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管心理學: 裁員的策略

林煒舜

臨床心理學博士

•在商言商,站在減輕成本的層面,既然拿不到牌照,就不需要養那麼多人。

•然而從潛在利益去看,不獲發牌是否就是公司的末日呢?若是的話,為甚麼呢?

香港電視網絡不獲發免費電視牌照事件擾攘了很長時間,焦點是政府不發牌給該公司的原因,但我倒想討論一下該公司的整體策略。

在政府公布香港電視網絡不獲發牌的翌日,該公司便宣布裁員三百二十人。無疑,在這種情況下,「博同情」也是其中一種策略,但若這邊廂大裁員,那邊廂又聲言有充裕資金,並曾申請司法覆核,「博同情」的效果實在非常有限。所以,我覺得該公司應不是採取「博同情」的策略。

當然,更簡單的想法,就是在商言商,站在減輕成本的層面,既然拿不到牌照,就不需要養那麼多人,而司法覆核的結果不知何時才有,營運成本輕得一天是一天。從這角度看,火速裁員自然也有道理,但問題是,作為一種商業策略,究竟該怎樣為這次裁員定位。

其實,生意說到底都是為了利益。不過,營商的利益其實有兩種:實際利益和潛在利益。若從實際利益的角度出發,這次香港電視網絡裁員三百二十人無可厚非,即使對司法覆核有信心,也可稍後再重新招聘。然而若從潛在利益去看,就沒有這麼簡單了,潛在利益其實是一個和心理學息息相關的問題,因此我就不得不問:對於不獲發牌,你事先有甚麼策略?裁員,又是一個甚麼策略?

我當然不知道香港電視網絡在這兩方面的真正策略,不過,作為一種商業部署,那麼大的一間公司,花了那麼長時間作準備,若覺得發牌結果不公平自然可訴諸法律,但同時,亦應預早作好萬一不獲發牌的應變。簡單來說,不獲發牌是否就是公司的末日呢?若是的話,為甚麼呢?某程度上,這是一個很舊派的營商觀念:我想做一間電視台,於是我就只能做一間電視台,萬一未能做到一間電視台,就完了。就拿其中一間已獲原則上發牌的now來說,大家應記得,老闆李澤楷在過去的業務轉型過程。now原先是一間電訊公司,而那電訊公司的前身更是保險公司!

坦白說,今時今日,除了一部分家庭主婦,還有多少人會看「電視機」?當然看電視的人很多,但用電視「撈飯」,必須定時定候看電視機追劇的人已比過住大幅減少,沒有獲得一個免費電視牌照真的是世界末日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