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 會吵架比怕吵架有益

Posted in CH
  為人父母者都明白,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不好,進而認為,吵架讓孩子見到也是不好的。研究發現,父母吵架會令小嬰兒產生反應,心理學家擔心這會留下情感心理問題的種子。也有心理學家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指出婚姻長久的夫妻也會吵架,但他們吵架的方式不會損害關係,還能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如何處理衝突。   研究發現,5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對別人的情緒狀態作出反應,聽到針對母親的憤怒話語後會特別敏感,即使聽得再多也無法適應。6~12個月的嬰兒即使在睡著時,大腦仍會對憤怒的語調有所反應。研究人員估計,這會增加孩子日後出現情感等心理問題的風險。   父母吵架似乎和虐待、忽略一樣,給孩子制造壓力,降低他們對壓力的耐受性,當孩子的焦慮得不到緩解,稚嫩的大腦生成用于調節情緒狀態的神經回路就會減少,以後遇事就無法平復心情,控制不住衝動,還變得害羞。久而久之,孩子對思維和情緒的整合與調節能力備受影響。   這些研究理論令焦慮的父母更加焦慮,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焦慮會害了下一代。然而英國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心理學家特裏‧阿普特博士質問道:孩子一定無法忍受父母的焦慮嗎?父母就不能發生衝突,表達憤怒嗎?吵架總是對孩子影響不好嗎?她的研究發現:不一定,因為吵架是各種親密關係中的基本活動,人們通過爭吵來確定自己的人際邊界,例如什麼可以妥協,什麼不可以妥協;吵架是一種談判,對彼此關係有更新的作用。當然,有時吵架會破壞關係。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教授花了數十年研究婚姻中的爭吵,認為導致離婚的不是吵架,而是吵架的方式。爭吵中夫妻倆是否表現出輕蔑的態度?有沒有取笑對方,把對方說得一無是處?夫妻是否喜歡冷戰,讓對方困惑而抓狂,最後相互不理不睬?這些做法都會危害親密關係。如果吵架時能避開這些陷阱,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反而有利于維護婚姻。   阿普特認為,過度擔心憤怒的消極影響會導致“好行為綜合徵”,即凡事彬彬有禮,關係稍微有點緊張都會引發焦慮,要用虛偽的微笑和禮貌言辭掩蓋。這樣忍住不吵令父母糾結,孩子很敏感,對這種“和諧”感到不安,害怕父母早晚要爆發。女孩特別善于察言觀色,能看穿父母故意裝出來的平靜。一旦被孩子發現平靜之下的復雜感受,他們會怨父母不誠實,覺得父母背叛了自己。   盡管孩子不宜卷入成年人的問題,但孩子也需要體驗到父母和其他親人的憤怒爭吵,通過觀察憤怒的表達,如何據理力爭,相互反對後又重新團結,最終能明白親子雙方都能經得起這些小衝突。經歷了這種人際關係的教育,日後孩子感到憤怒,要跟同輩人或者父母爭吵時,就懂得如何處理衝突,變得更加決斷。研究證實,十幾歲的女孩看到媽媽和配偶吵架後會變得更有主見。   如果父母學會不影響關係的吵架方式,能夠區分自己的憤怒和別人的缺點,能夠從暴怒走向平靜,那麼吵架也能給孩子上重要的一課:如何談判,以及如何選擇看問題的角度。因此,阿普特認為為人父母者學會吵架比害怕吵架更有益。(編譯 >>>

醫訊/癌友攝影藝術治療團體

Posted in CH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術治療是一種結合藝術和心理學療癒方法的專業領域。藝術治療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與被治療者建立互信的關係,被治療者在治療過程中,透過藝術媒材,從事藝術表達,藉此傳達心象及釋放精神壓力。所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規劃衛教講座及活動「看見鏡頭下的心靈視野~攝影藝術育療團體」,邀請台北市立教大人藝學院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吳明富博士,吳博士是美國聯合大學跨領域研究藝術治療博士,專長為表逹性藝術治療、藝術教育、研究法、美術創作、寫作、專案策劃與執行、團體治療與督導、生命教育、心理學。活動內容:團體中透過攝影鏡頭去內觀、與心對話,引導參與者透過文字與攝影作品進行投射對話,做為自我探索和自我照護的方法之一。參加對象:癌症病友。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來電報名。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看見鏡頭下的心靈視野~攝影藝術育療團體時間:102年3月15日(五)~5月24日(五)週五(每兩周一次)上午09:30~12:00地點:基金會台北中心(台北中正區臨沂街3巷5號1樓)洽詢:02-33226286轉133吳社工 >>>

