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雲-色彩心理學

Posted in CH
蘇琨峰Text/蘇琨峰 Photo/顧庭歡色彩與心理到底有何關連?陳卓雲老師以輕鬆幽默的口吻講述色彩與心理相關之議題。問題發想相當生活化,例:我的爸媽為何與我不合?為何追不到女生?專櫃小姐的推銷手法...等等,剖析生活中常見的狀況。老師在講座中提到,人的大腦有左右之分,左腦為社會、邏輯、抽象以及次序中樞。右腦則掌控:自我、創意、視覺和情境;左右腦的強勢程度,決定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也決定每個人對色彩接受的程度與感受。先來談談心理學好了。老師提到沒有一個人能了解所有的事,預想到未來會發生的事,所以溝通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詢問清楚,才能「了解每人行為的差異,事事了然於心」。老師並以圖片來解釋大腦各區所負責的功能,像是右腦代表著社會、邏輯、抽象及次序,而左腦則是自我、創意、視覺及情境的象徵。因此在教導小孩或是與人相處時,若能了解對方是左腦或右腦取向的話,便會更加地順手。而其實心理學的理解與執行能力與大腦的同理心也有關,左腦傾向者會害怕沒有秩序的世界,而右腦傾向者則害怕無聊且無探索的機會。說到色彩議題時,老師以許多顏色組合來代表各類的父母,學員們可試著根據兩張圖表來選出最能代表自己父母的顏色組合。像是第一張圖的選項分別代表:A對於母親有點埋怨,媽媽管太多B母親相當善良C媽媽是比較強勢、嚴厲,令人害怕的D媽媽很溫柔,但是似乎與世界和社會有點距離 >>>

陳卓雲-色彩心理學

Posted in CH
蘇琨峰Text/蘇琨峰 Photo/顧庭歡色彩與心理到底有何關連?陳卓雲老師以輕鬆幽默的口吻講述色彩與心理相關之議題。問題發想相當生活化,例:我的爸媽為何與我不合?為何追不到女生?專櫃小姐的推銷手法...等等,剖析生活中常見的狀況。老師在講座中提到,人的大腦有左右之分,左腦為社會、邏輯、抽象以及次序中樞。右腦則掌控:自我、創意、視覺和情境;左右腦的強勢程度,決定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也決定每個人對色彩接受的程度與感受。先來談談心理學好了。老師提到沒有一個人能了解所有的事,預想到未來會發生的事,所以溝通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詢問清楚,才能「了解每人行為的差異,事事了然於心」。老師並以圖片來解釋大腦各區所負責的功能,像是右腦代表著社會、邏輯、抽象及次序,而左腦則是自我、創意、視覺及情境的象徵。因此在教導小孩或是與人相處時,若能了解對方是左腦或右腦取向的話,便會更加地順手。而其實心理學的理解與執行能力與大腦的同理心也有關,左腦傾向者會害怕沒有秩序的世界,而右腦傾向者則害怕無聊且無探索的機會。說到色彩議題時,老師以許多顏色組合來代表各類的父母,學員們可試著根據兩張圖表來選出最能代表自己父母的顏色組合。像是第一張圖的選項分別代表:A對於母親有點埋怨,媽媽管太多B母親相當善良C媽媽是比較強勢、嚴厲,令人害怕的D媽媽很溫柔,但是似乎與世界和社會有點距離 >>>

紅會心理支援熱線今晚8時起停止

Posted in CH
香港紅十字會表示,因應中區發生的政改佔中示威事件,該會聯合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屬下的危急事故小組,自9月29日起緊急開設「心理支援服務熱線」,由於求助電話已明顯減少,而其他機構亦有提供相同服務,所以熱線將於今晚上8時終止服務。香港紅十字會表示,兩星期以來支援熱線,共接獲433個求助電話,大部份來電者為受傳媒報道而感到困擾的市民,他們面對失眠及感到悲傷,希望尋求情緒支援。其中134個求助電話轉介臨床心理學家,包括不少是因對事件的不同立場,而引致人際關係困難。紅十字會於夏愨道總部設立的急救站,亦為169人即場提供心理支援服務,服務將繼續。未來的服務安排會視乎日後需要決定。 >>>

