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會受邀赴台交流

Posted in CH
    心理學會受邀赴台交流    【澳門日報消息】心理學會一向致力推動澳門心理專業的學術發展及專業交流,於九月廿七及廿九日,在澳門基金會資助下,應邀出席在台灣舉行的“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二○一四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及“二○一四華人心理諮商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二○一四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激勵與韌性:正向心理學在輔導與諮商的應用”為題,探討及研究正向心理學於心理輔導範疇的應用。澳門心理學會理事長陳思恆在主辦單位的邀請下,於研討會中向台灣心理輔導與諮商專業學者及一衆與會者簡介了本澳心理輔導與諮商專業的發展現況,進一步加強澳門與台灣在心理輔導專業上的交流合作。會議提出多項具價值的議題,從人生規劃、人際關係、挫折容忍、生涯規劃等多方面探討,總結學者的經驗及研究所得,值得本澳心理輔導工作借鑑。    “二○一四華人心理諮商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台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輔導與諮商學系、科技部心理學本土化學術社群主辦,旨在探討華人文化對心理輔導研究及相關工作的影響,並邀請來自中國、台灣及外地學者出席,展望華人心理輔導工作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在國際心理輔導發展中的重要性。研討會以華人文化作出發點,以優化改善華人地區的心理輔導工作,對華人地區的心理輔導工作發展十分重要。    此行澳門心理學會組織六名代表出席,包括顧問林卓琼,理事長陳思恆,理事陳詠芝、黃柏基,秘書余諾汶及會員柯瑞煌,藉是次研討會吸取各地學者的經驗外,該會亦加強了與各地學者的交流。 >>>

古代中醫心理學

Posted in CH
圖片說明:向陽的綠葉(網路圖片) 【希望之聲2014年10月03日訊】古代的中醫沒有將心理學拿出來單講。但所有的好中醫都會運用心理學來輔助治療。現在將心理學作為一個單科來學,其實心理學只能作為治病的輔助療法。 古代的名醫開天目的居多,即使沒有天目,通過把脈也可以知道人的五臟六腑的活動及健康狀況。古代的中醫,對五行學說理解透徹,會運用五行學說和把脈以及天目綜合起來治病,所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心主神明”現在把它當作了一種理論去學去研究。然而在老中醫的眼裡那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就是那麼回事。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精神本身就是物質,物質也有其精神。整天樂呵呵的人,善良就是其精神;疾病纏身的人惡念就是其精神,善良會使不健康的人變健康,反之亦然。懂得此法,自會運用它進行輔助治療,現在的人把精神和物質分開看了,本身就是錯的。 古代中醫知道,五臟六腑的精神和作用是什麼,在治療時根據“望聞問切”和天目所看,適當的進行輔助的治療,通過改變其精神的方法,繼而改變物質。華佗、李時珍、孫思邈在這些方面都運用的爐火純青,只是不叫什麼心理學而已。 歷史上都有他們通過精神輔助治療的例子。例如華佗在治療一個長瘡的人時,通過使其大怒讓瘡破開,以此進行輔助,再加以草藥、手術,最終使病人康復,就是一個實例。因為大怒可以使其減少恐懼,恐懼是負面思想,沒有恐懼治療效果會事半功倍的。現在的老中醫在治療此病時,也會根據情況適當運用此法的。另外,怒則傷肝,本是不好的,但通過怒抑制了怕,這是中醫的以毒攻毒的方法的實際應用。 中醫有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有時候會綜合運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針灸、草藥、按摩等任何一種治療方法都可以運用心理學進行輔助治療。       來源:正見網 作者:天源 責編:時平 >>>

吸取經驗與各地學者交流心理學會赴台與會

Posted in CH
 【特訊】澳門心理學會一向致力推動澳門心理專業的學術發展及專業交流,於九月二十七及二十九日,在澳門基金會資助下,應邀出席在台灣舉辦的「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二0一四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及「二0一四華人心理諮商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二0一四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激勵與韌性:正向心理學在輔導與諮商的應用」為主題,探討及研究正向心理學於心理輔導範疇的應用。澳門心理學會陳思恆理事長在主辦單位的邀請下,於研討會中向台灣心理輔導與諮商專業學者及一眾與會者簡介了本澳心理輔導與諮商專業的發展現況,進一步加強澳門與台灣兩地在心理輔導專業上的交流合作。會議提出多項具價值的議題,從人生規劃、人際關係、挫折容忍、生涯規劃等多方面進行探討,總結學者們的經驗及研究所得,值得本澳心理輔導工作借鑑。  「二0一四華人心理諮商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台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輔導與諮商學系、科技部心理學本土化學術社群主辦,旨在探討華人文化對心理輔導研究及相關工作的影響,並邀請來自中國、台灣及外地學者出席,展望華人心理輔導工作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在國際心理輔導發展中的重要性,研討會以華人文化作出發點,以優化改善華人地區的心理輔導工作,對華人地區的心理輔導工作的發展十分重要。  此行澳門心理學會組織六名代表出席,包括顧問林卓琼、理事長陳思恆、理事陳詠芝、黃柏基、秘書余諾汶及會員柯瑞煌,藉以次研討會,除吸取各地學者的經驗,亦加強與各地學者的交流。◇ >>>

