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中國孩子成為“最缺故事的一代”

李曉文,國內知名人格發展心理學家,華東師範大學認知與心理科學學院教授

  作為國內知名人格發展心理學家,華東師範大學(微博)認知與心理科學學院教授李曉文,卻投入了一項“跨界”的工作──帶領學生進行青少年文學創作。“因為現在适合青少年閱讀的文學作品太少了。”李曉文說。

  近年來,整個社會對青少年成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然而,現在适合青少年的文藝作品卻越來越少。為什么出現這個現象?怎么樣才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青少年文藝作品?帶著這些問題,中國青年報記者日前采訪了李曉文。

  中國青年報(微博):您帶領學生進行青少年文學創作的原因是什么?

  李曉文:我曾負責一項關於“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促進流動兒童健康發展”的研究課題,關注的是上海農民工子弟學校。初步調查發現,几乎每個班都有不愛說話,很少和老師、同學交流,在班級中處於邊緣位置的“自閉”孩子。但當我們在班里組織同學參與主題班會、展開各種文藝活動後,這些“自閉”孩子變得活躍起來。

  開展主題班會,需要有相應的材料,比如青少年讀物、歌曲等。雖然他們每個班都有志願者捐助的書,但我們發現,這些書都是嶄新的。不是孩子們不願看,是他們看不懂。我們網上搜尋後發現,少年兒童的文藝作品種類很少,而且內容适合小學生的少之又少。這讓我震惊。青少年文藝作品對於青少年成長非常重要,是他們的精神食糧。所以,我就帶著學生動手編寫兒童詩,改編童話故事,表演教育戲劇。現在又接到救助兒童基金會有關促進外來務工子弟教育質量的項目,我決定組織自己的研究生創作少年兒童文學作品。雖然我們不是文學藝術科班出身,但我們可以探索著把發展心理學的思想滲透到作品中去。

  中國青年報:當前的青少年文藝作品少到什么程度?

  李曉文:從不同種類上來說,首先,當前國內青少年文學作品創造力嚴重不足。由於可以引進國外的讀物,當前幼兒文學作品還不太缺。但是,中小學生可讀的文學作品很少。我們曾經對上海二到九年級近40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三年級學生對書籍和影視劇的興趣最低,進一步分析發現,大多數三年級學生所看的書籍和影視劇類型仍然與幼童相似。三年級學生進入了少年期,少年對低幼和成人看的文學藝術作品都不會感興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我了解,西方國家特別是英美,青少年文學作品非常注重兒童成長的年齡特徵。僅以美國最大網絡書店亞馬遜上的紙質青少年讀物為例,從年齡分段來看,适合2歲以前兒童的讀物有1.4萬多種,3~5歲的有8.4萬多種,6~8歲的有10萬多種,9~12歲的也是10萬多種﹔從題材來看,其涉及動物、烹飪和食物、音樂和藝術、宗教、社會環境、旅遊、幽默等不下20類,不像我們的青少年讀物,總是圍繞著成語、古詩詞、三字經等題材轉圈。這些作品基本缺乏童趣。

  其次,現在的名著再創作作品越來越少。上世紀80年代,因為有趣、好懂,一些根據《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名著改編的連環畫在中小學生中非常流行。可是現在,這樣的連環畫基本上看不到了。我曾買過一套聲稱是配畫的經典童話書,翻了翻後發現,衹有几幅小插圖,基本是文字,如果沒有大人陪讀,一般衹有小學高年級學生才看得進去,但到了青春期後,很少有孩子對童話感興趣。

  另外,我國的青少年影視劇非常貧瘠。早在几年前,我們流行的青少年影視劇,比如《天線寶寶》、《成長的煩惱》,都屬於國外作品。自從國家對引進和播放國外影視劇進行一定限制後,就出現了整個國內衹有一部《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狀況,很難看到其他優秀的青少年影視作品。

  最後,近年來很少見到中國自己創作的少兒歌曲了,外國少兒歌曲的翻譯作品也很少。

  中國青年報:近年來的青少年文藝作品創作具體出了什么問題?

