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從出生到1歲 妳的寶寶要比他看起來聰明得多。很久以來,由於嬰兒的運動系統發展緩慢,心理學家一直以為嬰兒的內心世界是非常簡單的。對於一個還不會走路或者說話的嬰兒來說,妳當然不能用測量成人心智的方式來測量他們的心智。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些更好的了解嬰兒的方式。通過這些新的方式,研究者發現,嬰兒的心理其實是非常復雜的--跟很多父母的感受一樣。 所有的腦,無論老幼,都擁有各種天生的能力,能夠幫助人們很好地适應各種生活環境。如果妳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寶寶具有很多天生的能力。雖然寶寶缺少經驗、知識,但是他們天生就具有某種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決定了他們如何對外部的各種刺激信息進行組織以及如何應對。他們天生就能尋找各種經驗,幫助他們發育中的腦來适應周遭的環境。或者,更簡單一點兒說的話,寶寶的腦天生就懂得如何從這個世界中得到它所需要的東西。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大多數的腦發育過程衹需要一個"足夠好"的環境(以後會需要得更多一些),這個環境中當然要包括一個稱職的(儘管可能不是完美的)看護者。 寶寶到底知道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開始知道的?雖然他們不能用語言告訴我們,但是研究者仍然能用一些特別的方式向寶寶提問,了解他們的各種認知能力,並得到答案。發展心理學家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非言語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嬰兒甚至是新生兒的內心世界。 在剛出生的時候,儘管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但是立即就能夠吮吸乳頭。不久以後,他就能轉頭,調整目光來注視感興趣的物體或事件--這兩種能力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底是什麼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例如,當妳的寶寶吃奶的時候,如果發生了某件讓他感興趣的事情,並且他希望這件事再發生一次,他就會吃得更起勁兒。還有,如果在寶寶吃奶時,給他播放媽媽說話的聲音,要比播放另一個婦女說話的聲音更能使他使勁兒地吃奶。這些就是我們了解嬰兒的方式。由此我們發現,從一出生開始,嬰兒就能夠識別媽媽的聲音。 跟成人一樣,寶寶也會覺得無聊。在寶寶盯著某個東西看了一會兒之後,他會掉轉頭,去看別的更有趣的東西。研究者通過觀察嬰兒注視某個場景的時間來判斷嬰兒是否對這個場景有興趣。如果這個場景包含一些讓寶寶吃惊的事物,他就會看得更久一些。 嬰兒的這種反應模式使我們了解到嬰兒能發現兩個事物之間的差異。例如,如果妳給寶寶看一系列貓的圖片,當中插入一張狗的圖片的話,這張狗的圖片就會引起寶寶的注意,使他看得更久一些。這就表明,嬰兒能夠區分貓和狗--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很難用編程的方式讓計算機也學會這種能力。 通過利用這些簡單的方式,研究者識別出了1歲以前的嬰兒就已具備的5項天生能力,我們把這些天生的能力稱為"天賦"。 天賦1:嬰兒能夠識別特定的事件是常見還是罕見的。例如,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弄明白哪些符號組合在一起時能夠組成一個詞,然而在說英語的時候,人們很少在詞與詞的交界處停頓,這就給詞的識別帶來了困難。不過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我們來判定哪些詞會更常出現。當寶寶聽到"寶貝"這個詞的時候,他怎么才能分辨出這個詞是"寶"字加上一個"貝"字,而且"寶"的音要比"貝"更長呢?有一個線索就是"寶"這個字與"貝"這個字一起出現的頻率要比"寶"或"貝"單獨出現的頻率高得多。 一般來說,嬰兒的確是這么學習的。有一個設計巧妙的實驗可以驗證這種看法。研究者造出4個無意義的詞,每一個詞都包含了3個音節(例如bidaku),然後把這些無意義的詞隨機呈現給8個月大的嬰兒。在詞與詞之間是沒有停頓的。