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行為之前的心理學:為什麼這商品我本來不想要,最後卻變成好需要?》

Posted in CH
《新書簡介》關於消費者如何從不買變成要買、行銷人該怎麼催動、或導引、或遏止消費前的心理狀態?全球第一腦神經行銷研究機構最新權威實證報告 知名心理學家、腦神經科學行銷之父大衛‧路易斯,和國際權威研究機構「國際思維研究室」(Mindlab International),花費數年時間與百萬美元經費, 利用腦電波圖、眼球追蹤儀器、記錄心跳、呼吸、體溫,膚電傳導變化的設備, 運用真人實驗,找出消費者在觀看、考慮、甚至購買前的潛意識與行為變化。他們發現:原來,大腦簡直跟裸體一樣,只要用對方法,誰說(消費者的心理)神祕不可侵「販」?現在的行銷,就是高科技的心理學。◎你在想什麼,神經行銷學家能偵測到:為什麼不能直接問消費者?因為問卷、訪談永遠得不到實話,電視廣告之所以有效,是因為腦袋接受這種媒介時不會思考,閱讀時才會。此外,你的眼球、心跳、呼吸都是行銷學家透視潛意識的線索。 >>>

全民心理學/我家孩子講不聽

Posted in CH
每逢親子快起衝突時,便一直不停的練習跟自己說:孩子是來增添我人生各式回憶的,他們只是來提醒我要繼續修習人生功課啦! 兒童心理大師溫尼考特(Winnicott)曾說:照顧寶寶是母親天生就會的事。這「天生」就會的事,其實不見得是件容易的事。特別夜半老是被寶貝哭聲給逼醒,有時怎麼做都不見效。 孩子究竟怎麼了 通常得在照顧孩子一陣子後,父母才逐漸明白寶寶哭聲的背後,藏著多種不同的意涵:可能是肚子餓了,或是尿尿便便不舒服,當然,說不定只是愛睏。父母後來之所以能一猜即中,說穿了,就是憑藉那願意體會寶寶感受的用心。而「看懂」寶寶需要的過程,則會讓寶寶覺得:「我哭,媽媽有回應,我是可以獲得媽媽關照的。」 只是為什麼這段「付出用心」與「得到理解」的親子關係,到了孩子青春期時會出現鴻溝?似乎這階段的孩子變得特別難懂,「叛逆行為」更是家常便飯,怎麼講都講不聽。此時父母是否想過拿出早年「搞懂baby」的研究精神,猜猜在頂撞父母與拒學蹺家的背後,孩子究竟怎麼了? 其實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 >>>

兩岸學者佛教界人士浙江奉化研討彌勒文化

Posted in CH
 新華社寧波9月20日電(記者劉明洋)“海峽兩岸心理學與彌勒文化整合學術研討會”19日在浙江奉化舉行,此次會議是正在當地舉行的“2014中國(奉化)雪竇山彌勒文化節”的一部分。     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和佛教界人士相聚一堂,就彌勒文化的時代性、人間化,以及心理學與中國傳統文化之人間佛教的整合路徑等展開學術交流,共同研討彌勒文化對兩岸民眾心理健康和心理療愈的積極作用。     “彌勒文化蘊含著樂觀、包容、和善等豐富的人生智慧,它啟示我們要以慈悲之心與己和諧、與人為善,要懂得自愛和愛以及人。”台灣知名禪學大師洪啟嵩說,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彌勒文化的豁達精神可以幫助人們回歸自我、凈化心靈,治療心理傷害。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佛教研究室主任魏道儒表示,慈(給予幸福、快樂)、悲(解除痛苦、煩惱)、喜(隨喜功德)、舍(平等心)的四無量心既是佛教的精神特質,也是彌勒菩薩精神的內核,更是人們追求的理想品質,弘揚彌勒文化有助於向社會傳遞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在談及兩岸佛學交流時,台灣中華維鬘學會理事長鄭振煌向記者表示,目前海峽兩岸佛學交流日益熱絡,希望同被世界華人所認同的彌勒文化能在促進兩岸交流中發揮獨特作用。“兩岸佛學文化同屬中華文化體系,大陸的佛教文化資源豐富,而台灣在佛學學術研究上較為成熟,兩岸佛學交流前景廣闊。”       20日上午,在奉化溪口大慈文化園還舉行了浙江佛學院和海峽兩岸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奠基儀式。據悉,浙江佛學院和兩岸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佔地600餘畝,建築面積近8萬平方米,未來將成為兩岸佛教文化交流與研究的重地。       據介紹,奉化是傳說中的彌勒化身布袋和尚故事的發源地。同時,奉化也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擁有蔣氏故里、“全球生態500佳”滕頭村和雪竇山等人文景觀與風景名勝,今年前8個月共接待海內外遊客逾800萬人次。(完) >>>

ARTIFACTS話題新品推薦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

Posted in CH
September 19, 2014Bella Freud Close to my heart針織衫_16980元(圖片來源:Artifacts) 複合式精品ARTIFACTS本季持續引進時尚圈話題品牌,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後代所自創的品牌Bella Freud,並支持東歐崛起的時尚新秀:波蘭街頭品牌MISBHV、來自烏克蘭以時尚標語聞名的Anna K,以玩味風格展現時尚態度。 佛洛伊德大師後代轉戰時尚 Bella Freud名人私下穿搭首選 英國品牌 Bella Freud為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的曾孫女所創立的品牌,以趣味個性的女人味為主軸。生長在饒富藝術感的家庭,Bella先在Vivienne >>>