羅城400名教師參加心理學培訓

Posted in CH
    “培訓的時間只有2天,時間太短了。我不但認真做好筆記,還用手機錄音了!回去後慢慢消化,把學到的運用到實踐中去。”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兼愛鄉一名小學教師高興地:“你願意試一試麼、你願意告訴我原因嗎、你是老師的驕傲、老師很願意跟你在一起……簡簡單單的話語,沒有敵意,只有真誠,期待成功,讓學生樂意接受。” 11月18日-19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教育局邀請到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專家方舟老師給全縣400余名中小學教師進行心理學培訓,讓許多老師受益匪淺,提高了教育教學實踐中心理學的運用。     本次培訓方舟老師就“教師職業倦怠——減壓”、“工作中的心理學應用”、“心理學與中小學教師”、“讓學生‘聽得進去’的心理學方法”等四個方面內容深入淺出地講解,現場互動展示心理學方法要領等,加強了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的應用,增強教師的身心健康,緩解職業心理壓力,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提升工作動力。     近年來,羅城就中小學老師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方面做了大量培訓,倡導“教師整個人,無論是外在的衣著、表情、言行,還是品行、內涵,都是遠比書本更重要的教育工具”的理念,大家愛崗愛業,重智重德,為仫佬山鄉人才培養、打造民族特色教育品牌作出積極貢獻。(蒙增師) >>>

科學解讀《江南style》等神曲為何余音繞梁

Posted in CH
科學解讀“神曲”  最近,電視台的模仿秀又新請了一批嘉賓,模仿《江南style》中的鳥叔,邊唱邊跳,大一新生小陸再也受不了了,毫不猶豫地換了台。  繼《最炫民族風》後,這些紅遍大江南北的“神曲”一旦輕触腦細胞,便扎根腦海里,不僅不用學都會唱,而且越是努力不去想它,這些旋律就越是輕易地縈繞耳邊。  心理學家說,這是因為腦中爬進去了一衹名叫“耳朵蟲”的“小蟲”。“神曲”節奏的“揮之不去”,正是“耳朵蟲”現象產生的自我控制逆效應。  ●南方日報記者 >>>

男人花心好色誤會一場? 美心理學家:全是媒體惹的禍

Posted in CH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說到「花心」、「多情」,許多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男性」,認為他們喜歡到處拈花惹草、對於穩定的交往關係感到恐懼;但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卻反駁這項成見,指出多數男人每天只想和同一位女性一同入睡、一同起床,而濫情的形象全是媒體惹的禍。 來自美國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rest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安德魯‧史密勒(Andrew P. Smiler),日前在新書《Challenging Casanova: Beyond the Stereotype of the Promiscuous Young Male》中大力反駁「男性好色」的成見。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只有5%的男性每年會與3名以上的女性發生性關係,而始終如一的男性卻多達15%,因此安德魯認為男性對於交往關係的重視多於性愛,只有極少數的男性耽溺於多名短期性伴侶的速食性關係。 而對於許多人認為因天性使然,男性喜歡到處「播種」繁衍後代的想法,安德魯也持反對意見;研究發現,單一且固定的性伴侶比到處播種更容易繁衍後代,且男性會希望流著自己血脈的子女留在身邊。 此外,安德魯指出,男性的花心形象全是媒體惹的禍,不斷鼓勵男性成為電影中周旋在眾多女人間的風流漢子,而非單純老實的忠誠男;並且認為這樣的觀念會影響許多女性,讓她們認為在對眼前這位男性感興趣前,必須先與他發生親密關係。 >>>