當嬰兒已經熟悉這些新詞之後,研究者或者給他們呈現一個剛才聽過的無意義的詞,或者呈現一個剛才沒有聽過的、把剛才聽過的詞的音節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後得到的新詞(例如kudabi)。研究者發現,儘管新詞和聽過的舊詞都是由相同的音節組成,但是,嬰兒聽到新詞時注視朗讀者的時間要顯著長于聽到舊詞時的注視時間。研究者認為,由於嬰兒已經聽過所有的音節了,所以嬰兒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這種效應表明,他們已經熟悉了音節最初的那種組合方式了。這種識別事件發生頻率的能力,其實在很多動物身上都有。這種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必要組成部分。通過這種能力,嬰兒能夠解決諸如"我最有可能在哪兒馬上找到食物"這樣的重要問題。 天賦2:嬰兒能利用巧合來判定因果聯繫。在語言能力發展起來後,兩歲半的幼兒能夠作出明確的因果表述,例如"因為他餓了,所以他去翻冰箱"。而在此以前,小嬰兒似乎就已經覺察到這種因果聯繫了。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把一部手機懸挂在一個3個月大的嬰兒的床邊,並用絲帶把手機跟嬰兒的一條腿綁在一起。當嬰兒踢腿的時候,手機就會動起來。嬰兒對這個"新玩具"非常著迷。另一個實驗用的同樣是手機,但是跟嬰兒的踢腿沒有任何關聯。與後一種情況相比,嬰兒在前一種情況下笑得更多,看得更久,經過幾分鐘的訓練之後,他們踢腿的次數更多了。3天以後,當他們看到第一次看到過的那部手機時,即便那部手機已經沒有系在他們的腿上了,他們仍然會踢腿(看到別的玩具則不會)。因為踢腿是想要使手機動起來的一種特定反應,所以,這些嬰兒似乎在學習一種最基本的因果聯繫。這種利用同時發生的事件來判定事物之間可能存在因果聯繫的能力,是人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的一種重要能力。 天賦3:嬰兒能夠區分主體和客體,並以不同的方式作出應對。嬰兒跟成人一樣,知道物體應該是整體的(物體的所有部分都聚集在一起)、固態的(其他的東西不能穿過該物體)和連續的(該物體的所有部分都與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並且,衹有當某個東西接触到這些物體的時候,它們才會移動。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小於18個月的孩子不能理解客體永恆性--客體永恆性是指當妳看不見某個物體的時候,妳知道這個物體仍然存在。這個概念最初是由發展心理學的開拓者讓﹒皮亞杰提出來的。隨著近年來嬰幼兒研究方法的革新,研究者對這一傳統觀點提出了質疑。 在孩子1歲以前,如果某個物體不具備上述特徵,即不是整體的、不是連續的、不是固態的或者不是永恆的,他們就會盯著看得久一些。在一個實驗中,實驗者讓5個月大的嬰兒看一輛從坡道上滑下來的汽車。有一塊幕布擋在坡道的中間。原來,當實驗者把一個箱子一樣的障礙物放到幕布的後面時,5個月大的嬰兒似乎可以預期這個障礙物會阻擋住下滑的汽車。我們是怎么知道的呢?當實驗者偷偷地通過一扇活動門把障礙物移開時(由於幕的遮擋,嬰兒看不到後面),汽車下滑沒有被阻擋,一直滑到底部。在這種情況下,嬰兒盯著看了更長的時間。這就表明他們發現,那個箱子一樣的障礙物不是固態的,所以他們很惊奇。采用同樣的測試方法,研究者發現三個半月大的嬰兒就已經能夠思考被其他物體遮擋住的物體了。 嬰兒還能識別主體,知道主體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並且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移動。例如,手總是屬於主體的。如果6個月大的嬰兒看到一衹手伸出來去拿兩個物體中的一個,那么,他們似乎明白伸出手的人想要拿哪個物體。當兩個物體的位置被調換以後,如果手仍然伸向上次的位置(但是物體已經不是原來的物體了),嬰兒會盯著看得更久一些。相反,如果用一根棍子伸向那個物體,在同樣的情況下(位置調換,物體不同了)嬰兒不會感到惊奇。這是因為在嬰兒看來,棍子並不是一個有意識的主體的一部分。 跟成人一樣,嬰兒也願意賦予某些物體以生命。研究者曾讓嬰兒觀看一段影片,內容是一個圓環似乎要追逐另一個圓環。嬰兒凝視"第一個圓環跑開了(沒向第二個奔去)"的時間比"第一個圓環直接跑向第二個"的時間長。 天賦4:嬰兒會將事物歸類。當3個月大的嬰兒看過一系列男性的面孔之後,他們看新的男性面孔的時間會更短,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厭倦了看男性的面孔。這時如果有女性的面孔出現,他們會看得久一些。