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專家:首金天機不可泄劉翔奪冠率僅3成

    2012年格拉斯哥奧科會的主題是“運動激發學術遺產”,涵蓋從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到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眾多與體育科學相關學科,是公認的世界綜合性體育科學大會。大會將學術活動分為大會主報告、專題報告、口頭發言、墻報交流、技術展示以及特別研討會等多種方式。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相比正式、公開技術交流時觀眾席的冷冷清清,冷餐會的私下交流似乎更加活躍,大家可以就當前國際體育科學的前沿問題展開探討,不拘一格、豐富多彩。倫敦奧運會無疑是大家最關心的,而中國代表團的表現更是萬眾矚目,倫敦奧運首金花落誰家?劉翔能否時隔8年再度加冕?中國代表團能否蟬聯金牌榜第一?誰說老外不關心金牌,這些同樣是最直接、最有吸引力的熱門話題。

    首金歸屬天機不可泄露

    根據倫敦奧運會的競賽日程,首枚金牌將在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產生,中國隊派出世錦賽冠軍、廣東名將易思玲和四川內江妹子喻丹出戰,搶到這枚金牌勝算幾何?

    加拿大一家科研機構的負責人馬克‧薩博告訴記者,他的團隊專攻運動生理和心理研究,特別是在射擊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我們和中國射擊隊的王(義夫)是老朋友,在各種射擊大賽上經常見面,我們也會在大賽期間布展。”馬克‧薩博表示,這次來奧科會也是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當記者問道,倫敦奧運會首枚金牌將花落誰家時,馬克‧薩博詭秘地一笑,“這很難說,因為技術研究只能告訴你運動員的相對穩定的生理和心理狀態,而射擊的不確定性太強,特別是奧運會首金,運動員要承受超乎尋常的壓力。”薩博說,通過研究,只能告訴你哪個選手最近狀態波動的大小,至于決賽的那幾十分鐘,“一切皆有可能。”

    薩博拿出一份宣傳材料,上面寫著“MIND OVER MUSCLE”(腦勝于力)。他表示,他們研發的一套輔助訓練係統,可以有效地幫助運動員提高訓練質量,“我們用這套係統幫助印度男子10米氣步槍選手阿比納夫‧賓德拉訓練,最終他奪得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這也是印度歷史上的首枚奧運金牌。”值得一提的是,賓德拉當時戰勝的正是衛冕冠軍朱啟南。

    “射擊是一項‘缺乏運動’的獨特運動,而氣步槍則是最精確和激烈的射擊運動,因此,這套係統還是很有價值的。”運動心理學家蒂莫西‧哈克尼斯說。事實上,這套係統在意甲豪門AC米蘭隊和NASA(美國宇航局)的訓練當中都有應用,這絕對是高科技產品。

    現代奧林匹克競技融入了更多的高科技元素,因此競爭也更加激烈。據記者了解,中國射擊隊總教練王義夫早在6年前的廣州射擊世界杯期間就對類似的研究產生濃厚興趣,或許中國神槍手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當然,意大利新人、目前世界排名首位的卡普利亞尼也是該項目金牌的最有力爭奪者。

    110米欄是歐美強項

    劉翔是否還能飛翔?年齡、傷病、強敵都將成為他加冕的障礙。一位不願具名的運動生理學專家告訴記者,劉翔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冠的概率只有3成。如果說梅裏特出現之前,男子110米欄的金牌爭奪戰是在劉翔和羅伯斯之間展開,那麼現在這樣的局面更是發生巨變。這位專家表示:“從傳統項目的角度來看,男子110米欄是歐美人的強項;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冠,成為全亞洲人的驕傲,但在任何項目上,想要連續3屆奧運會都具有奪冠實力,這種概率是相當低的。”他認為,因為運動員年齡在增長,與此同時新人不斷涌現,特別是跨欄強國美國有著先進的訓練理念,田徑人口非常巨大,產生優秀選手相對容易。

    現在劉翔的優勢在于,教練孫海平的訓練方法對路可以讓劉翔保持一個穩定的高水準;但他的劣勢也相當明顯,肋間內外肌受傷,在劇烈運動時有點痛,會影響他訓練和比賽,倫敦鑽石聯賽退賽也和受傷有關。

    專家看好中國金牌進前3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跟國人對中國奧運軍團出徵倫敦前景的憂心忡忡相比,歐美學者、專家卻表現出超乎想象的樂觀,他們普遍認為,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會比上屆縮水,但拿到30枚以上金牌沒問題。

    來自美國的運動生理學教授希金森認為:“中國選手在乒乓球、羽毛球、舉重、跳水、柔道、射擊、體操等傳統優勢項目上仍然實力超群,這基本上可以確保進入金牌榜前3名,如果在田徑、遊泳、摔跤、拳擊等項目上有所斬獲,金牌總數可以輕松突破30枚。”在他看來,中國軍團再次獨佔鰲頭並不是困難的事情。而這樣的觀點在歐美學者當中相當普遍,大概是中國軍團在北京奧運會的驚艷表現把他們鎮住了吧。

    上屆奧運會,美國代表團和俄羅斯代表團分別獲得36金和23金;2004年雅典奧運會,美、中、俄三個代表團的金牌總數分別為35枚、32枚和27枚。因此,即便是東道主英國代表團的金牌總數有所增長,但鑒于其和中國軍團直接交鋒的項目不多,因此彼此影響不大。如果中國代表團能突破30金,基本上可以鎖定金牌榜前兩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