研究稱經常打罵會增加孩子成年後患癌風險

Posted in CH
  掌摑或侮辱孩子可能增加其患癌風險?近日,一則來自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消息被各大論壇頻頻轉發,這則報道援引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心理學院科學家的研究表示:掌摑或侮辱孩子可能增加他們患癌症和心臟病的風險。在中國,家長打孩子仿佛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南京一則有140位媽媽參與討論的帖子顯示,111位家長明確表示:打過或者支援適當打打孩子,佔比將近八成。南京一位親子教育專家表示,打罵教育即使沒導致孩子患癌症,也致使其長大後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藏在寶寶腦袋里的五大才能

Posted in CH
  年齡:從出生到1歲  妳的寶寶要比他看起來聰明得多。很久以來,由於嬰兒的運動系統發展緩慢,心理學家一直以為嬰兒的內心世界是非常簡單的。對於一個還不會走路或者說話的嬰兒來說,妳當然不能用測量成人心智的方式來測量他們的心智。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些更好的了解嬰兒的方式。通過這些新的方式,研究者發現,嬰兒的心理其實是非常復雜的--跟很多父母的感受一樣。  所有的腦,無論老幼,都擁有各種天生的能力,能夠幫助人們很好地适應各種生活環境。如果妳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寶寶具有很多天生的能力。雖然寶寶缺少經驗、知識,但是他們天生就具有某種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決定了他們如何對外部的各種刺激信息進行組織以及如何應對。他們天生就能尋找各種經驗,幫助他們發育中的腦來适應周遭的環境。或者,更簡單一點兒說的話,寶寶的腦天生就懂得如何從這個世界中得到它所需要的東西。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大多數的腦發育過程衹需要一個"足夠好"的環境(以後會需要得更多一些),這個環境中當然要包括一個稱職的(儘管可能不是完美的)看護者。  寶寶到底知道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開始知道的?雖然他們不能用語言告訴我們,但是研究者仍然能用一些特別的方式向寶寶提問,了解他們的各種認知能力,並得到答案。發展心理學家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非言語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嬰兒甚至是新生兒的內心世界。  在剛出生的時候,儘管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但是立即就能夠吮吸乳頭。不久以後,他就能轉頭,調整目光來注視感興趣的物體或事件--這兩種能力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底是什麼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例如,當妳的寶寶吃奶的時候,如果發生了某件讓他感興趣的事情,並且他希望這件事再發生一次,他就會吃得更起勁兒。還有,如果在寶寶吃奶時,給他播放媽媽說話的聲音,要比播放另一個婦女說話的聲音更能使他使勁兒地吃奶。這些就是我們了解嬰兒的方式。由此我們發現,從一出生開始,嬰兒就能夠識別媽媽的聲音。  跟成人一樣,寶寶也會覺得無聊。在寶寶盯著某個東西看了一會兒之後,他會掉轉頭,去看別的更有趣的東西。研究者通過觀察嬰兒注視某個場景的時間來判斷嬰兒是否對這個場景有興趣。如果這個場景包含一些讓寶寶吃惊的事物,他就會看得更久一些。  嬰兒的這種反應模式使我們了解到嬰兒能發現兩個事物之間的差異。例如,如果妳給寶寶看一系列貓的圖片,當中插入一張狗的圖片的話,這張狗的圖片就會引起寶寶的注意,使他看得更久一些。這就表明,嬰兒能夠區分貓和狗--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很難用編程的方式讓計算機也學會這種能力。  通過利用這些簡單的方式,研究者識別出了1歲以前的嬰兒就已具備的5項天生能力,我們把這些天生的能力稱為"天賦"。  天賦1:嬰兒能夠識別特定的事件是常見還是罕見的。例如,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弄明白哪些符號組合在一起時能夠組成一個詞,然而在說英語的時候,人們很少在詞與詞的交界處停頓,這就給詞的識別帶來了困難。不過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我們來判定哪些詞會更常出現。