紅十字會緊急心理支援熱線晚上八時終止服務

Posted in CH
紅十字會的緊急心理支援熱線 , 至今接獲433個求助電話, 大部分是受傳媒報道而感到困擾 , 有失眠及感到悲傷, 希望尋求情緒支援.紅十字會表示, 其中134個求助電話需轉介臨床心理學家 , 當中不少是因為對事件有不同立場, 而引致人際關係困難. 紅十字會表示, 由於求助電話明顯減少, 其他機構亦有提供相同服務, 熱線電話會在晚上八時終止服務.另外 , 他們由佔領運動開始至今, 共處理 304宗急救個案, 其中14宗需轉院 ,大部分是吸入催淚氣體不適 , 跌倒骨折受傷, >>>

全民心理學/快樂躲在憂鬱家

Posted in CH
十八世紀後期,隨著科技的不斷突破,富蘭克林曾經預言:人類每周的工作將很快就能少於四小時,而世界的生活將變得更輕鬆休閒! 然過了近三百年,歷經工業革命與資訊躍進的努力後,現代人真的過得更好了嗎?不過圖個輕鬆快樂,怎麼會這麼難? 面對心情低潮,心理師也曾很努力地想甩開煩躁。有時還算略有起色,但泰半的感覺卻是未見好轉,甚至會愈掙扎愈生氣,最終索性放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正因為「想活得更好」(為親友也為自己),所以不自覺便將注意力留在人生中還不夠好的部分,例如:爸媽容易忘了感謝孩子手腳健全,會一直盯著他們不肯好好讀書;先生經常忽略太太為家事的付出,只覺得怎麼老是管東管西地嘮叨。 愈想快樂愈容易憂鬱 >>>

加油短訊振奮士氣WhatsApp心理專家支援助警減壓

Posted in CH
  佔中行動將滿兩周,前綫警員長時間戒備,除身心俱疲之外,還面對市民質疑、至親好友的不信任,壓力指數極高,警方出動臨牀心理專家,密切留意前綫警員的壓力及情緒反應,更突破性以社交通訊程式(見圖),向他們發送打氣訊息:「不為辛苦而氣餒,為七百萬人的社會秩序堅守下去。」  連日佔中考驗警察身心抗壓能力,警察臨牀心理學家奔赴前綫與醫院,與數百警傾談,進行即時情緒支援,參與行動的高級臨牀心理學家麥詠芬坦言,親朋亦將批評矛頭指向警察,令參與行動的前綫警員心理壓力尤甚,「欠缺社交與家庭支持,他們感到很委屈!」 提醒與家人有效溝通   由八名警察臨牀心理學家組成的心理服務課,連日來緊急戒備,每日派出約三名人員,穿梭警員前綫駐地,與警員對談及提供抗壓教育。  入職十五年的麥詠芬稱,前綫警員堅守崗位,維護社會安定,卻遭到不公批評、肆意辱罵,「感到委屈、身心俱疲」,回到家甚至會與伴侶、成年子女因政見分歧而爭吵,「談及家人不理解,很多同事都會眼紅紅。」    >>>

李清澤寄望年輕人文武合一

Posted in CH
slideshow slideshow 紐約市立大學榮譽退休心理學教授、金鷹學院院長李清澤受台加文化協會邀請,在溫哥華演講分享「氣」學研究。探討河洛文化,以「氣」的概念貫穿七藝,寄望年輕人做文武合一的人。從小學習太極拳的李清澤,因曾在靜坐時,感覺身體有東西在走動,產生興趣而開始研究,發現氣在筋絡走動。作為生物心理學專家,李清澤發現中華傳統文化有許多與西方心理學不同地方,自此開始訪問說河洛話的長者,探索河洛文化的奧秘。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河洛文化超過20年的李清澤指出,河洛文化也就是漢朝文化,現在的台語就是河洛話。河洛話共有七音,而現在通用的國語北京話只有四音,少了三個音,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流失,更是三個音背後的文化意義的流失。李清澤舉例說,唐詩就是在北京話出現前的作品,用國語只能讀,甚至可能出現平仄音的錯誤,正確的朗讀方式是用河洛話,甚至可以吟唱。李清澤認為,河洛文化的精髓是「氣」,並在周朝六藝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醫」,將河洛文化總結為「台灣氣的七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醫。譬如「禮」可指過去祭天等,都需要看天象氣流走向;「樂」包括唱歌需要用到氣;「射」,騎射都是在大氣中展現;「御」,古來就有戰場上要一鼓作氣;「書」就有氣道書法;「數」包括觀測天象預測未來,皆須感受氣;「醫」包括氣功,七藝由氣貫穿,形成河洛文化的核心概念。李清澤還強調,這七門學問,包含了文武概念,融會貫通,幫助學習者成為文武合一的人。李清澤建議,不妨學習中國武術,鍛煉體格的同時,亦能提高信心,從文武兩方面健全發展。‏李清澤稱,將河洛文化的精髓,用現代人所能理解的方式整理記錄下來,更易被年輕人接受。他還說,很多年輕人都有的電腦病,手酸、精神不集中等都是因為坐太久,氣血運行不暢導致,很多人去看西醫也無法解決。不過不少人通過練習氣功後,發現問題真的有好轉,從而理解傳統文化的奧秘,也開始接受這一傳統文化。李清澤曾任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心理系系主任九年,研究專著於生物心理學、行為醫學及氣的醫學。參與哈佛醫學院「氣功」研究,與梅林格基金會「新身自我控制」的課題,並做「以氣治病」的遠程治病臨床實驗。 >>>

