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汶川地震專家行動組援助災區四年紀實

  保生是個沉默 腆的男孩,16歲了,在漢旺中學讀書,他最喜歡上語文課,因為作文寫得好,常常被當作範文。最近一篇被當做範文的作文是“義工的美好生活”,寫的是在漢旺社區建設發展中心做義工的心得。

  地震發生時,保生12歲,被老師拖著離開了教室。直到今天,說起那一天的情景,他一直覺得記憶很模糊。唯一深刻的是5月12日晚上的那場雨,讓他冷得毛骨悚然,就是在那天夜裡,他知道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2008年5月20日,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以下簡稱“專家行動組”)的北師大教授張秀蘭在漢旺鎮的災民安置板房中見到了保生。“別怕孩子,我們會幫助妳!”張秀蘭與保生的手握在了一起。正如這緊緊握在一起的兩雙手,來自高校的專家的科學之手與災區待援的災民之手也緊緊握在了一起。

  2012年3月,保生一直悶悶不樂,因為他心中最親近的社工大哥哥和大姐姐們就要走了。隨著最後一批義工的撤離,專家行動組北師大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漢旺社區建設發展中心的工作全面進入收尾工作,這也意味著,開始于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援助災區行動正式告一段落。

  集思廣益 火線傳遞救災建議

  早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當天,北師大防災減災、應急管理、心理學、教育學、公共政策等相關方面的專家們就聚在了一起。大家目標衹有一個,盡快為抗震救災一線提供科學有效的建議。

  2008年5月16日,專家行動組由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教育部-民政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發起成立。

  “專家行動組匯集了抗震救災相關領域的頂尖人才,這就好比給抗震救災工作裝了一個‘智慧大腦’,有了大腦,行動就會有效的多。”災害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也是專家行動組成員,在他看來,“大腦”的力量不容小覷。

  彼時,專家行動組祕書處設在北京師範大學,下設現場實踐平台、北京研究平台、國際交流平台和信息網絡平台,充分利用國內外多學科專家智力資源和相關實踐經驗,從救援與應急處置、群眾安置與重建、心理創傷干預等方面搜集資料,開展試點研究,提供政策建議,為國家整體的抗震救災工作提供決策參考。

  嘶啞著嗓子,汶川地震發生後的前10天里,災害專家史培軍對要求采訪的記者急得直嚷:“救人!救人!現在救人是第一位的!”史培軍的專業是地學研究,也是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的副主任。

  實際上早在5月13日,史培軍就已經向民政部提交建議:“至少要準備100萬頂帳篷!”

  100頂帳篷是怎么預計出來的呢?史培軍告訴記者,12日地震發生後,很快他就在互聯網上找到了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就公布了此次地震的模擬烈度圖。根據地理信息技術和基礎地理數據處理,史培軍很快確定汶川地震不是以一個中心地震向四周擴散,而是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一個地震帶。由此確定,四川省受到影響的災區人口大概就有兩千多萬,其中重災區人口,就接近500萬人。而其中,僅在烈度為9度、10度的核心區內,就超過200多萬人。按2-3人一戶,每戶一頂帳篷估計,史培軍做出了大概需要100萬頂帳篷的結論。

  與此同時,5月22日,專家行動組先期抵達成都地震災區的人員已對西南財經大學中小學生安置點和綿陽市九洲體育館災民安置點開展了現場調研,並針對現狀提出了切實有效的災民進一步安置建議。

  建議書很快被遞交到國家減災委。“在災民安置區建立臨時幼兒園和學校”、“異地轉移重傷殘人員進行醫護”、“通過財政轉移支付支持鄉鎮基層政府正常運轉”、“迅速組建統一的心理干預管理組織”等政策建議報告被國家減災委采用,直接報送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

  不久,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對外公布了一系列災民安置計划。專家行動組張秀蘭、胡曉江、劉學敏等人看到出台的計划几乎采納了許多他們的專家意見,覺得很欣慰。“那段日子沒日沒夜地調查和思考,沒有白費。”

  2008年7月,專家行動組再次向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提交了“汶川地震災害分析評估報告”、“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實用技術手冊”、“汶川地震極嚴重災區恢復重建承載力及轉移安置人口數量的分析報告”等一些列專家意見,其中《汶川地震烈度圖》涉及到災區遙感影像圖、地形地貌暈渲圖以及抗震救災綜合地理信息平台等多項抗震救災急需的地理資料。

  “這些資料就像給抗震救災工作裝上了‘天眼’,能夠保障工作的高效開展!”史培軍如此評價。

  “心在行動”呵護災區心靈重建

  汶川地震中,學校是傷亡最慘重的場所之一,學校穩定工作已經成為災區社會穩定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輿論和大眾最為關注的內容。