當寶寶聽到"寶貝"這個詞的時候,他怎么才能分辨出這個詞是"寶"字加上一個"貝"字,而且"寶"的音要比"貝"更長呢?有一個線索就是"寶"這個字與"貝"這個字一起出現的頻率要比"寶"或"貝"單獨出現的頻率高得多。  一般來說,嬰兒的確是這么學習的。有一個設計巧妙的實驗可以驗證這種看法。研究者造出4個無意義的詞,每一個詞都包含了3個音節(例如bidaku),然後把這些無意義的詞隨機呈現給8個月大的嬰兒。在詞與詞之間是沒有停頓的。當嬰兒已經熟悉這些新詞之後,研究者或者給他們呈現一個剛才聽過的無意義的詞,或者呈現一個剛才沒有聽過的、把剛才聽過的詞的音節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後得到的新詞(例如kudabi)。研究者發現,儘管新詞和聽過的舊詞都是由相同的音節組成,但是,嬰兒聽到新詞時注視朗讀者的時間要顯著長于聽到舊詞時的注視時間。研究者認為,由於嬰兒已經聽過所有的音節了,所以嬰兒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這種效應表明,他們已經熟悉了音節最初的那種組合方式了。這種識別事件發生頻率的能力,其實在很多動物身上都有。這種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必要組成部分。通過這種能力,嬰兒能夠解決諸如"我最有可能在哪兒馬上找到食物"這樣的重要問題。  天賦2:嬰兒能利用巧合來判定因果聯繫。在語言能力發展起來後,兩歲半的幼兒能夠作出明確的因果表述,例如"因為他餓了,所以他去翻冰箱"。而在此以前,小嬰兒似乎就已經覺察到這種因果聯繫了。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把一部手機懸挂在一個3個月大的嬰兒的床邊,並用絲帶把手機跟嬰兒的一條腿綁在一起。當嬰兒踢腿的時候,手機就會動起來。嬰兒對這個"新玩具"非常著迷。另一個實驗用的同樣是手機,但是跟嬰兒的踢腿沒有任何關聯。與後一種情況相比,嬰兒在前一種情況下笑得更多,看得更久,經過幾分鐘的訓練之後,他們踢腿的次數更多了。3天以後,當他們看到第一次看到過的那部手機時,即便那部手機已經沒有系在他們的腿上了,他們仍然會踢腿(看到別的玩具則不會)。因為踢腿是想要使手機動起來的一種特定反應,所以,這些嬰兒似乎在學習一種最基本的因果聯繫。這種利用同時發生的事件來判定事物之間可能存在因果聯繫的能力,是人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的一種重要能力。  天賦3:嬰兒能夠區分主體和客體,並以不同的方式作出應對。嬰兒跟成人一樣,知道物體應該是整體的(物體的所有部分都聚集在一起)、固態的(其他的東西不能穿過該物體)和連續的(該物體的所有部分都與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並且,衹有當某個東西接触到這些物體的時候,它們才會移動。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小於18個月的孩子不能理解客體永恆性--客體永恆性是指當妳看不見某個物體的時候,妳知道這個物體仍然存在。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發展心理學的開拓者讓﹒皮亞杰提出來的。隨著近年來嬰幼兒研究方法的革新,研究者對這一傳統觀點提出了質疑。  在孩子1歲以前,如果某個物體不具備上述特徵,即不是整體的、不是連續的、不是固態的或者不是永恆的,他們就會盯著看得久一些。在一個實驗中,實驗者讓5個月大的嬰兒看一輛從坡道上滑下來的汽車。有一塊幕布擋在坡道的中間。原來,當實驗者把一個箱子一樣的障礙物放到幕布的後面時,5個月大的嬰兒似乎可以預期這個障礙物會阻擋住下滑的汽車。我們是怎么知道的呢?當實驗者偷偷地通過一扇活動門把障礙物移開時(由於幕的遮擋,嬰兒看不到後面),汽車下滑沒有被阻擋,一直滑到底部。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盯著看了更長的時間。這就表明他們發現,那個箱子一樣的障礙物不是固態的,所以他們很惊奇。采用同樣的測試方法,研究者發現三個半月大的嬰兒就已經能夠思考被其他物體遮擋住的物體了。  嬰兒還能識別主體,知道主體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並且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移動。例如,手總是屬於主體的。如果6個月大的嬰兒看到一衹手伸出來去拿兩個物體中的一個,那么,他們似乎明白伸出手的人想要拿哪個物體。當兩個物體的位置被調換以後,如果手仍然伸向上次的位置(但是物體已經不是原來的物體了),嬰兒會盯著看得更久一些。相反,如果用一根棍子伸向那個物體,在同樣的情況下(位置調換,物體不同了)嬰兒不會感到惊奇。這是因為在嬰兒看來,棍子並不是一個有意識的主體的一部分。  跟成人一樣,嬰兒也願意賦予某些物體以生命。研究者曾讓嬰兒觀看一段影片,內容是一個圓環似乎要追逐另一個圓環。