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時間】認識未知的自己

有必要先對本期封面設計略做解釋。

如果修過「普心」課程的人,應該都聽過「巴夫洛夫犬」的典故:整個故事的重要成員與物件,就是狗、鈴鐺、食物,還有研究者帕夫洛夫(Ivan Pavlov)。

帕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家,拿過諾貝爾獎。他對心理學的重大貢獻,就是透過實驗,發現了學習的最基本歷程: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狗看到肉塊流口水,是本能反應,帕夫洛夫反覆地讓食物隨著鈴聲出現,使得狗往後一聽到鈴聲,就想到食物,即使食物根本沒有端出來,狗還是流了口水。

《打開史金納的箱子: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一書指出,「時至今日,我們或許不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但是這項發現當年廣受各界矚目、討論之程度,不遜於原子融合等重大科學突破。」

說得白話一點,巴夫洛夫的狗流口水,讓後人領悟到,如果動物一些本能反應(或反射動作)也可以被改變或訓練的話,那麼不是本能反射的、有意識的自主行為,是否也可以透過同樣的方式加以制約?

在這方面深入研究的後繼者,以史金納(B.F. Skinner)最具代表性,他把老鼠放進一個叫做「史金納箱」的實驗裝置裡,一碰觸壓桿,就會有食物出現。最終,老鼠學會在肚子餓的時候壓桿,但是如果持續壓桿而沒有食物,行為就會漸漸消失。

透過獎賞(reward)訓練老鼠壓桿,就可以得到食物;不給獎賞,就不去壓桿,史金納發現,間歇給予食物獎賞的方式(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壓桿行為要花最久時間才會消除,因為老鼠會受制於獎賞的時有時無,遲遲無法決定停止壓桿行為。

光看這些實驗,你可能覺得心理學實驗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找些可憐的動物或不知情的人,提供刺激,然後觀察他們反應,藉此推論到更廣大的群體身上。答案當然不僅止於此。我們喜歡看心理學實驗,是因為我們可以從實驗結果中,看到我們不認識的自己,即使我們不是被實驗者,但是彷彿心思也被看穿了。

史金納的實驗對象雖然是白老鼠,但是研究發現卻在家庭、學校、企業裡隨處可見。給獎勵就認真做、不給獎勵就不做。而間歇性獎勵的做法,幾乎跟賭徒心態如出一轍:有時贏、有時輸,永遠在等有天大贏一把,把輸的全部贏回來。

順著這個「刺激(獎勵)─反應(受鼓勵的行為)」的邏輯,常聽到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幾乎都出於類似邏輯,受到肯定就做得愈好,屢屢受挫就怯懦畏縮。

在日常生活裡,你可能是一個比較喜歡長得好看的員工的主管、可能聽到限量限時折扣就會買到失心瘋、可能不太敢跟別人說你的重大計畫,因為怕到時候失敗了很丟人……你可能會把這些都歸因於自己的個性,但是這些言行背後都是「有理可循」的。

心理學的目的,就是以科學方法研究「人是什麼」。本期,透過24個心理學實驗,讓你照見自己,了解他人。

 

執行副總編輯 齊立文

 

 

想了解更多?請參考
2014年11月號《經理人月刊》:24個經典心理學實驗

購買本期
長期訂閱

經理人相關文章

  • 從心理學實驗學管理:對人的了解愈多,愈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 【編輯台時間】精準的行銷,讓銷售變得多餘
  • Sony防水手機:產品定位差異化,後發品牌的突圍之道
  • 給員工獎金,不如請他吃飯!激勵員工的五大技巧
  • 【行銷最重要概念】STP:找到對的顧客,行銷精準又有效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5]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