  2008年6月,四川廣元市木魚中學來了一批北師大心理學院的師生。領頭的是院長許燕,她也是專家行動組的一員。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為之前遇難學生家長與當地政府、學校當局出現了激烈的矛盾沖突,局勢緊張,學校不能開展正常的復課教學工作。

  許燕和學生們立即開展了一系列的入戶調查和走訪工作,遂即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雙方信任和溝通效果是造成各方情緒變化並引起各種矛盾的主要因素。”同時第一時間給予了相關建議“改進溝通技巧,扭轉處理問題心態,對家長提供哀傷輔導,針對特定人群的持續心理干預……”

  在許燕和學生們的努力下,很快木魚中學恢復了正常。

  就像此類的心理援助數不勝數。災難發生後,北師大心理學院先後派出8支心理援助隊伍,深入青川、都江堰、綿陽、北川、綿竹、什邡等6個極重災區及成都、德陽、云南麗江等地開展援助工作,師生志願者們綜合運用集體授課、個別輔導、心理劇、音樂療法、繪畫療法、箱廳療法、團體活動等多種方式,對災區教師、學生、家長、喪親者、戰士、孤兒、傷員、干部等十几類群體開展心理援助,數以萬計的災區民眾從中受益。

  2009年12月18日,北師大心理學院為期三年的災後長期心理援助計划全面啟動,同時也標誌著心理學院“心在行動--心理學院5﹒12地震災後心理援助行動計划”推向深入。

  截止2012年5月,已有三批援助團隊共32名師生先後進駐德陽,深入什邡中學、洛水中學、雒城九小、孝感初中、東電中學等實驗基地和學校進行實地調研、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團體輔導、教師培訓等工作,累計有700多名教師和2000多名學生從中受益。

  與此同時,心理學院與德陽市教育局聯合舉辦多期專職教師培訓班,邀請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北京四中等境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授課,受到當地教師的熱烈歡迎。

  “我已經做好了可以面對孩子們的準備!”一位來自汶川的教師在接受完培訓後表示。而在此之前,這位老師因為在地震中未能來得及拉住一個孩子,眼睜睜看著孩子被巨石吞噬了生命。

  像這樣的例子在專家行動組心理援助工作中屢見不鮮。四年來,許燕和她的學生們已經記不清接待了多少位需要心理安撫的教師和孩子們。“看著他們再次鼓起勇氣,對生活露出微笑,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心理學院志願者安媛媛感慨道。

  據悉,2012年暑假,還將有一批志願者奔赴災區進行支教和心理援助活動。

  創傷“復元”的守望人

  汶川地震過去四年,走進災區,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新砌的社區樓房,嶄新的學校,新舖的平坦大道,整個震區面貌煥然一新。

  保生說很喜歡新的社區。當然,他也說“永遠忘不了在板房的日子。”

  時間又要回溯到2008年8月,距離地震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專家行動組的成員的建議重點已經開始由應急救災轉向過渡期的災後重建工作。

  在汶川、映秀、綿竹……專家行動組的人活躍在災後重建的各條戰線上,他們白天入戶調查,現場勘驗,晚上進行激烈的頭腦風暴。一份份建議相繼出爐,送到了有關部門的案頭。

  “關於民間力量參與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的建議”、“關於加快出台汶川地震災區農村長久性安置政策的建議”等5份建議報告刊發在《新華社動態清樣》﹔長達80頁的《關於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體制及若干問題的研究報告》,從領導體制、災民救助、社區建設等方面全面、系統地提出政策性建議,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和重視,獲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務委員國務院祕書長馬凱重要批示。

  “國際巨災應對經驗證明,巨災後基礎設施可以在短期恢復,而社會性創傷卻難以在短時間內愈合。社工工作的廣泛開展,就可以幫助災區人民恢復創傷,自愈起來。”張秀蘭認為,“自愈”比什么外在援助都有用。

  地震後,社會秩序如何重建,群體性心理和個體性心理如何調整,社會新舊矛盾如何調節,人們如何從地震的陰影中走出來,這都是災後重建的巨大挑戰。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地震對於人和社會本身的沖擊,要花上几年,甚至几代人才能得以修復,而災後重建開始階段的工作對將來重建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北師大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院胡曉江教授對於地震後“人”的修復尤為重視。她是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災後由她執筆,先後提交了“緊急移民安置原則”、“災民安置對策建議”、“關於地震災區兒童的建議”等多項建議報告,均受到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采用。

  關於“人”的修復,專家行動組進行了專題研討。“我們對災區的人民做了分類,確定了優先關懷的群體──兒童。孩子們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而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元。孩子們‘復元’了,家庭的歡笑就會多起來,笑聲多了,整個社會也會慢慢‘復元’。”北師大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院屈智勇教授長期從事兒童身心發展等方面的研究。

  對於當時興起的“收養地震孤兒”熱潮,他給出了明確的建議“不能盲從社會輿論,要科學人性化地安置孤兒。”