嬰兒凝視"第一個圓環跑開了(沒向第二個奔去)"的時間比"第一個圓環直接跑向第二個"的時間長。  天賦4:嬰兒會將事物歸類。當3個月大的嬰兒看過一系列男性的面孔之後,他們看新的男性面孔的時間會更短,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厭倦了看男性的面孔。這時如果有女性的面孔出現,他們會看得久一些。即便照片上的女性沒有頭髮,結果仍然如此。嬰兒似乎是靠面部的特徵而不是髮型來區分男性和女性。這些類別的概念跟嬰兒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跟男性面孔相比,大多數嬰兒更願意看女性的面孔--除非他們的主要看護人是男性。  嬰兒很早就掌握了一些比較大的概念,如動物、水果﹔另一些概念則掌握得晚一些。在經驗的影響下,各種概念的邊界(從語言的語音到面孔的感知)都與孩子所處的特定環境相匹配。但是,沒有人曾刻意教過嬰兒如何對事物進行歸類,這種策略是潛移默化地植入他們的頭腦中的。這種能力為成人的歸類能力提供了最原始的基礎。通過這種能力,人們才能敏感地思考新出現的物體和人。同時,就像我們將在第20章看到的那樣,這種能力也是刻板化和偏見的根源。  天賦5:嬰兒會對周遭的大量信息進行選擇性的注意,忽略大部分無關的信息。正如妳可能已經看到的一樣,嬰兒對信息的選擇能力不像成人那樣強,很多東西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但他們仍然擁有獨特的、自動化的信息篩選能力。嬰兒對人類的聲音、面孔和移動的物體都會進行關注。在出生30分鐘後,嬰兒就開始對面孔表現出偏好﹔2天后,開始對人類的聲音表現出偏好﹔3個月以後,他們開始注意到與周圍的其他物體明顯不同的物體,例如一堆黑色圓環中的一個紅色圓環。  從嬰兒很小的時候開始,看護人就開始影響嬰兒的注意方向了。早在4個月的時候,嬰兒就開始跟隨成人的目光。到了12個月的時候,他們就能夠朝向並注意別人正在指著的事物。無論什麼年齡,集中注意力都會極大地提高嬰兒學習特定事物的能力。在關於腦功能的計算機模型中,如果給模型提供一個信息優先權的初始指令,這些指令就能為模型的學習提供指導,使學習過程朝向特定的任務。例如,對嬰兒來說,對人類聲音的天生興趣能幫助他們學會語言。所有這些天生的能力都會幫助嬰兒的腦如蒲公英一般成長,成人衹需要提供各種普通的刺激就行了  上述5種能力是人腦正常運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實際上,在我們大多數人身上,上述這些能力都是非常關鍵的,並且經常在起作用。有時候,我們會把我們的計算機或者汽車看作是有意識和特定目的的(通常是在它們"罷工"的時候),並把它們當成有生命的東西。例如,當某位棒球投手穿了某雙特別的襪子又贏得了三場比賽時,他就會在任何比賽中堅持穿這雙襪子,因為他從偶然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中"得出了因果關係"。  我們的很多研究證據都來自3個月大的嬰兒。這其實是有原因的:更小的孩子很難接受測試。根據已有的證據,我們認為,這些能力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至少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具備了某種雛形。不過,這些能力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還是出生後不久就學會的,其實沒有那么重要。一方面,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嬰兒都要依賴這些能力,並在此後的生活中繼續使用﹔另一方面,這些認知能力衹是一個開始。隨著嬰兒逐漸長大和成熟,所有這些能力都會變得更加精細和復雜。  過去的觀點認為嬰兒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有可能朝著任何方向發展,但是現有的研究證據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不一樣的畫面,使我們不得不懷疑過去的觀點。現在,我們認識到,情況可能與過去的觀點相反,嬰兒的發展是有某種傾向性的。嬰兒早期所擁有的認知能力是其腦發育的必要條件。模擬腦的工作方式的計算機研究者也證實,雖然特定的傾向性在某些情況下會對我們造成阻礙,但是它們的確是模擬程序得以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他們相信,衹有具備了某種先天傾向性的學習機制,人腦才能最終發育成熟。  正是由於這些核心的能力,孩子們的腦在發育過程中會隨時準備學習如何适應環境。這種能力使孩子們能在任何環境下成長。在人類歷史上,我們的物種在各種環境下都得以存活,我們已經進化出了學習和适應特定環境的能力。所以,有傾向性的學習機制通常要比沒有傾向性的、一般性的學習機制更優越。這些先天的傾向性使嬰兒的腦能夠學會很多東西,但不是任何東西。 >>>