心理專家支援助警減壓

Posted in CH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佔中行動將滿兩周,前綫警員長時間戒備,除身心俱疲之外,還面對市民質疑、至親好友的不信任,壓力指數極高,警方出動臨牀心理專家,密切留意前綫警員的壓力及情緒反應,更突破性以社交通訊程式,向他們發送打氣訊息:「不為辛苦而氣餒,為七百萬人的社會秩序堅守下去。」連日佔中考驗警察身心抗壓能力,警察臨牀心理學家奔赴前綫與醫院,與數百警傾談,進行即時情緒支援,參與行動的高級臨牀心理學家麥詠芬坦言,親朋亦將批評矛頭指向警察,令參與行動的前綫警員心理壓力尤甚,「欠缺社交與家庭支持,他們感到很委屈!」由八名警察臨牀心理學家組成的心理服務課,連日來緊急戒備,每日派出約三名人員,穿梭警員前綫駐地,與警員對談及提供抗壓教育。入職十五年的麥詠芬稱,前綫警員堅守崗位,維護社會安定,卻遭到不公批評、肆意辱罵,「感到委屈、身心俱疲」,回到家甚至會與伴侶、成年子女因政見分歧而爭吵,「談及家人不理解,很多同事都會眼紅紅。」連日來,前綫警員超時執勤,體力透支極大,或觸發負面情緒,警察臨牀心理專家為隨時做出情緒支援,採取突破性做法,以WhatsApp發送「香港警察加油」、「家,不是政治論壇;乃是關心和尊重的地方,請尊重和體諒你的家人」等訊息,以人傳人的方式,促進警員相互鼓勵、與家人的有效溝通。警察臨牀心理學家麥麗萍說,雖然警方近年處理示威遊行的實戰經驗不斷加強,但本次警方施放催淚彈、使用胡椒噴霧驅散人群,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甚至有人因此阻礙警方運送食水等物資、警員救治等,令警方處於「忍辱負重」的精神狀態,感到孤獨及無奈。不過,她表示,警務處處長走訪前綫勉勵同袍、高級警務人員義務到前綫派飯、後勤同事為通宵留守的警員配備瑜伽席等做法,都大大振奮士氣,幫助警員壓力化為動力。 >>>