即便照片上的女性沒有頭髮,結果仍然如此。嬰兒似乎是靠面部的特徵而不是髮型來區分男性和女性。這些類別的概念跟嬰兒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跟男性面孔相比,大多數嬰兒更願意看女性的面孔--除非他們的主要看護人是男性。 嬰兒很早就掌握了一些比較大的概念,如動物、水果﹔另一些概念則掌握得晚一些。在經驗的影響下,各種概念的邊界(從語言的語音到面孔的感知)都與孩子所處的特定環境相匹配。但是,沒有人曾刻意教過嬰兒如何對事物進行歸類,這種策略是潛移默化地植入他們的頭腦中的。這種能力為成人的歸類能力提供了最原始的基礎。通過這種能力,人們才能敏感地思考新出現的物體和人。同時,就像我們將在第20章看到的那樣,這種能力也是刻板化和偏見的根源。 天賦5:嬰兒會對周遭的大量信息進行選擇性的注意,忽略大部分無關的信息。正如妳可能已經看到的一樣,嬰兒對信息的選擇能力不像成人那樣強,很多東西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但他們仍然擁有獨特的、自動化的信息篩選能力。嬰兒對人類的聲音、面孔和移動的物體都會進行關注。在出生30分鐘後,嬰兒就開始對面孔表現出偏好﹔2天后,開始對人類的聲音表現出偏好﹔3個月以後,他們開始注意到與周圍的其他物體明顯不同的物體,例如一堆黑色圓環中的一個紅色圓環。 從嬰兒很小的時候開始,看護人就開始影響嬰兒的注意方向了。早在4個月的時候,嬰兒就開始跟隨成人的目光。到了12個月的時候,他們就能夠朝向並注意別人正在指著的事物。無論什麼年齡,集中注意力都會極大地提高嬰兒學習特定事物的能力。在關於腦功能的計算機模型中,如果給模型提供一個信息優先權的初始指令,這些指令就能為模型的學習提供指導,使學習過程朝向特定的任務。例如,對嬰兒來說,對人類聲音的天生興趣能幫助他們學會語言。所有這些天生的能力都會幫助嬰兒的腦如蒲公英一般成長,成人衹需要提供各種普通的刺激就行了 上述5種能力是人腦正常運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實際上,在我們大多數人身上,上述這些能力都是非常關鍵的,並且經常在起作用。有時候,我們會把我們的計算機或者汽車看作是有意識和特定目的的(通常是在它們"罷工"的時候),並把它們當成有生命的東西。例如,當某位棒球投手穿了某雙特別的襪子又贏得了三場比賽時,他就會在任何比賽中堅持穿這雙襪子,因為他從偶然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中"得出了因果關係"。 我們的很多研究證據都來自3個月大的嬰兒。這其實是有原因的:更小的孩子很難接受測試。根據已有的證據,我們認為,這些能力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至少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具備了某種雛形。不過,這些能力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還是出生後不久就學會的,其實沒有那么重要。一方面,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嬰兒都要依賴這些能力,並在此後的生活中繼續使用﹔另一方面,這些認知能力衹是一個開始。隨著嬰兒逐漸長大和成熟,所有這些能力都會變得更加精細和復雜。 過去的觀點認為嬰兒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有可能朝著任何方向發展,但是現有的研究證據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不一樣的畫面,使我們不得不懷疑過去的觀點。現在,我們認識到,情況可能與過去的觀點相反,嬰兒的發展是有某種傾向性的。嬰兒早期所擁有的認知能力是其腦發育的必要條件。模擬腦的工作方式的計算機研究者也證實,雖然特定的傾向性在某些情況下會對我們造成阻礙,但是它們的確是模擬程序得以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他們相信,衹有具備了某種先天傾向性的學習機制,人腦才能最終發育成熟。 正是由於這些核心的能力,孩子們的腦在發育過程中會隨時準備學習如何适應環境。這種能力使孩子們能在任何環境下成長。在人類歷史上,我們的物種在各種環境下都得以存活,我們已經進化出了學習和适應特定環境的能力。所以,有傾向性的學習機制通常要比沒有傾向性的、一般性的學習機制更優越。這些先天的傾向性使嬰兒的腦能夠學會很多東西,但不是任何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