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心理學家提出培養善良孩子的五種方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19日發表題為《你在培養好孩子嗎?哈佛心理學家提出培養善良孩子的5種方法》的文章稱,哈佛大學“推廣關愛”項目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大約80%的青年調查對象表示,父母更關注他們的成績或開心與否,而不在意他們是否關心別人。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關心他人、有禮貌、負責任的人?項目負責人理查德‧韋斯布爾德和他的同事提出了若幹建議。

  1.把關心他人作為優先重點

  為什麼?父母最看重的往往是子女的幸福和成績,而不是他們是否關心別人。但是,孩子們需要學會平衡自己的需求與別人的需求。

  怎樣做?父母要告訴孩子,關心別人是優先重點。關鍵是對孩子提出較高的道德要求,比如信守承諾。例如,孩子退出運動隊或者放棄一段友誼之前,我們應該要求他們想想自己對團隊或朋友的責任,鼓勵他們在放棄之前努力解決問題。

  試試看:

  ‧不要對孩子說:“只要你開心就好。”要說:“最重要的是你要厚道。”

  ‧確保年長一些的孩子始終有禮貌地對待他人,即便在疲倦、心煩意亂或者氣惱的時候也不例外。

  ‧當你與子女生活中的其他關鍵成年人展開互動時,要強調關心別人。比如,問問老師,你的子女在學校是不是優秀的集體成員。

  2.制造機會讓孩子學會關心和感謝別人

  為什麼?學好從來都不嫌晚,但這種事情不會自行發生。孩子們需要學著關心別人,同時學著向關心他們的人表示感謝。研究表明,習慣于感謝別人的人往往更熱心,更寬容,更具同情心和包容心——他們往往也更加快樂和健康。

  怎樣做?學習關心別人就像學習體育項目或樂器一樣。無論是輔導朋友做家庭作業、幹家務還是擔任班級工作,日常重復會使關愛成為第二天性,使年輕人形成關心他人的能力。

  試試看:

  ‧不要獎勵孩子所有幫助他人的行為,比如清理餐桌。我們應該只對不尋常的善良舉動加以獎勵。

  ‧與孩子討論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關心或不關心別人的行為。

  ‧讓表示感謝成為常規。無論別人對我們的幫助是大是小,都要表示感謝。

  3.擴大子女的關心范圍

  為什麼?幾乎所有孩子都關心小范圍的家人和朋友。我們的挑戰是幫助孩子學會關心這個圈子以外的人,比如班裏的新同學。

  怎樣做?孩子們需要學會關注身邊的人,同時也要看到全局。他們還需要考慮自己的決定(比如退出運動隊或樂隊)會對群體中其他成員造成何種影響或傷害。在全球化的世界裏,孩子還需關注生活在不同文化和群體中的人。

  試試看:

  ‧確保你的孩子對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人保持友好和感激的態度。

  ‧鼓勵孩子關心脆弱的人,比如安慰遭到嘲弄的同學。

  ‧利用報紙或電視報道鼓勵孩子思考其他國家的孩子面臨的困境。

  4.成為堅定的道德榜樣和導師

  為什麼?孩子觀察他們尊重的成年人的行為,從而形成道德價值觀。他們也通過思考道德困境來形成價值觀,比如:“我最要好的朋友不喜歡我的新鄰居,那我該不該邀請她參加我的生日聚會?”

  怎樣做?要成為道德榜樣和導師,我們自身就必須踐行誠實、公正和關心他人。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總能做到十全十美。要讓孩子尊重和信任我們,我們就必須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

  試試看:

  ‧在關心別人的問題上以身作則,每個月至少參加一次社區服務,如果帶孩子一起參加就更好了。

  ‧在吃晚餐時給孩子講述一種道德困境,問問他們面臨過什麼樣的道德困境。

  5.指導孩子控制破壞性的情緒

  為什麼?氣惱、羞愧、妒忌或其他消極情緒往往會削弱關心他人的能力。

  怎樣做?我們要告訴孩子,出現任何情緒都是正常的,但某些處理情緒的方式是無益的。孩子需要在我們的幫助下學會以建設性方式處理這些情緒。

  試試看:

  以下是一種教孩子冷靜下來的簡單方法:要孩子停下來,用鼻子深吸氣,再通過嘴慢慢呼出,數到5。讓孩子在冷靜時加以練習,然後,當你看到他心煩意亂時,就提醒他回想這些步驟,跟他一起做。過一段時間,他就可以自己做了。這樣一來,他就能以妥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參考消息網)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