職場心理學: 對自己的崗位負責

Posted in CH
鄭穎珩 臨床心理學博士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想要「方便」而跳過了某些程序,可能我們是在剝奪其他人的機會。 •不管在家或工作上,你的角色清晰,做事也會得心應手。 新一代媽媽很多都會有一個困境:應該做全職媽媽,還是繼續上班好呢?坦白說,我始終認為,如果可以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邊上班邊帶孩子,不過,我相信現今社會沒有很多工作能夠有這麼彈性的上班時間。 我認為,每個媽媽都應該有一份「小小」的工作。原因不是因為「悶」,而是因為當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父母給予的注意力應該有所改變。譬如說,一個三歲的孩子的看管方式,應該跟八歲的孩子是不一樣的。 此外,曾經有媽媽跟我提過,她覺得日子下來,跟丈夫的關係,變得好像上司下屬一樣。因為她必須跟丈夫拿生活費,對比以前她只需要顧好自己的財政,不需要跟任何人交代自己的花費。 可能你會問,這個跟職場心理有甚麼關係?其實是有的。我們怎麼看待我們的崗位,其實很重要。在家,我們有自己各自的角色: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在工作上也是:上司、下屬、同事等。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想要「方便」,而跳過了某些程序,又或是當上司發火時,我們會幫同事做一件事,但我們沒有看到,當我們做這些事情時,可能在剝奪某人可以做得更好的機會。 譬如說,當我們幫同事完成他沒有做完的事務,上司會覺得奇怪,因為那個工作明明是指派給那個人的,但卻由其他人完成了,而且完成品未必是最好的。正如在家,媽媽不可能代替爸爸的工作,她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但「爸爸」這個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我之前都有提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崗位,不論是全職媽媽、上班一族,或是「爸爸」,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應該要做的事情,而且每個人都應該要對自己的崗位負責。 當我們不斷地做了別的事情,我們很容易會混淆,不知道自己應該做甚麼,並且往往把力氣花了在不必要的地方上。我認為,職場跟家是有莫大聯繫的。不管是在家,或是工作上,你的角色清晰,做事也會得心應手。 >>>

災難輔導組On Call

Posted in CH
醫護人員盡力搶救,陳詠詩這邊也不怠慢,災難輔導組(DPST)即晚啟動,將傷者資料向總局匯報,心理學家同時施行「心理急救」,穩定傷者及家屬情緒。「那晚由深夜至凌晨三點,我都在處理同一個案。」她同時四處「收料」,了解成人及兒童傷者人數與住院數目等,篩查誰要優先處理。 當晚醫管局醫務社工王艷虹亦於另一醫院候命,她的團隊與陳詠詩的任務相若。「現場太多人,難靠目測找出誰需要社工援助,護士會幫手轉介過來。」究竟心理學家和醫務社工要做甚麼?原來不一定是心理輔導,只要能為有需要者提供任何幫助,實踐心理社區關懷(Psycho >>>

透視消費者心理助服裝業發展

Posted in CH
    透視消費者心理助服裝業發展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服裝零售市場,銷售人員除了需要擁有專業的產品知識外,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及了解他們的穿衣喜好更是銷售成功的關鍵所在。同樣地,如果時裝設計師能夠掌握消費者的服裝心理學,則有助在設計服裝上選擇合適的款式、顏色、質料、剪裁等,從而拓展更多業務。    有見及此,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將開辦「服裝心理學」課程(ATT377-10-2014-C),特別邀請到香港企業發展管理學院導師任教。課程教授學員明白服裝心理如何能針對消費者的購買需要,助其服裝業務發展。本課程內容包括服裝選擇的動機、自我概念對服裝行為的影響、服裝和人際吸引、社會角色和文化與服裝的關係等,歡迎時裝設計師、市場營銷人員、服裝行業從業員和服裝愛好者報讀。    是次課程將於十月十九日及二十六日上課,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一時及下午二時至五時,修讀期為十二小時四節,上課地點位於漁翁街海洋工業中心第二期十樓。如欲了解課程內容,請瀏覽網頁:http://www.cpttm.org.mo/training,或致電八八九八 · 〇七〇一與何先生聯絡。    郭倩婷 >>>

不要懷疑!偏見對我們可能是件好事

Posted in CH
談到偏見,人人都會連忙撇清,聲稱自己可沒那個壞毛病。大眾普遍認為偏見只會出現在心胸狹窄、愚昧無知的人身上。但心理學家發現,偏見可以說是人類的天性,而且還是合乎理性和道德的產物,存在每個人的意識裡。除此之外,偏見對我們來說還可能是件好事,這怎麼可能? 偏見是天性 自古以來,許多哲學家與心理學家都認為人類生來是張白紙,專門研究人性與道德行為領域的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Paul Bloom發現,我們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懂得從別人的行為分辨好壞、區分你我而形成偏見。 以六個月大的嬰兒做實驗,拿分別喜歡豆子和全麥餅乾的兩個玩偶給他們選擇,小嬰兒通常較喜歡和自己有同樣口味的玩偶,而且看到另一組玩偶被自己喜歡的玩偶欺負時,還會很開心。 由此可見,我們從還沒學會說話、走路之前,就已經懂得開始將看到的人事物分為兩國,傾向對自己的同類較友善,而對不同類或陌生的對象較易產生敵意。只是這種出自天性、看似不經大腦的自然反應,可能是理性行為嗎? 偏見很理性 英國評倫家William >>>

北區醫院開槍案心理學家輔導受驚員工

Posted in CH
對於北區醫院急症室日前發生搶警槍及開槍案,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表示,有前線員工受驚,當局已派出臨床心理學家,與員工做心理輔導。 他表示,局方會與警方商討,盡量希望不會有人帶槍械等有殺傷力的武器進入診症室,但亦明白警方關注保安問題,所以在這方面,暫時未有具體措施。 梁栢賢又說,醫管局過往都有相關委員會,了解工作中發生的暴力事件,教導員工如何處理,亦有相關特定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