墻紙心理學: 巧貼墻紙培養好心情

Posted in CH
  墻紙的顏色可以影響人的情緒:暖色及明快的顏色對人的情緒有激活作用,適宜用在餐廳和客廳;冷色及亮度較低的顏色可以使人精力集中,情緒安定,適宜用在書房。     一、墻紙的顏色可以影響人的情緒。   暖色及明快的顏色對人的情緒有激活作用,適宜用在餐廳和客廳;   冷色及亮度較低的顏色可以使人精力集中,情緒安定,適宜用在書房。   二、條紋的巧妙運用。   長條狀的花紋墻紙具有恒久性、古典性、現代性與傳統性等各種特性,是最成功的選擇之一,它可以把顏色用最有效的方式散布在整個墻面上,而且簡單高雅,非常容易與其他圖案相互搭配。   稍寬型的長條紋適合用在流暢的大空間中,能使原本高挑的房間產生向左右延伸的效果;而較窄的圖紋用在小房間裏比較妥當,它能使較矮的房間產生向上引導的效果。   三、花朵圖案的運用要慎重。   大花朵圖案降低居室拘束感。有些花朵圖案逼真、色彩濃烈,遠觀真有呼之欲出的感覺,這種墻紙可以降低房間的拘束感,適合格局較為平淡無奇的房間。   由于這種圖案大多較為誇張,所以一般應搭配歐式古典家具,喜歡現代簡潔家具的人們最好不要選用這種墻紙。   四、細小規律的圖案增添居室秩序感。   有規律的細小圖案可以為居室提供一個既不誇張又不會太平淡的背景,你喜歡的家具會在這個背景前面充分顯露其特色。   如果你是第一次挑選墻紙,選擇這種細小規律圖案類型墻紙最為安全。 >>>

學者倡教師減課節聯校備課

Posted in CH
教師反對:只會做更多行政工作【明報專訊】教育界就減少每班中學人數方案至今仍未有定案,亦甚少討論如何改善本港中學教育質素。中大副校長、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認為,小班不一定可提升教學質素,減班只能是短暫措施,應趁機減教師上課節數,讓他們騰出時間備課、照顧學生,方能提升質素。而教協昨舉行集會力爭中學小班,吸引逾千教師出席,有出席教協集會的教師反駁侯的言論,認為即使減課節,校方仍會安排其他行政工作,又指現時每班學生能力差異極大,直言「先要減派,再談減課節」。侯傑泰:教學質素關鍵在教學法明年本港中學每班人數勢減1至2人,教師工作量有望減輕。不過,中大副校長兼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接受訪問時稱,教育局減派方案純屬解決人口下跌問題的「政治決定」,無助提升教學質素,建議學校維持每班人數,騰出額外人手作教學研究、聯校備課等工作,直接改善教學質素,另建議減少教師授課節數以備課。指減派方案是「政治決定」侯傑泰表示,近期教育界集中討論中學每班人數,但教學質素的關鍵不在於每班人數,而在於教學法,直言中學小班不一定等同提升教學質素;教育局的減派方案僅屬「政治決定」,只同意臨時在部分學校減派作為臨時應對措施。他舉例,內地中學教師每周上課節數比本港教師少一半,但每班人數可多達60人,教師有充足時間設計每一節課、每一分鐘的上課安排,上課以學生互相批評為主,讓學生從中互相學習,教師實際授課時間極少,成為西方學者的研究對象。無時間備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