令人感到困惑,其實它可以用一個標準的曼陀羅原型表現出來。婆羅浮圖這座「立體壇城」中的慾界、色界和無色界,則具體表現出:經由修持可能達到的不同境界。

在這篇論文裡,Jaffe指出:不論是原始人的太陽崇拜或是現代宗教,在神話或是在夢裡,在西藏僧侶繪製的曼陀羅,或是在文明社會中世俗和神聖建築的平面圖裡,圓的象徵都是指向生命的終極圓滿,而方型則是世俗事物、肉體與現實的象徵。

在印度用來觀想的「護符」中,一種相當普遍的主題是兩個相互交叉的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頂點向上,另一個頂點向下。在印度教中,這種形狀象徵濕婆神和剎克蒂神陰陽神性的結合。在中國,陰陽結合則是以太極圖來代表。這種結合實現了所有宗教的最終目的:天人合一,或靈魂與上帝的結合。曼陀羅的圓形代表了心靈或自我的圓滿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意識與潛意識的作用是互相融攝的。

基督教的發展

基督宗教藝術的核心象徵不是曼陀羅,而是十字架。在凱洛琳王朝時代之前,等邊或希臘式的十字架是普遍的形式。隨著時間的發展,十字架的重心逐漸上移,呈現出目前直長橫短的拉丁形式。這個發展反映出中世紀盛期基督宗教的信仰重心,從塵世「向上」提升到精神領域。這個趨向源自於實踐基督的訓示:「我的王國不在塵世。」只有天堂才能給出充滿承諾的召喚,中世紀的人把希望寄託在彼岸,世俗生活和肉體,都是必須超越的力量。

在中世紀的神祕主義中,這種努力達到了巔峰。彼岸的希望不僅表現在十字架重心的上升,同時也表現在哥德式大教堂不斷增加的高度上。這些教堂十字型的建築,是拉長了的拉丁十字架,似乎是要挑戰地心引力法則。然而教堂中心的聖水洗禮池,仍然是標準的曼陀羅平面圖。

在文藝復興的萌芽時期,歐洲人的世界觀開始產生革命性的改變。中世紀晚期達到巔峰的「向上」運動,開始反轉過來,轉回到俗世之中,西方人重新發現了自然與肉體之美,開始環遊世界,並證明了世界是球體。機械法則與因果律成為科學的基礎。在中世紀風靡一時的宗教情感、非理性主義,和神祕主義的世界,愈來愈被邏輯思維的傲人成就所掩蓋。

綜和的盡理之精神

牟宗三在《歷史哲學》中,也用「圓」、「方」,以及類似拉丁十字架「向上」的意象,來比較東西文化之差異。牟氏認為:儒家文化是以孟子「仁義內在,性由心顯」的哲學作為核心,而展現出來的,其文化生命可稱之為「綜和的盡理之精神」,有別於西方的「分解的盡理之精神」。

所謂的「綜和」是指「上下通徹,內外貫通」;所謂的「盡理」,則是指荀子所說的「聖人盡倫者也,王者盡制者也」,孟子所說的「盡心之知性以知天」,以及《中庸》所說的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牟宗三認為心、性、倫、制都是道德生命的發揮,都可以稱之為「理」。這種盡理是「綜和的盡理」。「其所盡之理是道德政治的,不是自然外物的,是實踐的,不是認識的或『觀解的』,這完全屬於價值世界事,不屬於『實然世界』事。」中國的文化生命完全是順這一條線而發展出來的。

分解的盡理之精神

希臘是西方文化源泉之一,他們在探索外界自然的過程中表現出心靈之光。生命是內在的,自然是外在的。「所以中國人之運用其心靈是內向的,由內而向上翻;西方則是外向的,由外面向上翻。」能觀解的「心靈之光」是智,其觀解的是自然,由外而向上翻,就是以『智』把握自然宇宙所以形成之理,所以西方文化「智」的方面特別突出,是「智的系統」,其文化系統背後的根本精神則是「分解的盡理之精神」。

希臘「學術的傳統」以及在希伯來宗教傳統下產生的基督教精神,都是「分解的盡理之精神」。基督教精神是隔離的、偏至的,基督教為了證實上帝之絕對性、純粹性,可以放棄現實的一切,甚至放棄現實的生命。因為人與上帝之間「暌隔不通」,人永遠不能為上帝。相對之下,在中國文化中,人卻可以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人人可以為聖人,因而中國文化是「圓盈形態」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隔離形態」的文化,基督教為「離教」,而儒教為「圓教」。

用曼陀羅的結構來看,中國「綜和的盡理之精神」「由內向上翻」,追求「圓而神」的生命境界,可以用「太極圖」來表示;西方「分解的盡理之精神」「由外向上翻」,追求的生命境界,則可以用「十字架」來表現。理性思考的結果,西方人發現:人不可能變成上帝,人與上帝之間暌隔不通,所以又回歸到現實的世俗世界,用「方以智」的精神發展自然科學,造成西方文化的現代化。

自我生命的深層結構

牟宗三以儒家文化「綜和的盡理之精神」和西方文化「分解的盡理之精神」相互比較,他所關注的是「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問題。為了方便說明他的理論,而不得不以「圓而神」和「方以智」二元對立的方式,來凸顯中、西文化之對比。事實上,作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婆羅浮圖,才真正代表人類自我生命的深層結構。人類出生後的幼兒時期,都是處在「慾界」之中,只會追求基本慾望之滿足。長大成人後,則進入「色界」的各種不同階段;心智完全成熟之後,才會思索「無色界」的諸般問題,追求終極圓滿的人生境界。以曼陀羅內圓外方的結構所代表的「方形的圓」,代表了成年人自我的深層結構。換言之,不管是在哪一個文化之中,成年人自我的深層結構都是由「方以智」和「圓而神」所構成;西方現代的文化,不過是文藝復興運動發生後,西方人放棄掉對「彼世」的追求,使其「智」的文化特別發達而已。

從印尼返回台灣之後,我以這些思考作為基礎,發展出一個「自我的曼陀羅模型」,更以這個模型作為思考架構,在心理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心理學的科學革命方案》。在重暮之年,第三次參訪婆羅浮圖,卻有跟寶德兄完全不一樣的體悟。或許這就是佛教所謂的「因緣」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