時論大學懸崖無計可施?

Posted in CH
日前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在少子化衝擊下,5年內計畫將現有的162所大學減少到100所以內。(圖為大學生上課,元智大學提供) 日前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在少子化衝擊下,5年內計畫將現有的162所大學減少到100所以內。消息一出,不僅立委不相信,教育部同仁表示驚訝,大學教師們更人心惶惶。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兩年後台灣的大學將減少3萬名新生,就要面臨「人口懸崖」。吳部長的說法只不過是要大家面對現實而已。問題是:面對這樣嚴酷的事實,大學教授們真的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嗎?要有自己的「原汁原味」在我看來,減緩這種衝擊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台灣打造「本土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從東南亞或大陸招收學生,讓台灣的大學不至於立即「墜入懸崖」。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的學術一直是西方的「殖民地」,大學裡教的課程以及使用的研究典範,主要來自美國。外籍學生與其到台灣用中文學西方的「二手貨」,還不如到西方國家學習「原汁原味」的「原裝品」。然則,台灣要用什麼來吸引他們?從1980年代初期楊國樞教授發起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以來,台灣本土心理學者經過30幾年的反思、批判辯證與積澱,已經清楚認識到:本土心理學發展的正途是以西方的科學哲學作為基礎,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來解決本土社會中所遭遇的問題。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邁向成熟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總結其成功經驗,繼續推展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最終目標則是以儒家文化作為基底,吸納西方近代文明的菁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擺脫西方學術的宰制,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2012年3月,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翟學偉教授,在世新大學舉辦的一項研討會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將中國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分成3個不同的30年。第1個30年是少數學成歸來的中國心理學家將西方心理學帶入中國學界,並從事實證研究的過程。第2個30年大約從1949年至1978年,社會心理學在內地相對處於停滯狀態。從1978至今的第3個30年,則是「海歸派」再度大量引入西方理論及研究典範,呈現出三大斷裂的格局。打造本土社會科學中心他說,「今天發展起來的社會心理學同初創時期的30年幾乎沒有關係。」「一些當年留美的學者已經故去或進入髦耋之年,他們經歷了從西方引進知識,重學蘇聯與再回到自我否定的起點」,「這點很容易導致中國社會心理學沒有傳統,沒有發展線索,沒有傳幫帶,甚至沒有帶頭人。而從頭起步的研究者缺少積累,往往是個人只顧做個人的研究,外加個人興趣也在不停地轉移,持續性的研究則更少。」社會心理學如此,社會科學其他領域亦莫不皆然。在中國崛起之後,大陸學術界普遍有「本體論的焦慮」和「知識論的困惑」,他們急於想要建立自己的學術傳統。可是,因為過去有文化大革命的摧殘,現在有馬克思主義的框限,目前縱然有人想努力「補課」,一時之間,恐怕還找不到出路。相反的,台灣有自由開放的研究環境,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折騰,過去30年間,政府更投入了大筆研究經費,資助學者從事本土社會科學研究。台灣地區的本土心理學者經過30年的反思、批判、沉潛與積澱,對於相關問題的解決,已經摸索出獨特的門道。在我看來,這是台灣社會科學界減緩大學倒閉危機的一條可行之道。教育部長在大學體制即將崩潰之際,不知是否有見於此?(作者為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

大學懸崖無計可施?