  “恢復和重建社會網絡是我們的使命”

  社會網絡的恢復是災後重建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它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怎樣才能持續有效地開展社工活動呢?很快,專家行動組又開始了新的行動。

  2008年11月,北師大專家行動組組織的“德陽市綿竹劍南板房區社區服務中心”揭牌成立。

  2009年,當記者走進綿竹劍南鎮板房區時,看到一排整齊的六間板房,外牆有醒目的彩虹線,房前的小院子里飄揚著一面黃色的旗幟,讓人看了就覺得格外的溫暖。走進去可以看到活動室裡面人聲鼎沸,很多鄉親在下棋、看書。

  社區服務中心的成立背景是專家行動組圍繞災後重建、社工服務、板房區社會管理、NGO體系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研究,發現板房區非常需要第三方社會服務和專業智力提供相應的協調和政策建議,創新性的解決問題,保證災後重建工作平穩過渡,為災後社會重建做出有益的探索。

  2010年3月,專家行動組又成立了漢旺社區建設發展中心。在專家組心中,劍南社工站和漢旺社工站是他們在災區災後重建,恢復社會網絡關係的“哨卡”和社工們的“大本營”。

  2008年11月到 2009年6月,社工站完成基線調查,了解熟悉了社區弱勢群體和有能力的群體,開始組建社區自助網絡,社區公眾參與積極性大幅提高,社區凝聚力大幅增強。

  2009年7月到2010年12月,社工站開始輻射到綿竹其他鄉鎮─遵道、清平、九龍和天池的農村等社區,並覆蓋整個綿竹地區,總計51萬人口。工作重點也由以直接服務為主,轉為直接服務與生計改善並重,引入社會企業的實踐,促進整個社區的生計改善。

  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為建設災後常態化社區服務同時利用社區的自助網絡和社區團體,逐漸將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轉移到居民手中,實現本地化的可持續發展。

  保生就是在這時,在大社工的幫助下,和保生一樣的許多中學生接受了社工的培訓,成為了當地的“小社工”。保生覺得做社工的日子很快樂,因為他的服務,很多家庭都快樂了起來,他感到很滿足。

  2009年1月23日,劍南鎮板房區天河小學操場上張燈結彩,鑼鼓喧天。主題為“快樂過新年、牛年牛起來”的新春大型文藝聯歡會緩緩拉開了帷幕……頓時,歌聲、笑聲、鼓掌聲匯集成了一曲新年交響曲。寒風凜冽,天氣很冷,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演員和現場觀眾的情緒,整個操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然而,就在半個月前社區服務中心的志願者走訪板房區住戶時,還能深刻地感受到板房區的鄉親們在年關盡頭對發生在8個月之前的那場噩夢般的記憶的痛苦。“每逢佳節倍思親”,思故人,往事不堪回首。為了幫助這些人們走出悲傷,劍南社區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組織策划了一系列快樂新年活動。籃球比賽、拔河比賽、棋牌大賽、新年聯歡會、元宵游園會……一個又一個充滿歡樂的活動將快樂的情緒帶給了板房區的災民,讓他們覺得並不孤單,新生活充滿了希望。

  這是劍南社區服務中心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社區活動──“暖冬行動”。活動宗旨就是讓板房區的居民在寒冬中“動起來”、“暖起來”、“樂起來”。而類似收到社區人民歡迎的活動還有很多。香港特種樂隊音樂會、兒童快樂遊戲節、小義工活動、清明集體祭奠活動……

  在2012年前,穿著小蜜蜂標誌服裝的社工師板房區最受歡迎的人,社工站也是是人們最愛去的地方。

  隨著災後重建工作的進展,2011年底,社工站開始計划撤退。“看著老百姓開開心心地搬進新家,我們也很欣慰,但也有一絲不舍。他們搬走了,意味著我們的工作也將結束。”社工王亮說在板房區的社工生活是他一輩子忘不了的經歷。

  專家行動組社區服務中心注重災後社區心理-社會的能力建設,提供多元的示範性服務,采用政府、非政府機構、產業機構、學術機構四位一體合作的模式,具有開放性的視野和國際化的視角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劍南-漢旺模式的成功依賴于良好的政府合作關係,專業的機構設置,強有力的領導、技術支持和強大的資源動員能力、采用了嵌入式的發展模式以及具有強大的應變能力。”北師大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陸奇斌全程負責社工站的工作,在他看來劍南-漢旺社工模式在國內開創了災後重建社會網絡關係恢復工作的新模式。

  在2008年11月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暨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對於專家行動組而言,這份榮譽是黨和國家對他們工作的認可。而在他們心中,看著災區人民的笑臉,感受到汶川地震的“創口”慢慢愈合,才是最快樂幸福的事情。(通訊員 祁雪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