  李曉文:首先是創作模式急功近利。以青少年影視劇創作為例,據我了解,在國外一些成功節目的製作團隊中,有近一半的人是專業創作人員,他們的待遇一般比較豐厚,而且工作內容衹有一個,就是不停地研究、討論,不斷提出新的創意。但我的一位在國內某知名少兒電視頻道工作的學生告訴我,在國內,一個十几人的節目製作團隊中,專門負責創作的一般也就一兩個人,而且這一兩個人不可能全力投入創作工作。

  另外,在我們的青少年文藝作品創作中,創作者與研究者是完全分離的。在青少年文藝作品創作中,直接創作者可能不太了解少年兒童心理成長的階段特徵和發展規律,而這恰恰是青少年研究者的專長,雙方合力,才會使作品更科學,更符合青少年的成長規律。

  中國青年報:缺少适合青少年的文藝作品會帶來什么問題?

  李曉文:最直接的後果是,一些不适合青少年、過于成人化的文藝作品,擠占原本屬於青少年文藝作品的空間。細心的人不難發現,現在受青少年追捧的小說、影視劇、歌曲等,基本都具有很明顯的成人化和低俗化特徵,包含了太多性愛、暴力等少兒不宜的內容。

  相關研究和很多事實說明,對於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干巴巴的或抽象的說教不會奏效,青少年的是非觀、價值觀是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是在聽故事、模仿故事中完成的,而青少年文藝作品就是給他們提供故事的最主要來源。如果他們接触到的文藝作品有問題,其成長也會受到影響。

  文藝作品對青少年的影響,首先表現在性格形成上。青少年都有尋求偶像的需求,會模仿偶像的行為、觀念。這樣一來,文藝作品中的偶像會對他們的性格形成產生重大影響。現在很多人關注青少年自殺問題,其實自殺與一個人的心理彈性不夠和視野過窄有關,而童話和神話故事會打開青少年的視野。

  在宏觀意義上,青少年文藝作品還可能對社會穩定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以前我們國家許多地方都有看社戲的傳統。戲劇是人生的濃縮表達,是社會經驗和倫理道德之合理性的聚合傳遞。通過看戲,可以使人特別是年輕人,習得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進而實現社會秩序的代際穩定。可是現在,青少年很少有機會接触類似社戲這樣的文藝作品。近年來,傳統的經典戲劇正在復興,希望這能扭轉青少年文化生活貧乏的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當前非常重視國家的創新能力,而這取決于當前青少年的創作力和想像力。青少年的創作力和想像力的培養,始于他們的遊戲活動和文化滋養。好的文藝作品和故事,對於青少年的性格養成、身心健康,乃至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果不致力于扭轉現狀,我們的孩子可能陷在精神食糧的匱乏之中,成為“最缺故事的一代”。

  我們現在過于關注青少年的物質生活,對他們的文化生活專注不夠。這很可惜,感覺我們的很多金錢和精力都用錯了地方。

  中國青年報:有人擔心,現在的一些青少年文化機構過于商業化,恐怕很難提供優秀的作品。

  李曉文:確實如此。准確地說應該是“急功近利的商業化”。在比較成熟的青少年文藝作品的運作過程中,也有商業化的成分,比如開發玩具、文具等下游產品。我們現在的問題是,青少年文藝作品的創作和運作過程中,都存在急功近利的情況,什么能引起噱頭就拍什么,什么能賺錢就拍什么,這樣很難出好作品。

  即便在商業化非常發達的美國,其少兒電視劇的創作、運營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成分。以美國著名的兒童節目《芝麻街》為例,它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動蕩時期,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遜認為,要減少貧窮和消除社會兩極分化,關鍵是要聚焦兒童早期教育,於是《芝麻街》應運而生。在每集節目播出後,會有相關專家參與探討節目內容是否達到既定目標。他們的資金來源於大企業家的公益捐助。

  青少年文化建設關係重大,希望我們的相關政府在其中負起一定的責任,比如,發揮統籌作用,將相關的創作機構、專家學者、公益機構等聯繫起來,給他們提供相互配合的平台。國家在這一領域也應有詳細規划。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