Posted in CH
日前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在少子化衝擊下,5年內計畫將現有的162所大學減少到100所以內。(圖為大學生上課,元智大學提供) 日前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在少子化衝擊下,5年內計畫將現有的162所大學減少到100所以內。消息一出,不僅立委不相信,教育部同仁表示驚訝,大學教師們更人心惶惶。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兩年後台灣的大學將減少3萬名新生,就要面臨「人口懸崖」。吳部長的說法只不過是要大家面對現實而已。問題是:面對這樣嚴酷的事實,大學教授們真的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嗎?要有自己的「原汁原味」在我看來,減緩這種衝擊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台灣打造「本土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從東南亞或大陸招收學生,讓台灣的大學不至於立即「墜入懸崖」。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的學術一直是西方的「殖民地」,大學裡教的課程以及使用的研究典範,主要來自美國。外籍學生與其到台灣用中文學西方的「二手貨」,還不如到西方國家學習「原汁原味」的「原裝品」。然則,台灣要用什麼來吸引他們?從1980年代初期楊國樞教授發起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以來,台灣本土心理學者經過30幾年的反思、批判辯證與積澱,已經清楚認識到:本土心理學發展的正途是以西方的科學哲學作為基礎,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來解決本土社會中所遭遇的問題。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邁向成熟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總結其成功經驗,繼續推展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最終目標則是以儒家文化作為基底,吸納西方近代文明的菁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擺脫西方學術的宰制,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2012年3月,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翟學偉教授,在世新大學舉辦的一項研討會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將中國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分成3個不同的30年。第1個30年是少數學成歸來的中國心理學家將西方心理學帶入中國學界,並從事實證研究的過程。第2個30年大約從1949年至1978年,社會心理學在內地相對處於停滯狀態。從1978至今的第3個30年,則是「海歸派」再度大量引入西方理論及研究典範,呈現出三大斷裂的格局。打造本土社會科學中心他說,「今天發展起來的社會心理學同初創時期的30年幾乎沒有關係。」「一些當年留美的學者已經故去或進入髦耋之年,他們經歷了從西方引進知識,重學蘇聯與再回到自我否定的起點」,「這點很容易導致中國社會心理學沒有傳統,沒有發展線索,沒有傳幫帶,甚至沒有帶頭人。而從頭起步的研究者缺少積累,往往是個人只顧做個人的研究,外加個人興趣也在不停地轉移,持續性的研究則更少。」社會心理學如此,社會科學其他領域亦莫不皆然。在中國崛起之後,大陸學術界普遍有「本體論的焦慮」和「知識論的困惑」,他們急於想要建立自己的學術傳統。可是,因為過去有文化大革命的摧殘,現在有馬克思主義的框限,目前縱然有人想努力「補課」,一時之間,恐怕還找不到出路。相反的,台灣有自由開放的研究環境,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折騰,過去30年間,政府更投入了大筆研究經費,資助學者從事本土社會科學研究。台灣地區的本土心理學者經過30年的反思、批判、沉潛與積澱,對於相關問題的解決,已經摸索出獨特的門道。在我看來,這是台灣社會科學界減緩大學倒閉危機的一條可行之道。教育部長在大學體制即將崩潰之際,不知是否有見於此?(作者為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

紅會心理支援服務熱線延至本周日

Posted in CH
香港紅十字會表示,心理支援服務熱線,延長服務至10月5日,服務受政改佔中示威事件影響市民。 由於預計因政改佔中示威事件需尋求心理支援的需要會持續,紅十字會與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屬下的危急事故小組負責的「心理支援服務熱線」,將延長服務,暫定運作至10月5日。市民若因此事件引致情緒上感到不安、或發覺有心理不適的狀況,可致電尋求協助。 紅十字會表示,由9月27日至 今天中午12時,共處理194宗急救個案,9宗需轉送醫院,大部分是吸入催淚氣體不適、跌倒骨折受傷、曝曬或淋雨感不適,以及為101人即場提供心理支援服務。至於心理支援服務熱線,共接獲105個求助電話。 >>>

紅會心理學家籲市民減壓

Posted in CH

香港紅十字會與香港心理學會,因應佔中事件設立「心理支援服務熱線」,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輔導。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家胡潔瑩表示,收到市民致電求助,包括有父母擔憂到場示威的子女,亦有市民怕說出立場被孤立。她引述受困擾的市民指,看到示威場面會哭,胃口差、睡不安寧等。

胡潔瑩表示,如市民因事件感到短暫不安,應明白是正常情緒,接受自己的感覺,亦可多聯絡親友傾談,並選擇有效的方式減壓。

市民看示威場面感困擾求助心理學家籲減壓

Posted in CH
香港紅十字會與香港心理學會,因應佔中事件設立「心理支援服務熱線」,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輔導。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家胡潔瑩表示,收到市民致電求助,包括有父母擔憂到場示威的子女,亦有市民怕說出立場被孤立。她引述受困擾的市民指,看到示威場面會哭,胃口差、睡不安寧等。 胡潔瑩表示,如市民因事件感到短暫不安,應明白是正常情緒,接受自己的感覺,亦可多聯絡親友傾談,並選擇有效的方式減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