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懂觀言察色、看人眉頭眼額是重要的社交技巧,但有海外的大學研究發現,多用電子產品或減低小孩的社交技巧,難以分辨別人的情緒。
有心理學家指,現今父母愛向幼童播放英語影片、到公園又怕子女被太陽曬或跌倒,缺乏與人相處的機會,令小孩到3歲的社交表現儼如唯我獨尊。
精神科醫生則指電玩的公仔表情較誇張,但現實社交須靠兒童人與人、面對面接觸及反饋等學習而累積經驗。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一項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指,一批51名就讀第6年級的學生被安排參加5日生活營,其間不能用電話、電視或其他電子熒幕產品,並在入營前後看一批照片和影片,分辨相中和片中人的情緒。結果這批學生出營後平均錯誤減少,反映他們更能察覺別人的情緒語言,另一批如常運用電子媒體的54名學生,5日前後的得分則沒改變。
2歲接觸電腦 每日最多15分鐘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處理不少幼童個案,1歲多至兩歲已有語言發展障礙及社交發展障礙,原因一半屬先天,一半則因家人自小「開住個電視俾佢煲英文」,1歲多仍沒到公園玩,大人又怕小孩「曬親跌親」,令小孩失去社交機會。
「不同階段學不同東西,如兩、3歲學分享、學輪流玩;4、5歲學有衝突時要點樣禮讓,這些學校不會教,是小朋友透過經驗學。」她又說,這些小孩到3歲出現障礙如不懂說單字或短句,且不懂分享、會爭奪物件,「覺得我乜都要有」。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楊潔瑜表示,現今小孩認知別人「眉頭眼額」或發起玩樂能力較弱,「但以前三唔識七都玩得」,並指這些社交技巧年紀愈細學愈好,建議兩歲幼童每日接觸電腦最多15分鐘,3歲則不能超過半小時。
至於科技如何影響社交?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兒童精神科代表陳國齡表示,兒童社交能力是要人與人面對面接觸,以及反饋等學習而累積經驗,雖然現時不少智能手機或網上應用程式聲稱可互動,但都是被預設的程序。
「一些公仔會識皺眉頭,會4發出聲音,但都是較誇張的,而是這些都是被program(預設)的。」陳國齡續指,不同的現實情景,社交處理亦不一樣,不是電腦系統所能預設,而且人的情緒是複雜的,要靠不同感官去理解及面對面溝通。
「人的情懷 不能靠儀器培養」
東華三院「心瑜軒」預防及治療成癮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美璐指,兒童和青少年多沉溺於電子遊戲,而這些遊戲大部分都是畫面豐富及官感刺激,故當要面對較單一、沉悶及速度較慢的現實世界,這些沉溺在網絡世界的孩子並不習慣,致集中力較差,無法專心聽人說話,在惡性循環下,無法學習社交技能。
教聯會幼兒教育政策發言人林翠玲認為,「始終人的交流及與人的情懷,不能透過(電子)儀器去培養。家長要讓小朋友多些直接去傾偈,而非透過儀器去望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