心理專家:每天都有前線警員流淚「佔中」撕裂警隊壓力難紓

Posted in CH
      違法的「佔領」運動挑起群眾各執一詞,先是口角,繼而動手,社會撕裂。前線警務人員奔波處理這些紛爭,本已倦極了,但想不到休班亦不可擱下煩憂,因有些家人或親友對警方執法和使用武力的原則不理解,甚至吵得臉紅耳熱,導致關係轉差。警員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得不到紓壓。警隊的臨床心理學家接受《成報》訪問時總結了刻下警務人員的心理現象,並坦言從未目睹每天都有雄赳赳前線警員流淚,幸仍有不少警員把壓力化成動力,仍堅持認真工作的信念。警隊「心理服務課」破天荒改用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發放獨創的標語和圖像,為前線警員及其家人打氣,希望造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互相激勵,免陷入壓力「爆煲」。本報港聞部報道  從事高級警察臨床心理學家15年的麥詠芬表示,今次「佔領」行動引發對警務人員的心理壓力影響,嚴重程度遠高於當年世貿韓農事件,因今次警方受到公眾和媒體批評,再加上警員身邊的親友不理解,為他們帶來工作以外的壓力。  與親友為「佔中」起爭執  警察臨床心理學家麥麗萍曾親身前往「佔領」地區,與眾前線警員會面,以了解其情緒狀況,發現不少警員在工作期間感到受委屈,並指因為自己的警察身份而遭朋友在Facebook「unfriend(取消交友)」。她說:「有些委屈情緒是來自家庭,例如成年子女和夫婦因為不理解警方使用武力原則而吵架,更甚至有衝突。」她解釋,不少警員的親友都有份參與「佔領」活動,雙方立場不一,令關係變差。  麥麗萍表示,儘管大部分警員不怕辛苦,但因家人不了解警員的執法工作,結果令其情緒更為低落。「警員回到家都希望有家人支持,但近來可能家中沒有人扮演這角色,或者甫回家就被追問到行動情況。」  此外,警方在工作期間亦遭不少示威者斥責和不理解。「有把守政總警員需要外邊警員,甚至高級的警官為他們密密送飯;又或需要救護車為同僚提供醫護服務,但卻未能如願,這令他們的情緒感到更委屈和緊張」。  麥詠芬不諱言工作多年,從未試過目睹每天都有前線警員流淚。「男兒有淚不輕彈,去到這個時刻(流淚)都是一個指標,讓我們了解到其壓力狀況」。不過,她大讚警員工作時仍然克制,把壓力轉化成為推動力,堅持認真工作的信念。  破天荒用Whatsapp打氣  對於有些市民經常上載網上片段,指摘警方執法有問題。麥麗萍認為難以只靠片段判斷警員是否有過激反應。「若我們因為片段而走去工作(召見他們提供輔導),反而會令有關同事感到有壓力,以為警隊心理專家相信單方面的傳聞,故除非有足夠理由,我們才會採取行動」。  「心理服務課」亦因此收到各警區指揮官要求,為前線警員提供不同心理治療,8名心理學家亦會輪流親身到「佔領」現場,每次向大約20名警員作心理輔導。可是警員人數眾多,他們破天荒改用Whatsapp通訊,利用不同標語和圖像為前線警員及其家人打打氣,希望造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麥詠芬又勸籲,警員休息時不應再去太多網上資訊,應該盡量讓腦袋休息,盡量睡眠三、四個小時,避免壓力爆煲。 >>>

婆婆親捧80水晶梨到警署打氣

Posted in CH
  違法的「佔領」行動期間,令到維持社會秩序的警務人員要長時間工作。警察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麥詠芬接受訪問時表示,儘管警方執法受到批評,但警隊士氣仍然高漲,不少行動中受傷警員未有退縮,更自告奮勇返回前線工作。此外,市民的支持亦很重要,有不少人以各方法表達心意,例如有位婆婆親手捧80多個水晶梨到警署門外交給警員,為警方在艱苦行動中打氣加油,讓他們不感到孤單。  麥詠芬表示,不少負責處理「佔領」行動的前線警員,情緒感到委屈,但未有因此逃避工作,反而為眾同僚勇於面對。「有受傷同事的情緒平靜後,就心急地想返回前線工作、支援大家,在這一刻更表現出上下一心」。縱使早前警方施放催淚煙的決定受到外界抨擊,但警察臨床心理學家麥麗萍指出,未有聽聞有警員因為施發催淚煙的命令而遷怒於上級,反之是認同其決定,而讓所有警員更上下一心面對抨擊。  未聞警遷怒上級放催淚煙  她續說,事實上,在大型活動後,最能平伏前線警員情緒的方法,就是表現出團隊精神。「警察都是講義氣,在危急關頭都需要互相幫忙。有未有參與行動警員亦努力做好自己巡邏工作,心繫行動現場,為他們打氣、送飯」。  麥詠芬又分享不少前線警察小故事:人事部同事會購買瑜伽墊提供給前線同事作現場休息,讓警員感到十分溫暖窩心;有總督察在休班期間帶同不同乾糧走訪各「佔領」現場,並把食物拋入封鎖區域,「有前線警員起初還以為是示威者提供食物,後來才知那人是總督察」。  除了警隊內部互相扶持外,市民的輿論亦並非一面倒抨擊警隊。麥詠芬說,隨警方因為示威者阻撓,令飯餐無法給予警方,民情亦隨之轉變,不少市民親自送上心意卡和禮物。「有小朋友和街坊歡迎他們,讓警員感到並不孤單;又有人自發提供食物和水,有位婆婆手捧80多個水晶梨到警署外,交給警員就離開了,連名字都不留下」。本報港聞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