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解析】B,固著觀念是學習者認知結構中能為新信息與認知結構的聯繫提供切入點的具有的相關觀念;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原學習任務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並且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關聯。
29.威特金把認知風格類型劃分為
A。沉思-衝動 B。同時性-繼時性 C。場獨立-場依存 D。聚合思維-發散思維
【勤思解析】C,美國心理學家威特金認為有些人知覺時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環境信息的影響,有些人則較多地受身體內部線索的影響。他把個體較多依賴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影響和干擾,獨立對事物做出判斷的稱為場獨立性;個體較多地依賴自己所處的周圍環境的外在參照,以環境的刺激交往中定義知識、信息稱作場依存性。
30. “水中打靶實驗”證明的遷移理論是
A。共同要素說 B。原理概括說 C。關係轉換說 D。學習定勢說
【勤思解析】B,賈德用“水下打靶實驗”提出學習遷移的概括化理論(原理概括說)。
31. 根據阿特金森的觀點,不屬於高成就動機者特點的是
A。中等難度的任務有挑戰性,並全力獲取成功
B。活動目的明確,並抱有成功的期望
C。精力充沛,探新求異,具有開拓精神
D。以交往的親疏關係為前提來選擇工作伙伴
【勤思解析】D,高成就動機者不會以交往的親疏關係選擇工作伙伴,他們會選擇能帶來結果最優的人合作。
32. 最先將物理學的方法引進心理學的研究,並對心理學與物理量之間關係進行系統探索的學者是
A。韋伯 B。費希納 C。繆勒 D。赫爾姆霍茨
【勤思解析】B,1860年,費希納費希納出版了《心理物理學綱要》,是最早系統地闡述感覺測量方法的著作,為科學心理學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實驗基礎。
33. 波斯納(M.I.Posner)採用大、小寫字母組合的材料進行實驗,結果證實了個體對刺激信息進行加工時既有視覺編碼也有聽覺編碼。他採用的方法是
A。減法反應時法 B。加法反應時法 C。開窗實驗法 D。心理旋轉實驗法
【勤思解析】A,波斯納應用簡述法反應時確定了某些短時記憶信息有視覺編碼和聽覺編碼兩個連續的階段。減數法反應時實驗的邏輯是安排兩種反應作業,其中一種作業包含另一種作業所沒有的一個處理階段,併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後從這兩個反應時間只差來判定此加工階段。
34. 在研究交通信號燈亮度對駕駛員反應速度的影響時,交通燈的亮度是
A。因變數 B。自變數 C。控制變數 D。無關變數
【勤思解析】B,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號的亮度來影響駕駛員的反應速度,所以交通燈亮度是自變數。
35.在心理學研究報告中,闡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試、儀器設備和實驗程式等情況的部分屬於
A。引言 B。方法 C。結果 D。討論
【勤思解析】B,實驗報告在方法部分闡述實驗被試,儀器以及材料等情況。
36. 在探討性別與被試年齡(青年、中年、老年)對某品牌手機偏好影響的研究中,其實驗設計為
A.2×3設計 B.1×3設計 C.2×2設計 D.3×3設計
【勤思解析】A,該實驗使用性別2(男,女)×年齡3(青年,中年,老年)設計。
37. 在聽覺實驗中,研究者為了控制噪音的影響,把實驗安排在隔音室中進行。這種控制額外變數的方法是
A。消除法 B。恆定法 C。隨機法 D。匹配法
【勤思解析】A,排除法即把額外變數直接排除,如聲光實驗的隔音室,暗室,雙盲控製法等。
38. 下表所示為一個有四種實驗處理的設計方案。該研究設計屬於
A。匹配設計 B.ABBA設計 C。拉丁方設計 D。混合設計
【勤思解析】C,解析略。
39. 在某研究設計中,用方便分組的方式,將被試分為一個實驗組和一個控制組,對兩組均進行了一次前測和後測。該設計是
A。交叉滯後設計 B。時間序列設計
C。相等時間樣本設計 D。不相等對照組設計
【勤思解析】D,不相等對照組設計的實驗模式是具有一個實驗組和一個控制組,對兩組被試均進行前測驗和後測驗,以便於對照比較。
40. 有研究發現,正常被試和遺忘症患者自由回憶的正確率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但XX辨認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據此可知實驗存在
A。期望效應 B。練習效應 C。習慣效應 D。交互效應
【勤思解析】D,交互作用,運用排除法。
41. 下列選項中,屬於準實驗設計的是
A。匹配組設計 B。被試間設計 C。被試內設計 D。交叉滯後組相關設計
【勤思解析】D,交叉滯後組相關設計屬於準實驗設計。
42. 用直線內插法來計算差別閾限
A。恆定刺激法 B。平均差誤法 C. 最小變化法 D。信號檢測法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10]